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层经理怎样当 角色定位篇

中层经理怎样当 角色定位篇

  • 字数: 1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薛灿宏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085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应该怎样看待中层管理这一职位,是两头受气的“夹心”还是左右逢源的“黏合剂”,从对上、对下、平行的角度讲述,帮您找到中层管理的精准定位。
内容简介
中层经理必须闯三关:上司关,如果上司不赏识,你纵有屠龙之技也只能望洋兴叹;第二同僚关,如果你太厉害以至对同僚利益构成威胁,那么同僚会群起而攻之;第三下属关,下属与你离心离德,你将不得善终。有的中层经理能干又不缺热情,但工作中处处碰壁,甚至闹得默然退场,更可悲的是自己临终都不明原因。功夫在诗外,人在职场,中层经理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本书详解职场种种潜规则,绝非在大学课程或公司规章里所昭示。
作者简介
薛灿宏, 有名管理培训专家,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特聘讲师。曾任远东集团管理顾问、红豆集团管理顾问、北京时代光华讲师资源中心总经理.现任江苏金方略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有名抖音主播。 品牌课程: 《中坚力量6课堂》《带好队伍管好人》《创建现代企业新团队》《打造军人般的执行力》等。 培训客户: 高露洁、红豆集团、远东集团、扬子江药业、海信集团、成都明珠集团、三得利啤酒、长江集团、桂林供电、中建五局、安徽交通集团、辽宁华锦集团、江苏华西村、三星电子、厦门象屿集团等。
目录
第一章中层经理如何定位/1
中层应该怎样定位/2
中层经理四种错误的角色定位/5
中层经理的身份/12
中层经理的三重境界/14
中层经理的三大职责/15
优秀中层的定位/20
附一位私企老板的真心话/23
第二章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27
第一个原则上司永远是对的/28
第二个原则不要议论上司的是非/38
第三个原则不要抢了上司的风头/42
第四个原则独立承担责任/49
第五个原则对上司的立场要敏感/55
第六个原则不要随便请示,请示要有备选方案/64
第七个原则让上司做好人,自己扮黑脸/70
附管理老板的10个要点/75
上司不得不赏识你的19个细节/78
第三章如何与其他经理共事/83
中层经理要有“打群架”的意识/84
横向管理的两个难点/91
横向管理的两个对策/96
与同僚相处的两个原则/100
中层经理的亲和力/106
孙悟空是不是好经理?/110
博得同僚好感的两个建议/115
附整体目标实现的关键——横向沟通/120
第四章带领下属取得更好的业绩/123
决定下属业绩的两个要素/124
做教练式经理/128
管理中的情、理、法/137
最实用的管理手段——目标管理/149
如何引爆员工的工作情绪/159
与下属在一起的忌语/162
怎样实现优选的工作成果/165
附管理的七种浪费/171
摘要
     中层经理应该怎样定位 无论再大的企业,还是再小的公司,都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面,即高层领导、中层经理和基层员工。这个层级与汉堡很相似,上面一块面包,下面一块面包,中间是生菜、牛肉、奶油组成的夹心。上面一块面包就相当于企业的高层领导,下面一块面包相当于企业的基层员工、一线操作人员,而中间的生菜、牛肉、奶油就相当于中层经理。 这样划分以后,每一个层面上的人都有了自己的职责定位及工作任务。高层领导主要解决决策力的问题。第一是产品决策,决定做什么事情,做什么项目,目标在哪里;第二是制度决策,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的游戏规则如何;第三就是人才决策,用什么人,怎么用。 基层员工解决的是行动力的问题,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去做。这就是基层的行动力。 中层经理主要解决的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这个词本身是很虚幻的,在这个组织机构里面,它有特定的含义。执行力就是三个字——做到位。根据高层领导提出的愿望、想法,通过中层经理去消化、分解,然后付诸基层员工的行动,直至转变为现实,最终达成目标。这就是中层经理的执行力。 每一个层面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错位,如果错位,这个企业就搞不好。我们企业经常会出现中层经理不得力,做事情不理想,董事长、总经理很着急,一着急就冲下来,就把中层经理的事情做完了;中层经理没活干,一看基层员工不顺眼,中层经理就冲下去,把基层员工的活干了;基层员工没活干,就在车间喝着啤酒,一边喝一边讲公司的战略应该如何制定。这就是一种错位。 那么,中层经理是怎么来的?是因为企业的高层、董事长或总经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或不适合具体从事某项工作,然后才产生中层经理。换句话说,中层经理的产生是有它的需求和它的背景的。如果一个老板不想做大,小富即安,就想挣一点小钱,公司也就这个样子了。在这种状况下,几乎不会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中层经理。只有当老板迫切地想把企业做大,在这样的愿景、这样的需求下,才会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中层经理。 案例: 一个做豆腐的个体户,晚上很努力地做了一筐豆腐,第二天挑到大街上去卖,卖得很好,挣钱了,老板就想能不能挣多一点。于是他晚上回来通宵达旦地做了三筐豆腐,第三天又到大街上去卖,三筐豆腐又卖完了,又挣了一些钱。但他对这点钱还不满足,还想做大。这时候仅仅自己做已经不够了,因为凭自己的能力通宵达旦,也只能做三筐豆腐。于是他找来一帮人,让那一帮人帮着自己做。这一帮人来了以后,自己不可能全天24小时盯着每一个人,于是他就找来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受他的委托来管理这一帮做豆腐的人。这时候生产部和生产部经理就产生了。 有了这么多人做豆腐,生产已经不成问题,那么销售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去卖。这时候老板又找了一帮人过来,组成一个销售团队。有了销售团队以后,总得再找一个人来,代表老板管理这些销售人员,这时候销售部和销售部经理又产生了。随着规模的扩大,现金流动逐渐多起来,这时候财务部和财务部经理又产生了。 随着生产量的扩大,黄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哪儿去买到更多更便宜的黄豆呢,于是采购部和采购部经理又产生了。而企业做出来的豆腐怎么能够与众不同,在市场上怎么能够有更大的销量呢?这时候要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于是技术部和技术部经理又产生了。也就是说,企业的老板不断地想做大,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不断地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中层经理才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中层经理就是在企业当中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将所在经营管理部门的成功,所在企业的成功,视为自己人生成功的专职管理人员,又叫中层经理。改革开放以后,中层经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步成熟,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在企业里面,中层经理绝大多数仅是中层经理,而即使他们拥有公司的股份,也只有在开股东大会的时候才有话语权。平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他们还是以中层经理的身份存在,所以在工作当中,还应该是中层经理,而不是以股东的身份在讲话。比如有一些小企业里面的老板娘,本是会计,却跑到销售部、采购部、车间指手画脚,其他人就无所适从。所以企业在逐步完善、规范化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中层经理四种错误的角色定位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中层干部不自觉地就走到一些错误的位置上去。 1. 把自己当成群众领袖 比如说做上中层经理以后,手下的人对你都很尊敬,也很信赖,有什么问题都来向你请教,有什么困难也来请你帮忙。你一看,弟兄们对自己如此拥戴、如此信任,就感觉自己既然是他们的头儿,就要为弟兄们撑腰,为弟兄们说话。我不为他们讲话,为谁讲话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更何况他们对我这么好! 然后开始处处为弟兄们讲话,处处为弟兄们撑腰。弟兄们讲了,我们工作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周工作5天,能不能工作4天?好,没有问题,弟兄们,我去帮你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