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选择

性选择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英)查尔斯·达尔文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200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雄性动物往往比雌性动物美丽?
蝴蝶的翅膀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长相丑陋的鳄鱼靠什么来赢得异性的青睐?
大眼斑雉疯狂展示眼斑的目的是什么?
吼猴的啸叫竟是一首动听的求爱歌曲?
带着这些疑问,跟随达尔文的脚步,探寻动物性选择的奥秘。
作者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经过潜心研究,出版了震动整个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进化论”被学界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著作还有《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等。
目录
Chapter 1 性选择原理
第一性征与第二性征/002
性选择/005
性选择的作用/008
雄性的变异/009
不同物种的性别比例/012
多配性/015
雌雄个体的变异程度/021
Chapter 2 昆虫的第二性征
雌雄个体的大小差异/031
缨尾目/034
双翅目(蝇类)/035
半翅目(蝽象类)/036
同翅目/037
直翅目/039
鞘翅目(甲虫)/046
战斗法则/052
摩擦发声器/055
Chapter 3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续)——鳞翅目
自我炫耀/074
拟态/085
蠋的鲜明颜色/087
Chapter 4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第二性征
鱼类/092
两栖类/107
爬行类/112
Chapter 5 鸟类的第二性征
战斗法则/125
声乐和器乐/132
求爱的滑稽表演和舞蹈/145
装饰/148
自我炫耀/158
Chapter 6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求偶要经历很长时间/168
丧偶的鸟类/171
雌鸟对特殊雄鸟的偏爱/173
鸟类羽衣眼斑的形成及变异性/180
第二性征的级进/183
大眼斑雉/188
Chapter 7 哺乳动物的第二性征
四足兽雌雄个体对配偶的选择/212
Chapter 8 哺乳动物的第二性征(续)
气味/221
毛的发育/223
毛和裸皮的颜色/227
装饰性状在雌雄个体间的同等传递/234
四手类/241
摘要
     第一性征与第二性征 对所有雌雄异体的动物来说,它们的性征分为两种:第一性征指生殖器官,雌雄个体必然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性征与动物本身的生殖行为没有直接联系,但雌雄个体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 为了接近雌性个体,某些雄性个体会发展出独有的某种感觉器官或运动器官,又或者这些器官比雌性个体更发达。 某些雄性个体甚至具备交配时抱握雌性个体的器官,这些抱握器官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其中有些像第一性征器官一样明显,甚至被视为第一性征器官,这点在一些雄性昆虫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鉴于以上原因,我将第一性征限定于生殖器官,以便区分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区别还在于,前者一般具备为后代提供营养或保护的器官,例如某些哺乳动物具备乳腺,某些动物具备腹袋。然而,有些动物与之相反,雄性动物具备类似的器官,但雌性动物却不具备。 例如 某些雄性鱼类和蛙类具有发育或半发育的卵巢。 多数雌性蜂类具有采集和携带花粉的特殊工具,而且失去产卵功能的产卵器会演变成螫针,用于保护幼虫及群体中其他成员。 还有一些雌雄异体动物的区别不在于生殖器官,而在其他方面,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例如 雄性体形更大,力量更强,更好斗,进攻对手或防御袭击的手段更高级,身体色彩更鲜艳,装饰物更多,鸣唱能力更强等,这些大多是出于吸引异性的目的演变而来的。 除了上述第一性征与第二性征的差异,某些物种的雌雄个体差异由不同的生活习性造成,与生殖功能无关或关联不大。 例如 某些蚊科昆虫和虻科昆虫的雌性都以吸血为生,而雄性则以吸食花蜜为生,后者口器中的口针已经退化,不能刺进皮肤。 某些雄性蛾类的口器发育不完善且是封闭的,因此不能取食。 上述情况都是雄性个体发生了变异,从而失去了雌性个体具有的某些重要器官。与之相似的是,某些动物的雌性也会失去某些器官。 例如 雌性萤火虫没有翅膀,许多雌性蛾类也是如此,甚至有些雌性蛾类都没有破茧而出的过程。 许多雌性寄生甲壳类动物逐渐丧失了用于游泳的后肢。 象甲科某些种类的象甲虫的雌雄个体在喙长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对个体的影响尚不明确。 生活习性不同造成雌雄个体差异的情况一般存在于低等动物中,但个别鸟类也存在这种差异。 例如 生活在新西兰的垂耳鸦雌雄的喙有较大差异。其雄鸟主要通过硬喙啄开树木表层木质取得食物,而雌鸟的喙更长且十分柔韧,可以伸到树木较深处获得食物,因此它们在取食时可以互相帮助。 多数情况下,雌雄个体的差异与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雌性个体需要为下一代提供营养,需要更多食物补给,因而会采取特殊的取食手段。雄性个体由于取食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取食器官会退化甚至消失,但是为了易于接近雌性,其运动器官会不断进化。飞翔、游泳、行走等技能如果对雌性个体没有很大用处,且不会影响生命安全,也会逐渐退化。 性选择 下面我们要谈论的是性选择,即某些个体在繁殖方面比同物种、同性别的其他个体更占优势。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