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的现实观

马克思的现实观

  • 字数: 19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昕桐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65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现实”可以作为支配性概念,并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具有特殊内涵。它经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现实性”思想的扬弃,又经历了马克思自身思想的演变,它与诸多概念譬如“生产”“劳动”“实践”“运动”“过程”“社会”“历史”“人”形成相互关联,在共同阐释中建构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确立了以此为核心的内在结构和思想原则:现实的辩证总体性原则、现实的经济本质性原则和现实的劳动实践性原则。马克思的现实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借鉴马克思现实性思想解读中国社会,并运用“马克思的现实方法”切中当今中国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李昕桐,德国汉诺威大学经济学硕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近6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重量刊物上,并被转载;出版著作3部(《震颤的身体——施密茨的身体现象学》、《身体-情境-意蕴》、《无聊之在——对无聊的存在论阐释》);获得重量项目1项(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4项(2个教育部项目,1个编译局项目,1个省级项目)。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观的间接渊源——亚里士多德的“潜能—现实”学说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观的直接渊源——黑格尔“现实的存在论”
第二章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逻辑线索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现实观的萌芽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现实观的飞跃
第三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现实观的深化
第四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现实观的确立
第五节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现实观的完善
第三章 马克思现实观内涵的双重解析
第一节 语义学视域下马克思的现实观
第二节 马克思语境中的现实何以可能
第四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方法
第一节 结构的方法
第二节 辩证的总体方法
第五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性概念的本体论意蕴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现实性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现实观的原则意义
第六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现实意义——聚焦国家治理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观的内涵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观的方法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后续思考:马克思的身体现实性思想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