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术传承与精神永恒——西南大学论说吴宓

学术传承与精神永恒——西南大学论说吴宓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5003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49年后的吴宓一直生活、工作在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的师生们是吴宓生活经历的见证者,也是其思想学术的亲炙者,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感受和思考,这也是本书呈现的不同于他人的内容……
内容简介
进入共和国时代的吴宓依然保持着旧有的文化观念,作为一介书生、知名教授、浪漫诗人,留给人们各种印象和记忆,成为西南大学的独特存在。他的经历、思想和感受不断被人们所谈论、怀念和研究,留下种种有意味的文字。西南大学师生是吴宓生活经历的见证者,也是其思想学术的亲炙者,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感受和思考。本书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文字加以辑录整理,既是对先生学术的传承、精神的永恒怀念,也想通过西南大学这个视角,给读者呈现一些不同于他人的内容,成为言说吴宓的一份重要材料。
目录
第一辑忆吴宓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自学生到同事三十年回忆录
吴宓先生的晚年
记“棚友”吴宓先生二三十事
吴宓先生印象记
怀念恩师吴宓(雨僧)先生
我的邻居吴宓先生
吴宓先生琐记
晚年的吴宓先生
回忆吴宓先生
“”与“反右”中的吴宓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
吴宓先生离开重庆纪实
第二辑说吴宓
宓园赋
吴宓先生的贡献
知识分子的人格重塑——由吴宓第三个二十八年所想到的
1949:国学大师吴宓到北碚任教之谜
试说吴宓先生论“三国”
遭遇吴宓与抵抗遗忘
和吴宓相遇
吴宓的二马之喻
吴芳吉与吴宓的诗友情谊
吴宓《将入蜀先寄蜀中诸知友(步陈寅恪兄〈己丑元旦〉诗韵)》笺证稿
吴宓先生年表
第三辑论吴宓
吴宓的“好梦”及其“难圆”——《学衡》存在期吴宓文化启蒙蓝图剖析
吴宓与红学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学术论坛与大学讲坛
吴宓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
吴宓主编《学衡》杂志的初步考察
无法圆满的悲剧——我看吴宓及其文化理想
吴宓先生《文学与人生》中的《红楼梦》——兼论吴宓与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问题
吴宓诗论浅窥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吴宓日记续编》中吴宓与方敬的交往考察
吴宓的“土改诗案”
吴宓的写实小说论
《吴宓留美笔记》的内容与价值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共和国时期吴宓的政治思想——以《吴宓日记续编》为中心
吴宓晚年经济生活研究——以1957年为例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