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格化星间互联计算原理与方法

网格化星间互联计算原理与方法

  • 字数: 1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爽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173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天基大数据与卫星互联网背景,构建空天网格坐标体系,即以空天全域网格索引大表为底层基础,集空天数据的组织、管理、计算、表达与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坐标体系。基于该坐标体系的星间互联计算体系,将有效提升星间路由规划效率,其发展也将有利于构建基于位置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和天基信息智能服务。
作者简介
李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时空数据模型、历史GIS。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各一项,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PNTRC的提出
1.1.2 星间组网的发展
1.2 发展新型空天坐标体系的需求分析
1.2.1 空天信息统一组织的需求
1.2.2 空天信息高效计算的需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空天坐标系研究现状
1.3.2 星间互联计算研究现状
1.3.3 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
2.1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设计思路
2.1.1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相关概念
2.1.2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设计需求
2.1.3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总体架构
2.2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几何设计
2.2.1 空间基准
2.2.2 高程划分方法
2.2.3 多层级网格划分方法
2.2.4 空天网格坐标框架的优势
2.3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编码设计
2.3.1 多尺度编码方法
2.3.2 局部编码方法
2.3.3 空天网格编码的优势
2.4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计算设计
2.4.1 空天全域网格索引大表
2.4.2 空天网格编码计算函数
2.5 科学性分析
2.5.1 正确性分析
2.5.2 完备性分析
2.5.3 一致性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网格化星间互联计算方法
3.1 设计思路
3.1.1 总体思路
3.1.2 技术路线
3.2 卫星数据及资源网格化
3.2.1 卫星轨道计算基础
3.2.2 卫星数据网格化建模
3.2.3 卫星轨道网格索引大表
3.2.4 卫星资源能力索引大表
3.3 星间通视分析
3.3.1 星间通视分析基础
3.3.2 网格通视大表
3.3.3 网格通视计算
3.3.4 时间复杂度分析
3.4 星间路由规划
3.4.1 基于网格的虚拟化卫星路由
3.4.2 星间路由动态规划
3.5 小结
第4章 试验与分析
4.1 试验
4.1.1 试验环境
4.1.2 试验数据
4.1.3 试验设计
4.2 空天网格坐标体系试验平台
4.2.1 平台原理与展示
4.2.2 局部网格及LOD优化
4.3 星数据网格化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网格索引大表试验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星间通视分析试验
4.5.1 试验方法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6 星问路由规划试验
4.6.1 试验方法
4.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后续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