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 字数: 1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美)欧·亨利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87687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欧·亨利是美国有名短篇小说作家,一生共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展现了不同阶级与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为主。他的小说风趣、构思精巧,被称为“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欧·亨利的小说展现了不同阶级与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为主。《警察与赞美诗》中无处可去的流浪汉希望通过做犯法的事而被捕入狱,却屡屡不能得逞,最后当他决定重新做人时,反倒被捕入狱;《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贫困的年轻女画家因为生病,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一位失意的老画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让她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最后康复;《麦琪的礼物》中年轻夫妇互赠圣诞礼物而最后却出现了阴差阳错;等等。
作者简介
欧·亨利(英语: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有时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美国有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目录
警察和赞美诗
最后的常春藤叶
麦琪的礼物
财神与爱神
爱的奉献
双料骗子
幽默家自白
市政报告
重新做人
华而不实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等待汽车的时候
准确的婚姻学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虎口拔牙
没有完的故事
公主与美洲狮
女巫的面包
供应家具的房间
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
慈善事业数学讲座
艺术良心
提线木偶延伸阅读
相关名言链接
作者名片
人物名片
写作背景
艺术特色
读后感例文
知识考点
参考答案
摘要
     警察和赞美诗 苏贝是麦迪逊广场上的一名流浪汉,因为无法在这儿度过寒冷的冬天,他每年冬天都是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的监狱里度过的。今年也不例外,因为寒冷的冬天又来临了…… 苏贝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当夜晚雁群引吭(háng)高鸣,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开始对她们的丈夫亲热,或者当苏贝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天已经临近了。 苏贝意识到,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冬,由他来组织一个单人筹备委员会的时刻已经到了。因此,他在长凳上辗转不安。 苏贝对冬季蛰(zhé)居并没抱什么奢望。他心驰神往的只是在岛上住上三个月。三个月不愁吃住,既可以摆脱玻瑞阿斯(希腊神话中的北风神)与巡警的干扰,又能与意气相投的朋友共处,在苏贝的心里,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许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韦尔监狱成了他的冬季寓所。昨晚,他睡在广场上喷水池旁边的长凳上,用了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衬在衣服中,盖着脚踝和膝盖,仍然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因此,布莱克韦尔岛在苏贝心里及时出现了。在苏贝看来,法律比慈善更为仁慈。他可以去很多场所,有市政府办的,有慈善机构办的,在哪里他都可以谋得食宿,满足简单的生活要求。但是对苏贝这种性格高傲的人来说,慈善的恩赐是不可行的。从慈善家手里获得一点儿好处,却要你承担精神上的屈辱。要睡慈善机构的床铺,就得先被迫洗个澡;要吃一块面包,自己的私事就得被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还是做做法律的客人比较痛快,法律虽然铁面无私,但是它按章办事,终究不会过分干预一位大爷的私事。 既然打定了主意,苏贝便立刻准备实现他的愿望。轻而易举的法子倒有不少。最愉快的莫过于在一家豪华的饭店里有模有样地大吃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不名一文,之后就可以安安静静地被交到警察手里。其他的事,自有一个知趣的地方法官来料理。 苏贝离开长凳,踱出广场,穿过一片平坦的柏油路面。他转到百老汇路上,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饭馆门前停下来,那里每晚都汇聚着有地位的人物、上好的美酒和华丽的衣服。 苏贝对自己上半身的装扮颇有信心。他刮过脸,上衣也算体面,感恩节时一位女教士送给他的活扣黑领结也挺洁净。只要他可以走到饭馆里的桌子边上而不引起怀疑,一切就可以如愿以偿了。他暴露在桌面以上的部分不至于引起侍者的怀疑。一只烤野鸭,也就够意思了——外加一瓶夏勃立酒、坎曼贝乳酪——一小杯咖啡与一支雪茄。雪茄只要一块钱一支的就行了。账单上的数目不要大得引起饭馆掌柜的狠心报复。同时野鸭肉却可以让他在去冬季避难所的路上感到饱食的快乐。 但是,苏贝刚走进饭馆门口,侍者领班就注意到了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粗壮而利索的手将他推了一个转身,他被无声而迅速地撵到了人行道上,从而改变了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光彩命运。 苏贝离开了百老汇路。想到希望之岛去,要通过满足口腹之欲的路线看来是不行了。想进监狱,还得另想办法。 在六马路的拐角处有一家店铺,玻璃橱窗里陈列精致的商品与灿烂的灯光十分引人注目。苏贝拾起一块大圆石,砸穿了那块玻璃。人们从拐角处赶来,为首的正是一名警察。苏贝站定不动,双手插在口袋中,看到警察的铜纽扣时他不禁笑了。 “砸坏玻璃的人在哪里?”警察气急败坏地问道。 “难道你看不出我也许跟这事有关吗?”苏贝说,口气虽然带点儿讥讽,态度却非常和善,仿佛是一个交了好运的人似的。 警察心中根本没把他当作嫌疑犯。砸橱窗的人总会拔腿就跑,不会傻站在那儿同法律的走卒打交道的。警察瞧见半条街前面有一个人跑着赶去搭一辆街车。他抽出警棍,追了过去。苏贝大失所望,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两次都不顺利。 对街有一家不怎么气派的饭馆。它迎合胃口大而钱包小的顾客。苏贝踏进这家饭馆,他那罪孽(niè)深重的鞋子与暴露隐秘的裤子倒没有引起侍者的注意。他挑了个位子坐下,吃了牛排、炸面饼圈、煎饼和馅饼,然后他对侍者透露真相,说他一个子儿也没有。 “现在赶紧找警察来,”苏贝说,“不要让大爷久等。” “对付你这种人不用找警察。”侍者的声音似奶油蛋糕,眼睛像红樱桃。他只嚷了一声:“嘿,阿康!” 两位侍者干净利落地将苏贝叉到门外,他左耳贴地摔到坚硬的人行道上。被捕仿佛只是一个梦想,那个岛仿佛十分遥远。苏贝看着站在隔了两家店铺远的药房门口的警察,笑了笑,走上街去了。 苏贝穿过了五个街口以后,才有勇气再去寻求被逮捕的机会。他天真地暗忖(cǔn)着,这回十拿九稳,不会再有闪失了。一位衣着朴实、风姿可人的少妇停在一家店铺的橱窗前,入神地望着刮胡子用的杯子与墨水缸。离橱窗两码远的地方,有一个大个子警察神气十足地靠在消防水龙头上。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