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孟子译注评

孟子译注评

  • 字数: 4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626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儒学经典,名家注译
内容简介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言论汇编,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大约成书在战国中期,为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 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本书约请业内专家对其进行注释、翻译和评析。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评析精准到位,有助于非专业水平的读者阅读理解原著。
目录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摘要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评鉴】这《梁惠王上》第一章,也即《孟子》全书第一章;孟子开宗明义,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本书《前言》已经讲到,“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如同“仁”是《论语》和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样,在双音节词已经勃兴的《孟子》一书中,“仁义”便是孟子其人和其书的思想核心了。“如果为政者念兹在兹的都是利,用现实利益号召和引导民众,致使整个社会疯狂逐利,欲望和贪婪成为社会发展的专享动力,失去了更高的价值追求,这样的社会不会有长远的未来。”(邵永海《读古人书·孟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275—276页。)然而,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孟子用来警示梁惠王的“弑其君”其实也是动之以利(被弑对于君主而言是最不利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并未摒弃功利,他所在意的是仁义是否被当作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他坚信仁义必然(为君主、国家、人民)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1·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①,日:“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②,不日成之③。经始勿亟④,庶民子来⑤。王在灵囿,扈鹿攸伏⑥,唐鹿濯濯⑦,白鸟鹤鹤⑧,王在灵沼,於轫鱼跃⑨。’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日灵台,谓其沼日灵沼,乐其有麇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日⑩:‘时日害丧⑩,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①顾:转动脖子看。 ②攻:治,工作。 ③不日:不设期限。 ④经始勿亟:此四字是文王所说;亟,急。 ⑤子:像儿子那样。 ⑥唐鹿攸伏:唐,音y6u,母鹿;攸,所。 ⑦濯濯:白而无杂质貌;濯,音zhu6。 ⑧鹤鹤:羽毛洁白貌。 ⑨於韧:於,音wu,词的前缀,无实义;韧,音陀n,满。 ⑩《汤誓》:《尚书》中的一篇,为商汤伐桀誓师词。 ⑩时日害丧:时,此;害,通“曷”,何,何时。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一边欣赏着鸟兽,一边说:“有德行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没有德行的人即使有这一切,也没法享受。[怎么这样说呢?我拿周文王和夏桀的史实为例来说说吧。]《诗经·大雅·灵台》中说:‘开始筑灵台,经营又经营。百姓都来做,慢慢就完成。王说才开始,不要太着急。百姓如儿子,都来出把力。王到鹿苑中,母鹿正栖息。母鹿肥又亮,白鸟毛如雪。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百姓的力量筑高台挖深池,但百姓乐意这样做,他们称此台为‘灵台’,称此池为‘灵沼’,还乐意那里有许多麋鹿和鱼鳖。古时候的圣君贤王因为能与老百姓同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夏桀却恰恰相反,百姓诅咒他死,他却自比太阳:‘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才什么时候死亡。’]《汤誓》中便记载着百姓的哀歌:‘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他又如何能独自享受呢?”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