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她 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全2册)

她 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全2册)

  • 字数: 568000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43859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中汇集了张静、凌晨、彭柳蓉、赵海虹、于向昀、张卓、程婧波、妲拉、徐彦利、钱莉芳、徐渝江、迟卉、因可觅、夏笳、E伯爵、陈茜、郝景芳、双翅目、修新羽、陈奕潞、顾适、柯梦兰、昼温、目羽、糖匪、陈虹羽、范轶伦、王侃瑜、念语、王诺诺、顾备、苏莞雯、段子期等33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女性科幻作家,包含了老中青三代,呈现了中国科幻由边缘文学渐向主流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些女性科幻作家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因对科幻的热爱和坚持而有了大胆无畏、时尚先锋的共同特色,洋溢着时代女性独立坚强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作品反映,深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读者。该群体可以成为“她”时代稀缺的代言人。
内容简介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是一本自选经典作品集,分为上下两册。书中精心挑选了33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科幻作家的作品,入选作家包括星云奖获得者郝景芳、中国第一畅销科幻小说《天意》作者钱莉芳等,还有她们对自身创作的回顾、剖析和展望,首次深入介绍女作家们的创作经历,从作品、从业经历、对女性写作的认知等各方面加以介绍,更立体与生动地展示女性科幻作家的风采。该书将填补中国科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从1990年到2020年,女性科幻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和活动,对中国科幻史起到的重要作用。《她》将1990年到2020年30年时间中,对中国科幻进程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幻女性作家尽数收录,是首次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的集体亮相,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录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上册》
张静 神秘的声波
凌晨 待我迟暮之年
彭柳蓉 永恒之夏
赵海虹 不枯竭的泉
于向昀 时空的封印
张卓 被遗忘的时光
程婧波 西天
妲拉 伯利恒之星
徐彦利 魔幻美人
钱莉芳 飞升
徐渝江 四一班的自然课
迟卉 伪人算法
因可觅 无所谓真实
夏笳 童童的夏天
E伯爵 月光浮城
陈茜 黄金窗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下册》
郝景芳 爱的问题
双翅目 猞猁学派
修新羽 逃跑星辰
陈奕潞 云中
顾适 为了生命的诗与远方
柯梦兰 异兽觉醒
昼温 泉下之城
目羽 捏脸师
糖匪 无定西行记
陈虹羽 回归
范轶伦 不会说话的爱情
王侃瑜 消防员
念语 银翅鸟
王诺诺 改良人类
顾备 被编辑的双生
苏莞雯 破壁白水洋
段子期 全息梦
中国女性科幻文学三人谈
致谢
摘要
     潮 吴岩 凌晨 起 1997年,97国际科幻大会,凌晨在会场遇到晶静。那时的凌晨是仅仅发表过三篇科幻小说的新秀,而晶静已经是获过银河奖的名家。凌晨大学时看过晶静的科幻小说,接近没想到能见真人。在凌晨面前的这位前辈,没有任何成名作者的架子,随和而朴实。 晶静是张静的笔名,她于1985年6月在《科学文艺》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好看的眼睛》。《科学文艺》就是后来的《科幻世界》。对于张静来说,科幻创作只是业余爱好,身边的人知道她有这个爱好的并不多。 凌晨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信使》发表在1995年7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这篇小说获得了当年的中国科幻银河奖。在凌晨之前,张静也获得过这个奖项。《科幻世界》并没有对女性作家特别关照,也没有因为是女性作家就忽略其作品。 当时,凌晨感觉在科幻的领域,是没有性别差异的,凌晨和她的科幻朋友们之间宛如手足,没有谁因为凌晨是女性就另眼相看。1995年,凌晨和北京的科幻迷们制作了科幻同人杂志《立方光年》,并组织成立了北京科幻迷俱乐部。1997年,俱乐部聚合北京科幻迷,在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之后发了一列“科幻专列”去成都,参加大会组织的成都夏令营活动。此时的凌晨并不知道科幻创作会成为她的终生职业,她只是充满好奇,对科幻、对科幻打开的无垠时空,满心欢喜。 后来,人到中年,凌晨回首往事,才发现自己一直被科幻引领着,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道路。 很多人的人生道路也同样被科幻改变了。 1995年,彭柳蓉在《科幻世界》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无言》。她比凌晨要年轻许多,却同年踏入科幻圈,一直到现在仍然坚持科幻创作,仍然是科幻圈的活跃人物。凌晨因此对她调侃:“中国科幻应该给我们劳模奖。” 1996年,第三位科幻女劳模赵海虹出现了。她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升成》刊登在《科幻世界》1996年2月号,这时她还是大学生。《升成》获得了1996年的光亚学校杯科幻大赛一等奖。此后,赵海虹一边读书一边写科幻小说,输出稳定,作品连着7年获得银河奖。1999年,《伊俄卡斯达》更是获得了银河奖特等奖。 1997年,凌晨和于向昀在北京科幻迷俱乐部的一次活动中相遇,一见如故。那时于向昀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无法确定》,讲述一个克隆人寻找自己身世并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故事。能出版自己的小说,是凌晨看来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于向昀后来写了许多短篇科幻小说,也获得过银河奖,作品《时空的封印》还被选入上海中学生阅读教材。 定 1999年,在中国科幻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竟然是十分科幻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而高考前一周出版的《科幻世界》第7期的主题就是记忆移植。这引发了科幻热潮,也极大促进了科幻创作。这一年《科幻世界》推出了《当代中国原创科幻小说》丛书,包括了6位青年本土科幻作家的短篇集,其中就有凌晨的《天隼》和赵海虹的《桦树的眼睛》。《科幻世界》还在例行的成都笔会后举办了丛书的发布签售会。这也是凌晨第一次参加签售活动。活动后,凌晨借住在彭柳蓉家写稿子。彭柳蓉那时还在读书,2001年,她毕业了,就去《科幻世界》杂志社从基层工作干起,这一干就是15年,期间她担任过《科幻世界画刊》副主编、《科幻世界》(少年版)副主编等职务。 秋天的时候,凌晨和北京科幻迷俱乐部的部分成员到天津与天津科幻迷相聚,见到了张卓。张卓刚刚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作品《遗忘》,成为天津有影响力的科幻作者。她后来参与了《科幻画报》的编辑工作,推动了科幻在京津地区的传播。 也是1999年,还是中学生的妲拉第一次发表科幻作品,虽然只是登载在市区日报上,但在妲拉心目中,这是她从科幻读者走向科幻作者的第一步。后来她嫁给了另一位科幻作家七月,从事和科幻相关的工作,每天都像是在真正的科幻世界中生活。 这一年,程婧波把一篇叫作《像苹果一样地思考》的科幻小说寄给了《科幻世界》,得到了发表。程婧波作品的文学性很强,她也是出色的编辑与活动组织者,参与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办科幻星云奖的过程。 热爱科幻的女人们,就像涓涓溪流,流淌出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丛林,渐渐聚集在了一起。她们已成河流,一旦契机合适,便会翻滚成浪,奔腾如潮,涌动优选锋的文学声音。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