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 以《学记》为中心

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 以《学记》为中心

  • 字数: 3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孙杰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35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以<学记>为中心》以《学记》为中心围绕教育范畴而展开,从《学记》教育范畴的辨析厘定、代际濡化、托古维新、综摄涵化、正本审恩等五个部分进行研究。首部分内容为“郑注与孔疏:《学记》教育范畴的辨析厘定”;第二部分内容为“义理与考据:《学记》教育范畴的代际濡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记》文本诠释和话语体系的代际濡化、荆公新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新义肇始、程朱理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义理阐释、明清礼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考据补正等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内容为“经世与改制:《学记》教育范畴的托古维新”;第四部分内容为“学科与学术:《学记》教育范畴的综摄涵化”,主要分析《学记》文本诠释和话语体系的综摄涵化、赫尔巴特式的《学记》教育范畴、凯洛夫式的《学记》教育范畴、《学记》教育范畴的“自主表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内容为“清源与重塑:《学记》教育范畴的正本审恩”,主要包括《学记》教育范畴的逻辑反思、《学记》教育范畴的正本重塑等两个方面研究肉容。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基于经典文本的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研究
一思想缘起:以《学记》为中心的学术思索
二整体框架:以《学记》为中心的内容呈现
三思路与方法:以《学记》为中心的思维运作
四创新与不足:以《学记》为中心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章郑注与孔疏:《学记》教育范畴的辨析厘定——教育文本注疏与教育范畴阐释之间的钩沉与核定
第一节《学记》文本生成的溯源考证
一《学记》文本核心字义的考证
二《学记》文本引据内容的考证
第二节《学记》教育范畴的文本阐释
一《学记》教育文本的核定
二《学记》教育范畴的文本阐释
第三节《学记》教育范畴的郑注孔疏
一郑注孔疏与《学记》学术地位的确证
二郑注孔疏与《学记》教育范畴的诠释
第二章义理与考证:《学记》教育范畴的代际濡化——教育文本诠释与教育思想演进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第一节荆公新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新义肇始
一荆公新学与《学记》诠释
二《学记》教育范畴的新义肇始
第二节程朱理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义理阐释
一程朱理学与《学记》诠释
二《学记》教育范畴的义理阐释
第三节明清礼学与《学记》教育范畴的考据补正
一明清礼学及《学记》诠释
二《学记》教育范畴的考据补正
第三章经世与改制:《学记》教育范畴的托古维新——教育文本臆解与西学术语引借之间的中体与西用
第一节《学记》诠释话语体系的托古维新
一“道”之动:《原道》之天道、政道与人道
二“学”之变:《劝学》与《劝学篇》
第二节《学记》及其教育范畴的经世臆解
一刘古愚与《学记臆解》
二《学记》教育范畴的经世臆解
……
第四章学科与学术:《学记》教育范畴的综摄涵化——教育文本重构与教育理论创建之间的整合与生成
第五章清源与重塑:《学记》教育范畴的正本审思——教育文本复归与教育话语反思之间的辨析与正名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