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以鲁西南的G村为例)

社会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以鲁西南的G村为例)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刘芳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59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特定伦理观念的凝结和沉淀,孝道传统对人们道德观念的预制和社会秩序的规范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然20世纪以来,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解体,家庭伦理秩序亦随之变革,当今的中国乡村正遭遇以孝道失范为明显特征的“伦理性危机”。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高度,亟需对转型期的乡村孝道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本书以鲁西南的H村作为田野个案,将孝道视为一种基于特定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之上的社会生活方式,从历史学的视野考察孝文化的秩序内涵、运行网络及其近现代嬗变,从社会学的视野探究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之关联,并进而考察乡村社会的道德与话语变迁、权威与秩序变异、礼治与法治更替,以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度发展。
作者简介
刘芳,社会学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与乡村治理相关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完成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研究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教材2部,在《孔子研究》《史林》《社会》《人口与经济》《南京师大学报》《西北师大学报》《中国老年学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叙述框架 第二章 变迁中的G村概况 一、由远及近的村庄坐标 二、G村的经济社会生态 第三章 “断裂”与“传承”:新时期乡村孝道的话语与实践 一、传统孝道的内涵及其“秩序情结” 二、错位与赓续:新时期老中青三代对“孝”的理解 三、需求与满足:当前老年人的“孝遇” 四、小结:失落的孝道 第四章 孝与报:家庭伦理秩序中的孝道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与新格局的形成 二、反哺式代际互惠关系的异化 三、孝道场里的关键人物:媳妇 四、家国分离背景下脆弱的老人 五、小结:家和万事兴 第五章 孝与礼:社区礼治秩序下的孝道 一、传统的乡村“礼治”社会 二、传道与卫道:乡村孝礼的维护者 三、牵制与褒扬:礼俗社会对“孝”的控制 四、“清官”与“难念的孝经”——乡土“孝争”及其化解途径 五、小结:由道及行——公共舆论与乡村秩序 第六章 孝与法:国家行为干预下的孝道 一、法进礼退:乡村社会秩序重构 二、艰难抉择:国法与礼俗夹缝中的孝道 三、忠孝之间:国家政策控制下的孝道 四、小结:尺度与再造——法礼情融合视野下的孝道 第七章 新孝道与村社秩序重构 一、传统孝道与家国同构的治理秩序 二、转型期的孝道与村庄秩序的异化 三、后乡土时代孝道的重建与村社秩序的重构 四、小结:国家社会变动视阈下的孝道再生产——兼论社会转型期的 “孝道之争” 第八章 文化重构与乡村治理 一、传统孝道生存的文化土壤:乡土中国 二、乡村社会转型中“事实的秩序” 三、礼失求诸法?——从礼治向法治转型的困境 四、城镇化和乡村治理坐标下文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