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默笙时代

默笙时代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翁筱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294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那些似曾相识或倍感亲切的生活片段,诠释了生命的底色。故事中的人,表达着他们对情感的渴望、对人生的思考、对信念的执着,恰如春日里嫩芽的凝绿,喷薄着强盛的生命力。
内容简介
《默笙时代》一书讲述了发生在浙江沿海中部的一系列小城故事。十二段江南小城的爱情故事,十二张悲喜交加的生动模样,有甜蜜,有忧伤,有期待,有徘徊。作者以独具匠心的小说语言,从女性细腻敏锐的视角,捕捉了那些或似曾相识,或倍感亲切的生活片段。本书以细腻的情感展现生活的底色,文中的片段亦是展现了某一段生活过程中的你我,细节往往触动人心。故事中的他们,以及他们对情感的渴望、对生命的思考、对信念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的力量。
作者简介
翁筱,女,笔名长歌,浙江台州人,民进会员,文学杂志执行主编。鲁迅文学院浙江班学员,入选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库。出版长篇小说《如若不见》《尘烟如寄》,故事集《一方通泰》,电影剧本《梦想在飞》,曾担任电影《黄花故事》等多部剧本文学策划、文字统筹;中篇小说《十年》获2020年度娘子关文学奖,另有中短篇小说、诗歌散见于国内外文学刊物及选本;美术作品数次参加浙江省美协等主办的展览。
目录
楚家台门001
秋分033
眼047
紫堇有毒063
默笙时代104
枕流116
草花162
十年176
左脸198
我叫不言209
无名小巷221
摘要
     楚家台门 傅明松第一次见到梁素素和她的女儿楚云,还有楚云的奶奶,都是在这个名叫楚家台门的院子里。那时,他大学毕业,刚分配到海城市老城街道办事处。 老城街道办事处全体人员分成四个组,傅明松担任其中一个组的组长,手下配有十几个组员,另外还配备了两名派出所干警,任务是对衙门巷、楚家里、城隍庙、大埠头四个居委会范围内所有调查对象——包括本地户籍和租住在这个区域内的外来人员——一个个落实相关措施。 傅明松担任组长,实在是有点儿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因为那年他才二十一周岁,8月初刚刚大学毕业,便在这座海防古城办事处担任副主任兼团委书记、文化站站长。这次行动分成四个小组,街道书记、主任、副书记各带了一个组,按照职务排下来,另一个组长就得由傅明松担任了。 “别担心,配给你这个组里的同志都是机关里面最棒的,你只要决定何时行动、何时休息就行,活儿他们会干好的。”开展分组行动前,街道书记拍拍他的肩头如是说道。傅明松看了看自己的这个组,里面有妇女主任、计生办主任、派出所副所长、团委副书记、文化员、土地管理员……阵容的确很庞大,而且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那个周日下午,他们去了最后一站——楚家里。 对古建筑很感兴趣的傅明松知道,整个楚家里按照清末江南庭院规制而建——双开的大门右侧有一扇小门,门里一条长廊避开第一进直通第二进,并依次复制第三进。在过去,台门的大门平时是不开的,人们进进出出都走小门,只有在重大节庆日或是有重要客人到来时,才打开正门。不过,在傅明松第一次来楚家台门前,这扇小门就早已被砖块封死,连通小门的门斗和一溜儿气派的长廊,也被沿廊的各家各户拦隔起来,成为自己的厨房或杂物间,已然失去了住台门房的真正味道。 一踏进双开的大门,迎面便是一堵底部有着须弥座的照壁。照壁的中间由四十五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上面绘有松鹤延年的图案,照壁的四角则是装饰了喜鹊登梅、麒麟送子之类吉祥图案的砖雕。照壁后就是第一进,显得特别宽敞亮堂:一横排七间两层正楼房,东西各五间两层披屋,围成一个大大的天井,清一色鹅卵石铺就的地面在阳光下闪动着斑斓的光彩。正楼房和东西披屋的门窗、廊檐和柱子上,都雕刻着各式事物,线条流畅,图案精美,风格大气、典雅、古朴,显然是承袭了东阳木雕之风。 多少年后,傅明松都不会忘记这堵照壁,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梁素素女儿楚云的地方。与这堵照壁叠印在一起的,还有那个粉嘟嘟的小脑袋和那双直溜溜盯着他的大眼睛。 傅明松几乎是同时见到楚云和秋菊阿婆的。那时候,楚云还不到两周岁。傅明松走近时,她从秋菊阿婆怀里挺起柔嫩的身体,粉嘟嘟的小脑袋搁在秋菊阿婆瘦弱的肩头,一对大眼睛直溜溜地盯着他。 傅明松不知道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就是他第二次进楚家台门时要找的梁素素的女儿,更想不到三十年后她竟然会走进他的生活。当然,这是后话。 傅明松第三次跨过高高的大理石门槛,走进楚家台门,已是三十年后的事了。 记得第一次到楚家台门时,一堵底部有须弥座的照壁美轮美奂。可现在,这堵既有挡风、遮蔽视线作用,又与大门、内庭形成对景效果的照壁,已是荡然无存,地上只留下一些浅浅的印痕。现在,傅明松就站在这地上只留下一些浅浅印痕的原来立着照壁的地方。没有了照壁,这里实际上就是楚家台门的第一进了。 每一进之间都有围廊,以披屋相连。对于像楚家里这样的大宅子,当地人通常用“三透九门堂”来形容。透,就是庭院,也就是一个四合院;门堂,就是堂屋,正厅;而三和九,通常并非实指三个庭院和九间正厅,只是形容房屋数量很多。楚家里一共有三进,也就是有三个庭院。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