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泃河的波光

泃河的波光

  • 字数: 3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柴福善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51638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柴福善先生的散文集,先生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尤其对生活有很好的艺术悟性;他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有过近二十年的创作实践,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力和艺术修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写作勤奋而严谨、自觉地追求大气和高品位、高格调的境界。先生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乡情、亲情、人情,描绘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北方农村生活图景,其中有不少文章曾刊载于《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本书具出版价值,文章好看,有滋有味,是真实的我们自己的与我们周边的人生。
作者简介
柴福善,北京市平谷区人,1956年12月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区文化委员会调研员及区文物保护协会会长。1982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散文集《逍遥人生》《岁月无痕》《往事与乡情》《核桃树下的王蒙》《秦时明月》《两栖集》等,散文集《江山有待》荣获全国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与古建专家罗哲文合著《中华名寺大观》《中华名塔大观》《中华名桥大观》《中华名园大观》《中华名楼大观》等,编著《平谷史话》《平谷寺庙志略》《平谷古树名木图志》《志书补遗》等,主编《泃水长歌》《平谷文物志》。
目录
泃河的波光/1
梨树沟写意/4
小城的变迁/7
石林峡览胜/10
再访石林峡/12
平谷桃花源/14
平谷三赋/16
平谷红叶胜香山/19
登东指壶记/21
京东大峡谷/24
幽谷寻象记/26
古往今来挂甲峪/29
漫步圆明园/34
八里桥走笔/38
初识阳曲/42
……
摘要
     泃河的波光 京津冀交汇处,京东平谷有河有湖。其中一条河是泃河,一个湖是金海湖。 泃河,古为泃水,何以得名,何时得名,已不可知。只知“泃”字别无他意,当是先人专为此而造了。平谷境内河流大小二十余条,泃河是优选一条,常说泃洳二河映带左右,洳河其实只是一条支流而已。泃河自远古流来,滋润着这片土地,世代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平谷人。泃河无疑是平谷的母亲河。 我曾不止一次踏察,泃河是怎样涓涓地发源于燕山深处,又怎样汇纳百川地流经平谷,最终滔滔滚滚地流注渤海。千百年来,泃河应该是水运繁忙,不仅有军事运征供给,更有民用货物运输,如北边核桃、栗子等干果山货运往天津,而煤油、盐、碱等生活必需品从天津运来,由此再转运承德等地。摄于20世纪30年代寺渠码头的一张旧照,船只众多,桅杆林立,可见过去水运之一斑。访谈沿岸老人,说优选船载货可达两万斤,且自豪地告诉我当年他们有人还撑过船呢。 泃河可以水运,可以灌溉,可以尽为人所用。而一旦天泻骤雨,满山满谷流水一股脑涌至泃河,就会一下漫过河床,形成不可以掌控的水害。志书中元明清均有大水的记载。记得马坊镇东店村东旧有三官庙,庙东就是泃河,村里传有“三官庙脊上挂莋草”之说。莋草本为一种水草,水中生长之物,竟挂在了大庙脊上,正说明那年泃河发水,一直淹到岸上的庙顶。离此不远的小屯村后街西头,有座一间大的小庙,庙前后各有两棵一搂多粗的大槐树,庙北即泃河。20世纪50年代初发水,连庙带树一块儿冲走。眼瞅着大槐树在河里翻滚,没人敢捞。小庙的位置现已为泃河河道中央了。1958年夏大雨连天,泃河两岸一二里宽汪洋一片,大水涨至房檐,岸上人一时没地方跑,就跑到了房顶上。 泃河虽不像过去的黄河那样“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但也是无数次地恣意泛滥。新中国成立后,平谷人民心底共同发出一个呼唤:一定要泃河!1959年10月,在泃河流经的海子村那道窄窄的山口,北京水利设计者挥笔成图,万千平谷儿女便聚集于此,以简陋的锨、镐等工具,挖黄土,刨砂料,再以独轮车、双轮车,以致创造性地发明四轮车、六轮车推运。历时七八个月,两山间愣是奇迹般地横亘起一道巍然大坝,拦住了肆虐千百年的洪水! 当我如今寻找到这些当年的英俊青年,他们谈起以往的困苦,谈起以往的艰辛,谈起以往的快乐与幸福,还一再慨叹:那道大坝是窝窝头堆起来的,是平谷儿女的汗水与希望筑起来的!无论如何,平谷人民用双手奋力一挽,就在滔滔泃河上挽了一个结,因坐落海子村旁,故称海子水库。其后经续建、扩建,总库容达一亿多立方米,终于成为北京地区继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之后的又一座大型水库。古老的泃河从此不再恣意、不再疯狂,而是捋顺条边地依照人们的意愿,让啥时候流就啥时候流,让流向哪里就流向哪里,去灌溉,去发电,去尽情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而当初为了修建水库,库区里的人们也是舍小家为大家,洒一把热泪,毅然告别世代居住的老屋,搬迁到了库区外,甚至远走他乡。 时光如水,奔流至今。随着社会发展,曾经的海子水库因平谷盛产黄金,且北部就是巍巍大金山,故改名金海湖,成为京东风景名胜。一湖碧水映衬得水天一色、纤尘不染。天无丝毫风迹,终因浩瀚,湖面微波荡漾,太阳下波光粼粼。我乘船缓缓驶向湖心,船在微波中慢慢荡出一道波痕,随后幽幽扩散成一幅抖开的扇面。时值暑夏,可湖水生凉,也就无须摇这淋漓水扇了。想当年亚运会水上项目在此举行,擂鼓呐喊声中,亚运健儿劈波斩浪,争金夺银,何等英豪!明年世界休闲大会亦在这里举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世界宾客将云集于此,又将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一时想象不尽。船行湖中,眼看山穷水尽,可船头一转,待过得山来,便豁然开朗了。这道山横陈湖心,据方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平谷发生大地震,竟把半座山咣当当震将下去,才形成现在东半山峭壁,岩石峥嵘,如刀削斧斫,数个山峰形如锯齿,而西半山缓缓,松柏苍翠的景观。山上一亭,人道半山亭。举目畅望,才觉金海湖四周皆山,而山外依然是山。东南影影绰绰一塔高矗山巅,擎举古塔的是盘山。东面及北面呢,层峦叠嶂,明代万里长城蜿蜒其间,留一座将军石关守护到今天。而莽莽苍苍远入云霄的,不是别的,正是赫赫燕山主峰!园林建造注重借景,这里就把名山胜景巧妙地借到湖中来了。望着这一切,想当年的设计者,起初图纸上估计没有这些,也可能不会想到这些。是啊,事物的发展正如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发展,往往超出人的想象!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壮丽美景。回想60年前,那时平谷人民凭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仍令人肃然起敬。而勤劳智慧的人们后来把这劳动果实化为胜景,壮我祖国大地、中华河山。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