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陈山林,医学博士,1993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现任):亚太腕关节医学会(APWA)副主席;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手外科专家委员会国际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委、骨科学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副组长、手外科学分会周围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会长、肢体畸形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手外科医师分会常委、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手和腕关节学组组长、骨科医师分会骨显微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分会常委;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冬季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周围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 陈山林教授是国家重点专科(手外科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发基金及首都临床特色等科研经费资助;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十百千人才工程”“ 215 工程”学科骨干称号及专项资金资助;获得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17 项;发表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 论文25 篇;主编、主译专著12 部;陈山林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 1997 年)和北京医学奖三等奖1 项( 2015 年)。 刘波,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行政主任助理,北京大学副教授;师从我国手外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王澍寰院士,从事手外科临床工作多年。 刘波医生目前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骨科院士(FRCS)、香港骨科学院(FHKCOS)院士及高级骨科培训教官、亚太腕关节医学会(APWA)创始成员和教育委员会主席、世界腕关节镜学会( IWAS)委员和中国课程负责人、香港外科学院(CSHK)院员考试考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协会(SICOT)手外科委员会国际委员、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和骨科运动医学会(国际ISAKOS)手腕肘委员会委员及国际讲师、国际腕关节研究会( IWIW)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手与腕关节学组副组长、中国整形美容学会手整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肢体畸形修复委员会秘书长。Journal of Hand Surgery : European Volum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rey 、Journal of Wrist Surgery 、Orthopaedic Surgery 、PRS Global Open 和Journal of ISAKOS 等国际杂志的审稿专家,《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及《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通信编委。刘波医生曾多次受邀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的国 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讲座和大会主持。 刘波医生曾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全国骨科COA 大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获中华医学会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优秀中青年论文一等奖。主编、主译《腕和肘关节镜:临床技巧操作指南》《骨科手术要点精编》《近指间关节骨折与脱位临床实用手册》等专著,参与撰写和编译Kienbock ’s Disease 、Muscle and Tendon Injuries 、《骨折》(第2 版)、《积水潭实用骨科学》《实用腕关节镜学》《手和腕关节手术技术》《格林手外科手术学》《腕关节外科学——从高级理论与手术技巧》《腕关节:诊断与手术治疗》《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骨科手册》《手外科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等10 余部中英文专著。 何百昌医生于1987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91 年考获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并在1996 年取得香港骨科医学院和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资格。现为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部门主管及顾问医生,并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名誉临床教授 。 何百昌医生致力于腕关节镜及上肢微创手术的研究及发展,1999 年加入具权威性之国际腕关节研究会(IWIW),为首位华人成员。2006 年担任欧洲腕关节镜学会(EWAS) 委员,2011 年获委任为国际腕关节手术期刊Journal of Wrist Surgery 副主编辑,2012 年获欧洲腕关节镜学会颁授腕关节镜手术界之优选荣誉“Terry Whipple”大奖,同年获任国际手外科医学联会(IFSSH) 微创手术委员会主委。2015 年4 月,何百昌医生与多位亚太地区腕关节专家倡议组成亚太腕关节医学会 (APWA),并获推举为创会会长。同年6 月又获委任为欧洲腕关节镜学会会长。 何百昌医生及团队先后发表及刊编医学论文近130 篇。1995-1998 年期间,三度获颁香港骨科医学会之很好论文奖,代表香港骨科学会出席澳洲、加拿大和英国之骨科年会,发表演说,及后又十五度以联编作者身份获取香港手外科医学会很好论文奖。自1996 年起,他服务于香港手外科医学会,致力推广手外科医学发展,2008 年至2010 年获任为会长,经常应邀于国内外作手术示范,专家讨论及学术报告愈八百多次,足迹遍及全球37个国家之98个城市,包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罗马尼亚、英国、丹麦和法国等。 多年来何医生之学术荣誉众多,包括2011 年为新加坡作海外骨科学者专访, 2012 年为北欧手外科医学协会作“Moberg Lecture”演说,2014 年获邀作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席教授,2015 年又为印度手外科学会作“Joshi Oration”演说及于日本骨科医学会年会授教,2017 年为亚太手外科医学组织演说及被委任为美国费城手外科复康中心荣誉教授, 2021 年获邀于美国匹兹堡大学手外科大师班及澳洲手外科学会年度会议授教。何百昌医生于2002 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07 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 Charles S. Day,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和匹兹堡大学卡茨商学院。他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骨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校区完成了手外科医师专科培训,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了医学教育学培训。 他曾担任美国哈佛医学院骨科课程主任、骨科副教授及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院(BIDMC)手与上肢外科主任,是BIDMC/ 哈佛骨科手外科培训课程的创始人。 Charles S. Day 医生目前移居美国汽车发源地——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是美国亨利福特医疗集团东南密歇根地区骨科医学总监、教授兼执行副主席,底特律亨利福特医院的手与上肢外科主任,并在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担任骨科教授。 因为获得2011 年美国手外科学会Sterling Bunnell 旅行访学奖,Charles S. Day 医生有机会与本书其他几位主编(北京的陈山林医生、刘波医生和香港的何百昌医生)相识与合作。他曾担任2015 年美国手外科年会的联合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务委员会成员,曾获哈佛大学医学院优秀导师奖和美国骨科协会(AOA)授予的美国- 英国- 加拿大(ABC)巡回旅行访学奖。目前他是美国骨科协会在美国医学院协会- 学院和学术团体理事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ollege - Council of Faculty and Academic Societies)的联络代表。 Charles S. Day 医生是美籍华裔移民。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包括他的父母、妻子(Michelle,一名儿科医生)和3 个孩子(Russell、Madeline 和Jos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