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奶油王国 巴黎时尚风情史(1921–1971)

奶油王国 巴黎时尚风情史(1921–1971)

  • 字数: 1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赵继稷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66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他人无法体会的汗水与努力,而浮夸背后也不乏文人和设计师的时代使命与责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海明威和香奈儿作为故事主线的,20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时尚风情史。本书从1921年开始到1971年结束,以"时尚文学"的方式记录描绘了这半个世纪里法国时尚文艺圈与欧美上流社会的诸多人物风情,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香奈儿、让·巴杜等。书中涵盖了将近一百个法国、意大利的时尚品牌,包括高级时装、高级珠宝、高级香水、高级法餐、高级游艇、高级皮具、高级钟表、贵族家具等。作者像时尚猎人一样还原呈现了这些时尚品牌之间的文化联系和有趣故事,而所有这些时尚品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尚生态系统。研究这个社会里的人物和风情,对于中国时尚行业的发展乃至文化艺术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时尚作家、时尚品牌专家。曾在巴黎卢浮宫学习艺术和时尚,多年来致力于法国时尚文学创作以及时尚与奢侈品文化研究。
目录
开篇
普鲁斯特化妆舞会 1
爵士时代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 4
香奈儿的蓝色列车 29
卡地亚的猎豹夫人 49
流动的盛宴 53
黄金时代
香奈儿与夏帕瑞丽的暗战 70
卡地亚与梵克雅宝的战争 78
温莎公爵夫人的珠宝箱 94
巴伦西亚加驾到 103
战争年代
海明威解放巴黎 114
知识分子与犹太人 123
时尚轴心 130
时尚剧场 137
迪奥的时尚风暴 142
奢华年代
萨特与波伏娃的契约 154
纪梵希的胜利 166
香奈儿回归巴黎 174
法兰西院士的佩剑 181
摩纳哥王妃的童话 190
街头革命
海明威之死 202
圣罗兰与安迪·沃霍尔 210
卡尔·拉格斐与华伦天奴 223
白日美人 228
五月风暴 235
摘要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 终于到了。 巴黎,1921年12月23日,圣诞平安夜的前一天。 窗外,冰天雪地,鹅毛大雪丝毫也没有停歇一下的意思。圆顶咖啡馆内,海明威和新婚妻子哈德莱正靠着一个炭炉子取暖,炉子让人觉得很温暖,两人不时喝上一口混合朗姆酒,热辣辣的,流进体内像圣灵的火焰一样。 12月8日,从纽约启程之前,海明威给家人写了一封告别信,提前送上圣诞的节日祝福,然后,就像海明威书信中写的那样,和新婚妻子一起前往巴黎,“以一种优雅的方式”。 轮船在浩瀚的大西洋上航行了两个星期,中途在鲸鱼游弋的西班牙海岸稍作停留,海鸥开始在灯塔上空盘旋时,他们在法国诺曼底海岸登陆,然后乘坐火车一路南下,直抵巴黎。 在圆顶咖啡馆内稍做歇息后,两人从波拿巴路继续往回走,街道寒冷潮湿,巴黎正下着雪。街道上的积雪反射出银色的光芒,映射在海明威希腊式的额头和脸庞上,勾勒出一幅雕塑般的轮廓。 海明威的身上穿着一件黑色呢子西装,西装上的铜扣已经磨得泛起红色的光晕,脖子上的斜纹丝绸领带,头上那顶羊绒甜瓜帽,还有脚上那双在纽约上城区定做的皮鞋看上去还算体面。 以前,只是在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了解过这座传奇的城市,如今,自己终于来到了这里。走在巴黎街道上,海明威想起了法国诗人维永,还有自己一直崇拜的那位英雄——纳伊元帅。 在雅各布路44号的雅各布旅馆,海明威和新婚妻子暂时安顿下来。小旅馆就坐落在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内,这个街区里挤满了贫穷的艺术家和作家,海明威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巴黎的生活成本如何?对于一位美国人而言,巴黎当时的物价或许并不算昂贵。一间旅馆的房费是12法郎,一瓶朗姆酒的价格是14法郎。 海明威的小房间十分简陋,一张没有帷幔的胡桃木双人床、床前是一张老旧的棉麻地毯、一张洛可可风格的书桌,还有一个印花布面的双人沙发,壁炉架上摆着一座帝政风格的船型帽座钟。 刚住进来才没几天,海明威就把自己的小房间变成了一个卖酒的小店铺,朗姆酒、意大利起泡酒、味美思塞满了整整一个架子,除此之外,海明威还自己酿造了一种混合朗姆酒。 两周后,海明威和太太搬到了位于拉丁区勒蒙大主教路74号的一个公寓。此时,初到巴黎,心中满是新奇的海明威,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海明威的到来恰逢巴黎文学、艺术与时尚的“黄金时代”。1921年这一年,是英美文学巨匠们在巴黎绽放的一年,也是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的“时尚新纪元”。 这一年,在巴黎,爱德拉·庞德帮助爱尔兰作家T.S.艾略特出版了《荒原》;另外一位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也即将在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里问世。 还是在这一年,一个名字叫“古驰”(Gucci)的高级旅行皮具品牌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香奈儿5号”香水则在普罗旺斯的格拉斯香水小镇诞生,而年轻的迪奥决定从巴黎政治学院退学,投身到自己钟爱的艺术事业中。 海明威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更不会想到用不了多久,他的名字将和香奈儿一起改变历史。此时的海明威还在为房租和面包发愁,他还没有成名,只是一名初来巴黎工作生活的记者,他的雇主是《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自己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写文章的那点稿酬。 “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雪莱的诗句很适合用来描述初到巴黎的海明威。有了朗姆酒和新婚妻子的陪伴,1921年的巴黎冬天似乎并不漫长,美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蒙马特高地上的臭椿树上孵化出了白色的春蚕宝宝,卢森堡公园里的草地上已经长出了五颜六色的欧石楠,3月,巴黎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明媚的阳光如湖水般倾泻在巴黎的林荫大道上,那是世界初生时的光芒。温暖的春风为寒冷的大地带来了希望,海明威的生活也开始融入到巴黎文学圈,一切都发生的那么自然,如冰雪融化,绿芽新出。 在巴黎米肖餐厅里,海明威参加乔伊斯的朋友聚会;在体育馆里,海明威教庞德练习拳击。用海明威自己的话说,那时的他是一个安静的小伙子,不名一文。人们都以为他是一名拳击手,每天早晨天一亮,海明威便赶到体育馆当拳击陪练,练完了才会有时间写点东西。 下午的时候,海明威来到巴黎圣母院侧对面的莎士比亚书店里找书,或是见朋友。第一次去莎士比亚书店时,他口袋里的钱还不够借两本书的押金,多亏了书店主人西维尔·比奇女士的慷慨,海明威才借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还有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很难想象,对那时的海明威而言,酒吧里的一杯威士忌都成了奢侈品。 海明威没有足够的钱去咖啡馆,但除了丁香园咖啡馆,因为在这里,他能向咖啡馆的跑堂赊账。这个跑堂和海明威很聊得来,最重要的是他欣赏海明威,每次来到丁香园咖啡馆,跑堂都会为这位未来的大作家倒上一大杯威士忌。海明威习惯性地在杯里放上一根虹吸管,可以坐上一整晚。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