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国家与国际关系 心理文化学路径

人、国家与国际关系 心理文化学路径

  • 字数: 3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尚会鹏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54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文化学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心理文化学融合了中国文化对"人"的认识,提出了两个核心范式:"人"(Jen,即"基本人际状态")和"心理-社会均衡体"。本书将这两个范式引入国家行为体及国际关系研究中,把国家行为体区分为"文明体"与"组织体"两个层面,强调了国家的文明属性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揭示了国家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与该国文明体的内核"人"之间的关系。本书以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四个文明社会为例,分析了它们的基本人际状态与国家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人际状态与国际体系模式的关系,批判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本体论上的局限性,提出了国际关系的新本体论,为分析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尚会鹏,男,国籍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研究。著有《心理文化学要义——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心理文化学——许烺光学说的研究与应用》(合著)、《中国人与日本人》《认识日本人》《印度文化史》、《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一应俱全印度人》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心理文化学与国际关系:视角与范式
第一章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创建“中国学派”的尝试
一 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局限
二 “中国学派”的讨论及其背景
三 建立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切入点在哪里?
四 关于国际政治“关系理论”的几个问题:与秦亚青教授商榷
第二章 心理文化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路径
一 两个核心概念:“心理-社会均衡体”与“基本人际状态”
二 “基本人际状态”的类型
三 基本人际状态的维度
四 均衡方向与均衡度:“心理-社会均衡体”的动力学关系
五 PSH理论和“基本人际状态”:两个新范式的特点与意义
六 国家关系研究的心理文化学路径
第三章 人、国家与国家间关系
一 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两个侧面:“文明体”与“组织体”
二 文明体与国家间关系
三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学派”问题:新视角和新范式的引入
第四章 从“国际政治”到“国际关系”——审视世界强联结时代的国际关系本体论
一 国际关系理论诸学派的本体论基础
二 从国际政治本体到国际关系本体
三 世界强联结时代对国际关系本体论的检验
第二部分 “伦人”及其外部世界
第五章 “伦人”与“服国”
一 对几个模型的考察
二 “伦人社会”的国家形式:“服国”
三 “伦人”与“服国”:心理文化的探讨
第六章 “伦人”与“天下”
一 “礼”:一种基于“角色原理”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二 角色原理的运作形式:“天下”体制的三种“文化”
三 天下体制的内化问题
第七章 “和谐”与伦人的心理-社会均衡模式
一 消极意义上的和谐:伦人的PSH模式特点
二 积极意义上的和谐:伦人的心理文化取向
三 “中国扩张主义的神话”:心理文化学视角的解释
第八章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下的中国:进路与困境
挑战一:延续几千年的服国模式与现代民族国家体系
挑战二:中国独特的文明经验与国际规则
挑战三:迅速提高的“硬实力”与较薄弱的“软实力”
挑战四:秩序与自由
第三部分 “个人”与当代国际体系
第九章 “个人”、“个国”与现代国际秩序
一 “个人”:西方社会的“基本人际状态”
二 “个人”与“个国”:近代西方国家与“基本人际状态”
三 “心理-社会均衡”与性恶论:近代民族国家“安全困境”的心理文化基础
第十章 和平与世界体系的演化
一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二 二战后的国际体系与和平
三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体系与和平
四 制约战争:国际体系的文明演化
第十一章 “很好个人”:美国社会的基本人际状态及其心理-社会动态均衡分析
一 “很好个人”:美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及其维度
二 “很好个人”的“心理-社会均衡”模式
三 心理-社会动态均衡过程中的感情控制机制和性欲因素
第十二章 “很好个人”的“外部世界”
一 很好个人的“自我”与“天赋使命感”
二 交易式人际关系与美国外交上的“利益”和“强力”崇拜倾向
三 竞争性人际关系与美国对外关系中的虚幻主义倾向
第十三章 “软实力”、“很好个人主义”与美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一 “软实力”、“文化吸引力”与“很好个人主义”
二 美国软实力的表现
三 美国软实力的心理文化基础:美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四 美国软实力为何具有吸引力?
五 “很好个人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部分 日本、印度的国家形式与国际体系
第十四章 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与日本外交
一 探讨日本人行为模式的努力
二 “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三 “民族性”与日本外交
四 “和”、“合意”、“根回”与日本外交
五 amae、okami与日本外交
第十五章 序列意识与“大东亚共荣圈”:对二战时期日本国家行为的心理文化学解读
一 “大东亚共荣圈”的性质与内涵
二 序列意识的根源
三 序列意识在日本国家行为中的表现
四 心理、文化因素与国际关系理论
第十六章 文化传统与西方式政治制度在印度的确立
一 多元、复合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政治制度
二 分散型权力模式与现代民主制度
三 印度教之“法”与现代政治制度
第十七章 古代南亚国际体系:“大法体系”的特点及原理
一“大法体系”的定义
二“大法体系”的运作原理
三“大法体系”的心理文化根源
四“大法体系”对近代南亚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