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终结拖延症 写给年轻人的7个行动指南

终结拖延症 写给年轻人的7个行动指南

  • 字数: 1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舒娅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80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面对拖延症,我们首先想到依靠意志力,但用意志力对抗拖延症相当不靠谱的!< 因为意志力是非常有限的资源,很快就会耗竭一空。< 打游戏、聚餐泡吧、刷微博……在现代生活中,工作时需要意志力抵抗的诱惑太多了!< 如果靠内在的意志力、外在的压力和指责自己都没用,< 不如采用三大策略(防患于未然+觉察和干预+终结停滞状态),< 提防七个陷阱(深层动机×稍后思维×情绪压力×模糊不清×行动阻抗×低效模式×精力危机)< 靠行动起来战胜拖延症!
内容简介
很多人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深恶痛绝,陷在由拖延引发的焦虑与自责中,心灰意冷。将拖延归咎于懒是片面且武断的,因为拖延通常都有指向性,没有人会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拖延,只是碰到某种特定的问题时,才会拖延。要解决拖延的问题,就要找到拖延背后的深层动机,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这本书从拖延背后的心理动机入手,逐层剖析拖延现象,力求从根本上认识拖延心理和拖延思维,从目标导向上减少拖延的发生,从实用技巧上触发行动,从注意力和精力管理上提高效率。
作者简介
舒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致力于自我提升、心灵成长方面的研究。 她坚信,当一个人把问题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的时候,就是成长与蜕变的开始;用心理学的眼光检视自己和周围,就找到了“我为什么是我”“现在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
目录
自我测试:你拖延到什么程度了?
终结问题1:深层动机——没有谁会故意选择拖延,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
01/不是所有的推迟行为都叫“拖延”
02/厌恶情结:人不可能追着完成讨厌的任务
03/自证预言:从习得性无助走向拖延晚期
04/惧怕失败:要是不开始,永远都不会失败
05/约拿情结:为什么我无法安心追求成功?
06/完美主义:想等到万事俱备的那一刻
07/被动攻击:看见躲在拖延背后的愤怒
08/自欺欺人:先踏上一条看似安全的岔道
09/逃避责任:不想对决策的后果负责
10/即时倾向:拖延的“阿喀琉斯之踵”
终结问题2:稍后思维——斩断拖延思维,走出你的“自以为是”
01/拆穿思维陷阱,斩断拖延的自动进程
02/明天再说: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期望过高
03/等待灵感: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
04/自我设阻:转化内心的不合理信念
05/时间错觉:专享能够掌控的只有现在
06/过度乐观:别忽略了执行过程中的障碍
终结问题3:情绪压力——拯救拖延的核心,是妥善处理情绪
01/拖延的核心是情绪,而不是效率
02/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也可以触发拖延
03/自我解压练习:Stop!叫停压力
04/恐惧不是敌人,等待恐惧消失才是敌人
05/越焦虑就越拖延,越拖延就越烦躁
06/迅速减缓焦虑情绪的“三步法”
终结问题4:模糊不清——看似是“懒癌”发作,实则是方向不明
01/没有明晰的方向,改变很难发生
02/SMART法则:制订清晰有效的目标
03/怎样设计目标才能增加动力效应?
04/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05/确定终点线,为任务画一条Deadline
06/合理拆解目标,循序渐进地完成
07/不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
08/塑造习惯,将目标转化为固定流程
09/给计划留一点应对突变的余地
终结问题5:行动阻抗——当情与理拉扯时,触动内心的“大象”
01/骑象人的胜利是意外,大象的胜利是常态
02/认识你心中的大象,构建亲密友善的关系
03/制造危机感,用负面情绪刺激大象
04/先调动最少的资源,跳出舒适的状态
05/体验到有所进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06/用行动满足需求,实践5秒钟法则
07/营造特定环境,阻止无益行为的发生
终结问题6:低效模式——切断分心的诱惑,重塑时间价值
01/是什么偷走了你的时间和自由?
02/凌乱无序的办公桌是分心的雷区
03/牢牢抓住应对工作干扰的主动权
04/你指望加班拯救你,加班只会毁掉你
05/以专注力为中心进行任务分配
06/贪多嚼不烂,一次做好一件事
07/事分轻重缓急,掌握四象限法则
08/学会使用高效的“番茄工作法”
终结问题7:精力危机——主动地补充精力,明智地分配精力
01/没有足够的精力,拖延就成了必然
02/精力是稀缺的,学会拒绝很重要
03/积极休息,别让自己熬到精疲力竭
04/调整饮食结构,吃对了就不会累
05/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06/找到你的满足时刻,获取正向情绪
摘要
     自我测试:你拖延到什么程度了? 生活中哪里有窘迫和不舒服,哪里就潜伏着拖延的种子。在开始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关于拖延的心理测试:下面提供了多个生活场景或情形,请如实作答,选“是”得1分,选择“否”不记分,最后核算总分,看看你是否患了拖延症?你的拖延到了什么程度? Q1:每天坐在工位上第一件事总是打开网页,而不是工作文档?是(1分)否(0分) Q2:从来没有为工作列过计划,也不了解时间管理?是(1分)否(0分) Q3:总选择最容易但最不重要的事做,越重要的事拖得越久?是(1分)否(0分) Q4:很难立刻投入行动,总想等待一个所谓的“很好时刻”再去做?是(1分)否(0分) Q5:白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到晚上加班来做?是(1分)否(0分) Q6:总是等到全部细节到位,确保接近有把握时再开始?是(1分)否(O分) Q7:准备做事时脑子里频繁冒出其他想法,想先干点别的再开始?是(1分)否(0分) Q8:平日里习惯了懒散,许多事都想着明天再做、改天再说?是(1分)否(0分) Q9:无论别人怎样催促,内心都不慌不忙,对拖延习以为常?是(1分)否(0分) Q10:越计划越复杂,最后干脆取消计划,或是无期限地推迟计划?是(1分)否(0分) Q11:办公室里经常搁置零食,上班时经常吃东西?是(1分)否(0分) Q12:从来不会主动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是(1分)否(0分) Q13:每次同事或老板问及工作进展时,总说“快了,再等等”?是(1分)否(0分) Q14:经常因为时间紧迫,低质量完成任务,被同事或上司责备?是(1分)否(0分) Q15:团队协作的过程中,经常被孤立,没有人愿意与自己做搭档?早(1分)否(0分) 测试结果解析: 0~4分:轻度拖延 你要提高警惕啦!多觉察和反思导致拖延的原因,是自身的主观问题,还是外部环境所致?有针对性地处理症结所在,防止拖延滋生,或是降低拖延的严重程度。 5~11分:中度拖延 拖延可能已经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了,想要改变它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有耐力。在挖掘拖延动机的同时,建议多学习并掌握减少拖延的有效方法。 12~15分:重度拖延 你要重新审视自我啦!看看是否需要为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找一份自己感兴趣和符合能力特长的工作?你需要的不仅是克服拖延的技巧和方法,还有向内探寻。毕竟,深层的价值感,才是动力的源泉。 无论你是轻度拖延,还是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这本书都值得你认真读一读。对抗拖延的过程,也是了解自我的过程,透过表面的现象和行为,你也许会发现其他不曾探究过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我并提升自我,获得由内而外的蜕变! 终结问题1 深层动机 ——没有谁会故意选择拖延,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 01/不是所有的推迟行为都叫“拖延” 提起拖延,几乎没有人会觉得陌生,打开电脑或手机,搜索一下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症”的话题。可即便如此,被拖延困扰的人依旧屡见不鲜,人们对于拖延的误解和疑惑也从未减少半分。在开始探讨为何会拖延的问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拖延到底是什么? 拖延症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是由拉丁字根“Pro(向前)”和“crastinus(明天)”组合成的拉丁语“procrastinus(向前推到明天)”演变而来的。单纯从字面上看,“拖延”就是把事情推迟到明天,但拖延的实际意义远比字面意义要复杂。 ——晚上7点,公司召开年会,你计算着时间,临近开始才到达会场。 ——飞机8点钟起飞,你并没有在起飞前2小时抵达机场。 ——家里出了急事,你暂时抛开一切,把所有事务都推迟了。 ——有个项目可能会被砍掉,负责这份计划书的你,不慌不忙地写着。 在上述的这些事务中,都夹杂着些许的推迟,但它们不能称为拖延。换句话说,拖延包含着推迟的成分,但不是所有的推迟行为都叫拖延。拖延,是特指“非理性的推迟行为”,即明知道拖下去会让情况变得糟糕,还是办事拖拖拉拉。在拖延的过程中,我们的意识很清楚,知道自己正在距好的结果渐行渐远。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时发生,需要同时解决的。哪些事情现在就要做,哪些事情可以稍后再做,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也映射出了一个事实,不是推迟行为本身造成了拖延,而是我们如何抉择造成了拖延。 相信不会有人故意选择拖延,因为那无异于受虐,自讨苦吃。真正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着我们,明知有些事情当下就该做,却转而去做另外的事? 请继续往下看,你可能会瞥见脑海里某一个若隐若现的念头,或是触动内心深处某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那里面藏着拖延背后的原因和真相。 P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