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此去风雨知几何 拾味80个瞬间

此去风雨知几何 拾味80个瞬间

  • 字数: 23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杨孟华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7458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关于成功心理学的书籍并不算少,然而从运动和体能方面入手,出自一个运动心理学咨询师之手的成功学类书籍并不常见,尤其本书中的道理还能运用到从商业、教育到自我实现的广泛领域。本书内容充实、事例生动、条理清晰,作者围绕自己选定的议题,做了丰富的事实论证,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就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与实用的解决方法。
内容简介
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困难与挑战。面对挑战,我们是应该回避还是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迎接挑战?当我们置身于某项挑战中时,又应该怎样做才能坚持到最后并赢得挑战?这本书正是试图回答以上问题,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应对并赢得挑战的具体步骤与方法。他引用了大量成功者的生动事例和来自他们的真实感悟、诚恳建议,并将这些事例与感受总结成一系列可供读者操作的小窍门,使本书具有了工具箱一般的实用性质。
作者简介
杨孟华,生于1944年。17岁从戎,在作战部队打磨多年,继而有8年从事新闻工作,后于旅、师、军政治工作部门任职。转业金融岗位后,在多个业务条线担当管理工作。早年捉笔,见诸报刊多为新闻,偶有文艺类短作。
目录
起笔
一、锻打
01,"误"入兵营
02,当头棒喝
03,怵啥来啥
04,来啥怵啥
05,夜哨野哨
06,夜半惊魂
07,"芝麻绿豆"
08,兵哥兵歌
09,锻打散思
二、荒堀
10,西陲戎机
11,空中"蘑菇"
12,不速"黑鸟"
13,地平线下
……
摘要
     一、锻打 01,“误”人兵营 误会,绝对是误会。 1961年,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愣是把按照当兵条件四六不靠的17岁的自己,打发去了军营。 1961年,在我国是个特殊年份:“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三年。那几年人祸天灾,农业凋敞,闹了饥荒。城里人虽说食不果腹,总算每月口粮还有定量。七分饱也好,五分饱也好,饥肠辘辘还能凑合过。农村则不一样,刮浮夸风的地方不少,农民交过公粮,自己就没啥吃的了,度日艰难。民以食为天。世间什么事能大过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糊口度日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三两天不吃能对付,十天半月呢…… 这就扯上了征兵。虽说1955年我国实行了全民义务兵役制,但在往常,城里征兵少,兵员大多来自农村。这年,为让农村休养生息,把青壮劳力留在了土地上。要是再撂荒,谁都得喝西北风。于是,征兵改了方向,大量征召城里的在校高中生。 本来,农村天广地阔,兵源不愁。改从城镇征召后,路子立马窄了:那年月大学生少,都当宝;初中生不少,但是年龄偏小;高中生也不少,然而那些年升学率低,十取一二,多数进不了大学,十八九岁当兵刚好(解放初期入学年龄参差不齐)。即便如此,我始终觉得当兵与自己了不相属。哪怕自己进了体检名单,还一直以为是去凑个数,纯属陪检,走走过场。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都挨不着。 头一关,年龄就不着边。来我们学校征招的是支战备值班部队。不光要扛枪操炮,遇有战事还得打头阵。征兵海报上红纸黑字:应征年龄18至22周岁。我5岁上学,那年17,明显界外。刷下来似乎没有任何悬念。 再说,身板也不达标。不说五脏六腑,单论体重就不是差一点点。这方面是有杠杠的:标准体重=(身高-110)公斤。虽说上下有弹性,但也有边有沿:上不得超过25%,下不可低于15%。我1米76的个头,体重52公斤,低于标配21%,离下限还差好大一截。我这个前胸贴后背的“豆芽”,仅此一项,绝对豁边。那年月还没搞上山下乡,也没像后来把参军当成跳出“农门”的跳板,当兵并没有成为城里学生的向往。所以,这年打城里招兵不是件容易的事。严格按标准来吧,怎么也凑不够数,没法子,只有放宽标准,“瓜菜代”。 记得当时体检,也没有CT、B超、心电图等仪器,整个流程那叫一个“短、平、快”:除了量身高体重,在视力表前指划上下左右,再是用听诊器在胸前背后移动了移动,在腹部摁那么几下。专享非手工的“深度检查”,算是站在X光机前面透视了透视。不夸张,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流程走完,医生倒是用两三分钟反复打量了我。不知是不是有点拿捏不准,面前的我实在太瘦削太单薄。不过,那年头没谁不饿肚子,全民“骨感”。我呢,也就是过于瘦弱了点,似乎算不上什么特别不正常。于是,啪!合格章敲上了。直到此时,我依然觉得当兵于自己而言八竿子打不着,是件概率极低的事情。在我印象里,军营里个个是健硕的男子汉。我年岁不够,身体摆在那,当兵影响军人形象,说什么也不可能入围。 然而,命运硬是跟我开了个玩笑。我一直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偏就发生了。 那年夏天少有的热,酷暑。那时候的暑假就是暑假,体检的事,早丢一边了。我除了与小伙伴玩耍,照过无所事事的暑假。那天自己宅在家,只听得锣鼓声由远及近,自己并没在意。 那年头谁评个优选,谁助人为乐了,乃至谁光荣退休,都少不了一番锣鼓家什。直到锣鼓声停在我家门口,居委会把“光荣人家”大红条幅贴上了,自己才咯噔一下:我当兵了?真的当兵了?那可不是:军装、军被等都送上门了。 一霎工夫,让少不更事的自己突然间多了两顶帽子:“解放军叔叔”,“最可爱的人”。昨天还喊别人“解放军叔叔”,一刻之间,自己成了“可爱”的“叔叔”,真的是速成。其实我也不算特例。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