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1898-1925)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1898-1925)

  • 字数: 3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石晓岩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72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98~1925年中国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文学角度对文学现代转型展开讨论,探索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基本线索与规律。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语言、文类、文论三方面考察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关系。下编考察翻译文学的“构成物”,引入翻译研究、思想史、社会学等理论视角分析林纾、鲁迅等译者的译介活动。转型不是放弃自我的转向。转型意味着内在危机的自我克服,体现了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精髓的把握。
目录
上编
第一章文学翻译与文学语言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归化与异化: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语言建构
第二节《圣经》汉译与清末民初语言文字变革
第三节《小说月报》翻译文学与文学语言的现代重构
第二章文学翻译与文类现代化——以小说为例
第一节中西知识体系冲撞中的文类现代化
第二节传统小说概念的流变——“目录学定义”与“小说家定义”
第三节西方小说概念的启迪——作为“文学”的“小说”
第四节清末民初西洋小说范式的输入与现代小说的赋型
第三章文学翻译与现代文学理论空间的开创
第一节浪漫主义进入中国的文化逻辑
第二节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创造性转化
第三节新浪漫主义的两种指向
下编
第四章林译小说:中西交融文学图景的最初呈现
第一节“解聘”、“谒陵”与“双簧信”——文学革命前后的林纾
第二节古文家、小说家、翻译家——林纾的多重身份
第三节“桐城义法”与“探险之说”——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林译小说
第五章留日时期的鲁迅译著:思想革命与文学自觉
第一节“庄严世界”里的“文明”幻象——《哀尘》的译介
第二节“科学者”与“文学者”的双重视角——科学小说的译介
第三节“内面精神”与“弱小民族”——《域外小说集》的译介
第四节“文术新宗”“始入华土”——域外文学典范的确立
第五节“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留日时期的语言文字观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