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教育供给机制原理与实践方式研究

区域教育供给机制原理与实践方式研究

  • 字数: 1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吴景松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16794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针对“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目标,作者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2个县级区域开展调查。同时,课题组负责人开始从理论转向实践,以期有效回应教育发展中最为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核心问题。
内容简介
《区域教育供给机制原理与实践方式研究》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教育变革的视角审视区域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以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如何提供教育服务为核心,分析政府供给机制与市场供给机制之间合作的逻辑模式,提供了全面、合理的比较分析框架,把区域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和制约因素定量化。不仅为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更为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差距提供行动指南。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教育供给问题的缘起
一、如何建构理论
二、如何服务公众
三、如何把握现状、提供对策
第二节区域教育供给的研究基础
一、厘清核心概念
二、明确科学意义
三、掌握研究进展
第三节区域教育供给的新思维
一、义务教育的产品特性
二、教育产品的供给方式
三、教育供给与教育承载力
第二章我国区域教育供给的水平差异
第一节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实证分析的方法论
一、区域教育供给水平的指标选择
二、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分析指标
三、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分析的地域选择
第二节三类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东部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二、中部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三、西部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三类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的比较
二、区域教育供给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三、区域教育供给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第三章政府供给机制与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
第一节政府为什么提供教育
一、教育的“外部效应”
二、教育的“邻近效应”
三、教育的“经济效应”
四、教育的“政治效应
第二节政府供给教育的逻辑与机制
一、政府供给教育的逻辑
二、政府供给教育的理念
三、政府供给教育的机制
四、政府供给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财政分权的制度性分割与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
一、财政分权的制度性分割对政府供给教育的影响
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各地区教育供给水平差异
第四章市场供给机制与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
第一节教育供给引入市场机制
一、弗里德曼的教育“市场化”观点
二、哈耶克的教育“市场化”思想
三、我国教育供给引入市场机制
第二节市场供给教育的逻辑与机制
一、市场供给教育的逻辑
二、市场供给教育的理念
三、市场供给教育的结构
四、市场供给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经济约束的市场竞争性与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
一、经济约束的市场竞争性对地方政府供给教育的影响
二、中部地区“弱政府大教育”供给模式
三、东部地区“大政府强教育”供给模式
第五章我国区域教育供给机制重建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区域教育供给的均等化目标
一、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均等化的提出背景
二、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均等化的内涵
三、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均等化的制度选择
一、“有限政府”供给教育的职能定位
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选择
第三节区域教育供给的方式与效应
一、建立政府与其他供给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
二、明确区域教育供给方式及其绩效标准
三、恰当选择实用、适用的教育供给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