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案例研究指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案例研究指导

  • 字数: 2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980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含五章内容,分别是受案范围、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以及审理与裁判。第一章结合相关案例,对《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12项中的“合法权益”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释,考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具有争议的四种情形,围绕行政不作为、内部行政行为、重复处理行为、过程性行政行为这四类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展开讨论。第二章讨论的是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法》2014年的修改对诉讼参加人相关规定做出了较大修改:一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标准;二是将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案件的原行政机关与复议机关列为共同被告;三是丰富和发展了第三人的外延,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均可取得第三人地位,还赋予了第三人独立的上诉权。为帮助理解行政诉讼参加人制度修改后的变化,本章选取了相关经典案例进行剖析解读。第三章围绕行政诉讼的证据展开讨论,诉讼证据是诉讼主体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行政诉讼证据就是在行政案件中行政诉讼主体用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诉讼的关键就是举证,证据的有无与证明力大小,直接关系当事人的胜败。本章选取了部分经典案例对证明对象与证据的特征、被告的举证责任、被告取证的规则、原告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第四章进入行政诉讼程序,探析行政诉讼起诉与受理中的关键问题。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是一个案件是否被人民法院准予进入行政诉讼审理过程的必要程序。法定的起诉条件大致分为三类:起诉的一般条件、起诉的时间条件、起诉的程序条件。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会对当事人是否重复起诉、当事人是否滥用诉权等等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后,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立案,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第五章也是从案例视角切入,围绕行政诉讼审理与裁判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本章下设七个专题,分别是参照规章、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撤销行政行为并判决重作的适用、履行法定职责判决的适用、基于利益衡量的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确认无效判决的适用和行政协议的认定及其裁判方式。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法院在审理中如何适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和法院在裁判中如何适用不同的裁判方式。
目录
第一章 受案范围
专题一 合法权益的范围
专题二 行政不作为的可诉性判断
专题三 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判断
专题四 重复处理行为的可诉性判断
专题五 过程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判断
第二章 诉讼参加人
专题一 原告资格条件
专题二 原告资格的转移
专题三 被告适格的条件
专题四 经行政复议案件的适格被告
专题五 第三人
第三章 证据
专题一 证明对象与证据的特征
专题二 被告的举证责任
专题三 被告取证的规则
专题四 原告的证明责任
专题五 证明标准
第四章 起诉与受理
专题一 起诉的一般条件
专题二 起诉的时间条件
专题三 起诉的程序条件
专题四 对起诉的审查
专题五 审查起诉的处理
第五章 审理和裁判
专题一 参照规章
专题二 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
专题三 撤销行政行为并判决重作的适用
专题四 履行法定职责判决的适用
专题五 基于利益衡量的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
专题六 确认无效判决的适用
专题七 行政协议的认定及其裁判方式
附录 案例附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