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证据法 基础理论、口头证据与专家证据

证据法 基础理论、口头证据与专家证据

  • 字数: 14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杨良宜,杨大明,杨大志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582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三位作者全新撰写的证据法姊妹篇之下部,以大量先例和真实案例为依托,针对国际商事活动中证据运用的重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而又细致的探讨。 证据之于法律及诉讼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本书主要针对国际商事活动中的口头证据、专家证据、举证责任与标准、证据采纳规则、思想状态的证明等,具体包括对口头证据进行取证、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书面证人证言、证人纲要、传召证人、开庭审理的盘问、口头结案陈词、敌意证人;如何寻找专家证人、专家证人的类别、采纳与批准专家证据的标准、CPR生效后专家证人规则的变化、专家证人出庭、专家证人会议、专家证据分量的衡量;举证责任的承担、无需证明的事实、推定、证明标准;证据的可采纳性、很好证据规则、传闻证据、意见证据、品格证据、非法证据的采纳;知情、意图、善意与恶意、欺骗或欺诈、问卷调查证据等重要内容,均是当下中国公司在国际商事活动中经常遇到甚至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课题,也是中国公司应该十分关注的课题。 本书对律师、公司法务、法官等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法律研习者训练批判性思维、建立求证理念、运用法律和规则解决争议大有助益,对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公司加强国际竞争力、保护自身利益亦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口头证据之一
1.序言
2.必须依赖口头证据的情况
2.1例子介绍之一:早年伦敦仲裁案件
2.2例子介绍之二:近年香港特区仲裁案件
2.3例子介绍之三:Janan George Harb v.HRH Prince Abdul Aziz Bin Fahd Bin Abdul Aziz上诉庭先例
2.4对口头协议的取证与认定
3.口头证据取证的简介
3.1审前中间程序中与开庭审理时对口头证据的不同处理
3.2开庭审理证据的准备:作战计划、挑选事实证人与人数
3.2.1作战计划
3.2.2证人团队的规模
3.2.3选择“优选”的事实证人
3.2.4不提供证人出庭的后果的先例介绍
3.2.5总结
4.提前对口头证据进行取证之一:誓章证据(affidavit evidence)
5.提前对口头证据进行取证之二:口供书(deposition)
5.1英国
5.2美国
5.3美国广泛披露令对国际仲裁的影响
5.4英国法院面对美国广泛披露令保护伦敦仲裁的做法
6.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6.1案件管理会议与开庭前会议
6.2确定开庭日期与时间段
6.3仲裁地(seat)与开庭地点(hearing venue)
6.4事实证人(factual witness)
6.5专家证人(expert witness)
6.6隔离证人(sequestration of witness)
6.7宣誓或确证与如何对付伪证
6.8开庭时间分配或开庭时间表(apportionment of hearing time)
6.9文书开庭陈词(opening submissions):相互交换时间与内容范围
6.10争端清单(list of issues)
6.11仲裁语言(arbitral language)与双语仲裁(bilingual arbitration)
6.12文件证据的翻译(translation)与口头证据的传译(interpretation)
6.13开庭案卷(hearing bundles)
6.14文件证据的真实性(authenticity)
6.15庭审记录(transcript)
6.16远程作证/网络开庭(virtual hearing)
6.17仲裁员的预付费用(deposit for arbitrator's fees)
6.18个人数据保护(personal data protection)措施
6.18.1数据保护的历史
6.18.2个人数据权利的内容与立法规管的方式
6.18.2.1广泛的适用范围
6.18.2.2数据处理的原则
6.18.2.3允许处理数据的理由
6.18.2.3.1处理一般个人数据的理由
6.18.2.3.2处理特殊类别个人数据的特定要求
6.18.2.4数据的跨境传输/转移
6.18.2.4.1允许的情况之一:充分性认定或“白名单”
6.18.2.4.2允许的情况之二:恰当的保护措施
6.18.2.4.3允许的情况之三:例外情况
6.18.2.4.4允许的情况之四:其他
6.18.2.5违反数据保护的严重后果
6.18.3国际仲裁中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6.18.3.1国际仲裁中需要考虑的数据保护问题:以GDPR为例
6.18.3.1.1是否可以合法处理信息
6.18.3.1.2提交文件如何满足跨境传输/转移的规定
6.18.3.1.3遵循GDPR数据处理原则
6.18.3.1.4其他
6.18.3.2国际仲裁中如何应对数据保护立法
6.18.3.2.1尽早计划与全程遵守
6.18.3.2.2数据保护协议
6.18.3.3小结
第二章口头证据之二
1.常规与标准的口头证据的取证之一:书面证人证言
1.1证人证言的做法与近期批评
1.1.1英国的权威批评
1.1.2澳大利亚的权威批评
1.1.3对以文书证人证言替代口头主证据的缺陷的总结
1.1.4有关记忆的近期科学研究
1.2对证人证言的再度改革
1.2.12007年Aikens大法官领导的工作小组
1.2.22018年Popplewell与Andrew Baker大法官领导的工作小组
1.2.2.1调查问卷结果
1.2.2.2工作小组的建议
1.2.3CPR PD 57AC与很好行事方式指引的新规定
1.3证人证言的拟定
1.3.1做法之一
1.3.2做法之二
1.3.3证人证言拟定的结论
1.4证人证言的格式与内容
1.5律师拟定证人证言的操守
1.6交换证人证言的时间
1.7证人证言之后的修改
1.8帮助证人或潜在证人回忆
1.9交叉盘问不受证人证言内容局限
2.为证人出庭接受盘问做准备
2.1英国诉讼准备证人的做法——允许证人熟悉出庭情况
2.2英国诉讼准备证人的做法——禁止教唆证人
2.2.1向证人调查取证与教唆证人的区别
2.2.2教唆证人对有关案件的影响
2.2.3过度准备与培训证人的问题
2.3中国证人的准备
2.4美国对律师准备证人出庭接受交叉盘问的地位
2.5国际仲裁对律师准备证人出庭接受交叉盘问的地位
3.常规与标准的口头证据的取证之二:证人纲要
3.1证人明确拒绝提供证人证言时才可以提交证人纲要
3.2对方当事人能否抗拒证人纲要(与传召证人)
3.3对中国公司的建议
4.常规与标准的口头证据的取证之三:传召证人
4.1传召第三人证人到庭的做法
4.2传召证人提供文件
4.3第三人证人或其他人士反对传召到庭
4.3.1第三人证人的反对
4.3.2其他人的反对
4.3.3对方当事人的反对
4.4海外第三人证人的传召到庭
4.5国际商事仲裁的传召第三人证人
4.5.1有关的仲裁法与仲裁规则
4.5.2英国
4.5.3美国
4.5.4国际商事仲裁传召第三人证人不多的原因
4.5.5裁决书寻求救济或执行时申请法院传召第三人证人
4.5.5.1申请法院传召调解员(mediator)
4.5.5.2申请法院传召仲裁员(arbitrator)
第三章口头证据之三
1.常规与标准的口头证据的取证之四:开庭审理的盘问
1.1开庭陈词(opening submissions)
1.2主盘问(examination-in-chief/evidence-in-chief)
1.3交叉盘问(cross-examination)
1.3.1目的/意图
1.3.2交叉盘问的原则
1.3.2.1原则之一:清楚反盘问的目的/意图
1.3.2.2原则之二:律师团队
1.3.2.3原则之三:选择交叉盘问的对方证人
1.3.2.4原则之四:开庭审理前充分准备
1.3.2.5原则之五:设计好交叉盘问的问题
1.3.2.6原则之六:知道谁是要说服的听众
1.3.3交叉盘问的戒律
1.3.3.1戒律之一: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要问
1.3.3.2戒律之二:设计控制对方证人的诱导性问题和避免开放性问题
1.3.3.3戒律之三:无谓与浪费时间的废话不要问
1.3.3.4戒律之四:可能带来不利答案的不要问
1.3.3.5戒律之五:封死证人的退路
1.3.3.6戒律之六:不要问最后一句话
1.3.3.7戒律之七:盘问律师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不要与证人争论
1.3.3.8戒律之八:不要让不合作证人解释、质疑问题或答非所问
1.3.3.9戒律之九:问题应简短与不要同时针对多件事
1.3.3.10戒律之十:掌控时间
1.3.3.11戒律之十一:不要只顾自己的问题而漏掉证人在回答中的疑点
1.3.3.12戒律之十二:交叉盘问达到目的可速战速决
1.3.4接受交叉盘问的证人的戒律与技巧
1.3.5仲裁员聆听证人口头证据的戒条与技巧
1.3.5.1不要在交叉盘问中过度插手
1.3.5.2不要太重视证人的行为举止
1.3.5.3证人的种族、宗教、政见、不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1.3.5.4证人的利益冲突、权威性与良好品格
1.3.5.5the “Ikarian Reefer”先例
1.3.5.6Freemont (Denbigh) Ltd v.Knight Frank LLP先例
1.3.6Browne v.Dunn规则
1.3.6.1什么是Browne v.Dunn规则
1.3.6.2规则适用更弹性与灵活
1.3.6.3有关的近期先例
1.3.6.3.1先例之一:Markem Corp v.Zipher Ltd
1.3.6.3.2先例之二:Hussain v.Mukhtar
1.3.6.3.3先例之三:Seven Individuals v. HMRC
1.3.6.3.4先例之四:Chen v. Ng (British Virgin Islands)
1.3.6.3.5先例之五:The Commissioner of Police of the Metropolis v.Mr A Denby
1.3.6.3.6先例之六:P v.D, E and F
1.3.6.4“视为已指出程序”(deemed put procedure)
1.3.6.5国际仲裁
1.4再盘问(re-examination)
2.口头结案陈词或文书结案陈词
2.1避免重复
2.2口头与/或文书结案陈词的抉择与优劣
2.3结案陈词的重要之处
3.判决/裁决中对事实认定有错判的救济
3.1一审法院判决对事实认定错判
3.1.1上诉庭不能取证重审
3.1.2上诉庭仅凭庭审笔录干预一审判决
3.2仲裁裁决书对事实认定错判
3.2.1例外之一:新证据的出现
3.2.1.1新证据出现在开庭审理后裁决书发放前
3.2.1.2新证据出现在裁决书作出与发放后
3.2.2例外之二:仲裁员承认自己犯错
3.2.2.1承认错误
3.2.2.2承认的错误是改变想法还是文字改动
3.2.2.3要求更正裁决书错误的时限
3.2.2.4向法院或仲裁庭寻求救济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3.2.3例外之三:仲裁员的错判行为
4.敌意证人
4.1为何证人会突然讲反话
4.2证人突然讲反话怎么办
5.任何当事人不拥有证人
5.1大原则背后的理由
5.2己方证人之事实证人是雇员或前雇员
5.3己方证人之专家证人
5.4妨碍司法公正与/或藐视法院的危险
5.5接触将要出庭接受交叉盘问的证人与证人规则
5.6重要案例与笔者仲裁案件简介
5.6.1案例之一:Harmony Shipping v.Saudi Europe Line
5.6.2案例之二:R v.King
5.6.3案例之三:Porton Capital Technology Funds v.3M UK Holdings Limited
5.6.4案例之四:Versloot Dredging BV v.HDI Gerling Industrie Versicherung AG & Others
5.6.5案例之五:香港仲裁
5.7总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