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金鸟

黄金鸟

  • 字数: 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元一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275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古老厚重而神秘的乡土文化为依托,描写二十世纪上半叶冀西南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和几十个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是一幅全景式展现乡村风貌的壮丽画卷。一种全身羽毛金黄的鸟,被这土地上的人们成为“黄鹂鸟”。它象征着财富和地位,人们都希望这鸟能在自家树上筑巢而带来好运。这美好的愿望不只是各阶层农民的梦想,他们更是为能过上好日子而在充满荆棘的生命之路上艰难跋涉。在那战火连绵不绝,激荡的风云岁月中,贞村高、段、杜、魏、丁、田、石、吴八个不同阶层的姓氏家族,虽深陷乱世无常命运的漩涡中,却仍执着于各自的梦想。村子里劫难不断,抗争不休,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老康、姜奇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投身于寻求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各色人等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呈现着不同面目,贫穷与富有、仁慈与奸佞、大义与卑屈、英雄与枭雄、江湖与庙堂、洪流与逆流,矛盾交织、利益冲突、明枪暗箭、殊死搏杀,高唱低吟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作者简介
元一 ,原名牛建强,1964年生,祖籍河北省元氏县,现居晋州市,中国诗词学会会员。1990年代起陆续在《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太行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风雨见证》,散文《鸡年说鸡》,短篇小说《小河流水》、长篇小说《悠远的村声》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 闹除夕拜大年
第二章 结交神秘客
第三章 换东家
第四章 多事之秋
第五章 魏三求剑
第六章 石家遭横祸
第七章 义兄弟结怨
第八章 杜化吉中圈套
第九章 魏三雪夜袭段府
第十章 葛知县斗法段财主
第十一章 祸事连连
第十二章 逢凶化吉
第十三章 老童生投友
第十四章 遗孩择主
第十五章 孽缘·孝心
第十六章 逆命
第十七章 前夜
第十八章 乱局
第十九章 灭绑匪
第二十章 变局
第二十一章 牛四妮教子
第二十二章 冤家奇遇结良缘
第二十三章 兵痞·蝗虫
第二十四章 田生玉嫁女
第二十五章 殊路
第二十六章 更名宴
第二十七章 梦想
第二十八章 劫来不休
第二十九章 空劳心机
第三十章 愁肠人拜俗师
第三十一章 田从龙与李乐乐
第三十二章 以匪治匪
第三十三章 姜奇初露峥嵘
第三十四章 伤别离
第三十五章 岁月无度
第三十六章 鬼子来了
第三十七章 风云乱
第三十八章 老儒生拒当伪保长
第三十九章 剑胆与情幻
第四十章 高冉受辱分家
第四十一章 吴常段府叙情
第四十二章 杜化吉疯癫
第四十三章 田从龙缢戏台
第四十四章 抗外防内
第四十五章 锄奸
第四十六章 两面保长
第四十七章 舍命护子
第四十八章 魏天雄投日
第四十九章 刺杀伪县长
第五十章 魏天雄造惨案
第五十一章 卧底
第五十二章 忠孝两难全
第五十三章 高鹤卖地
第五十四章 孩之殇
第五十五章 割恩·续义
第五十六章 魏天雄困日寇
第五十七章 乡愁
第五十八章 回家
第五十九章 放浪之人
第六十章 老冤家结盟
第六十一章 斗地主
第六十二章 还乡团报复
第六十三章 阴阳两隔
第六十四章 石城破
第六十五章 青山依旧
后记
摘要
     第一章闹除夕拜大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大年初一,再过三个多时辰就到了。 这个年三十,天气晴朗。太阳从东边地平线走到西山头上,一路渐渐地由鲜红、炽白变成了暗红色球体。绚烂的晚霞映衬着冀西南元龙县西部逶迤的太行山脉,严冬肃杀了山上的植被,寒风摇曳着枯黄的枝干,衬托得赤褐色岩石愈加坚韧挺拔。山脚下,县境内自北向南横列着三条由西往东蜿蜒的分别叫作北沙河、潴龙河与槐河的河床。河面冰层泛着夕阳多彩的光芒,宛若三条由雄浑的山峦舞动着的彩带,自西向东飞过一段起伏的丘陵后,飘向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 群山中,有两座山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遐想:一座距县城正西三十五公里处,因山顶圆平如磨而得名磨盘山,它向天宇呈现着巨大的盘体,仿佛在期待着天上的各路神仙下凡来碾米磨面,以救济那些食不果腹的芸芸众生;另一座是西北方向二十五公里处的封龙山,巍然崛起于太行之东,主峰似高昂的龙首,山势恰如弓身欲飞的龙体——古人据此称其为飞龙山,后来创造了一个神话故事塑造了飞龙形象始改称封龙山,这个故事赋予了飞龙能为天下百姓呼风唤雨庇荫降幅的使命。这飞龙经历了华夏五千年的沧桑与辉煌,眼下它正在隐忍着屈辱和苦难,渴望着能使之孕育一飞冲天力量的变局早日到来。 黄昏的天空中,盘旋着一大群全身羽毛明黄的鸟,颜色如黄金,又似皇帝穿的龙袍,多数人叫它黄金鸟,也有人称之为皇帝鸟。无论哪种称呼,人们都把它视为象征财富和地位的吉祥鸟,都盼望这种鸟能在自家的树上栖息而带来好运,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这种鸟喜欢选择在茂密的树林里筑巢,寻常百姓家稀落的树木无法吸引它们的目光,因此多数村人的愿望永远是梦中的奢望。鸟群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后,向县城北十余里的贞村俯冲下去,那里有一大片树林和丰富的食物在召唤着它们。 夜幕缓缓下垂,所有的村庄都弥漫起了愈来愈浓厚的年味,每个村落上空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二踢脚的爆炸声。声音越来越密集,深邃的苍穹下闪烁着瞬间即逝的“星光”。这方地域的除夕夜有“坐年”的风俗,此时,村人们开始提酒端菜串起门来,家族亲眷、乡友邻里,在新年旧岁交替的夜晚,相互串门,饮酒叙情,通宵达旦。 贞村也不例外,大街小巷已经人来人往地热闹起来。这个村子原是个四十多户人家,三百多口人的小村庄。自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移民后,经五百余年的艰难繁衍逐渐形成了现在一百多户人家,近千口人的大村子。村子里的十来个姓氏,几百年来生活在一起,为了生计,有喜有悲有争有斗,彼此却无法离开而相互依存,因此在骨子里埋下了浓浓的乡情。 住在村子西南角的杜化吉,从北屋西套间抱出一小坛山药干(注:红薯干)酿制的烧酒。对正在堂屋给送子观音画像烧香磕头的媳妇说道:“瑛子,俺去高冉叔家转转,一会儿就回来。”在微弱的棉油灯光的映照下,女人两眼微合,满脸的虔诚,嘴里念念有词顾不上回应男人,她在祈求观音菩萨早日赐给她一个娃娃。过门三年了,她惭愧自己没能像和她同年娶到贞村的田生玉的媳妇那样,小子都两岁了,那才是做女人哩本事。近几个月来,瑛子便每晚地向观音画像烧香磕头,祈祷自己的肚子能早日怀上一个小生命,以尽到做女人的本分,也给这个清贫寂寞的家增添点儿活力。 杜化吉瘦小的身躯穿着一件藏青色粗布长袍,脑后挂着一条粗而长的辫子,走出土坯垒的北屋,穿过低矮的木质院门,折身向北拐进一条小巷,来到南大街,往东边全村第二大户高冉家走去。高冉对杜化吉有着天大的恩情,杜化吉九岁时娘得瘟疫死去,他跟着爹在外流浪了三年,爹也病死在了外边。成了孤儿的杜化吉返回了贞村,高冉收留了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让他在自家豆腐坊当伙计,学得一手做豆腐的好技艺,因实诫、勤快,深得东家赏识。在杜化吉十七岁时,高冉操持着为他翻盖了房屋,娶了媳妇。杜化吉因此把高冉视为再生父母,除了感激、敬仰东家的仁慈外,他还十分羡慕东家倍受乡亲尊重的光彩,更渴望拥有东家那样雄厚的资财。这段日子,一股强烈的欲望在他的心中燃烧起来。他立下宏愿,这辈子一定要成就像高冉那样哩家业,置下二顷多地,盖上一座卧砖到顶哩三进院落,买十几匹膘肥体壮哩骡马,再养一圈大肥猪,每年酿几十坛高梁酒。和伙计们从地里干活回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上神仙般哩日子。东家虽对他厚爱有加,但仅是衣食无忧,却与他的梦想相差甚远,手艺在身,他不信不能出人头地。他拿定主意,一出正月就向高冉叔表明心迹,辞别高家自己做生意,大干一番。今天除夕夜他就是去找高冉叔好好地叙叙情,为日后离开高家做好铺垫。杜化吉一路上想着心事,敷衍着街上来来往往跟他打招呼的乡亲。 走了半程地,杜化吉来到了坐落在南大街东段坐北朝南的高家大院,大门两边高悬着两只发着红光的六角形灯笼,照得周围十分清晰。他刚走进敞开着两扇高大厚实黑漆木门的门洞,便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看去,见魏老酒手里掂着一串粉肠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