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又见达尔文:生命史沉思录(全2册)

又见达尔文:生命史沉思录(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 (英)达尔文,(美)斯蒂芬·杰·古尔德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99004161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2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以叙事性的写作手法传播进化论
古尔德是天才的故事大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经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总能抓住读者的心,这种叙事文体使他
成为具有超凡魅力的作家:从1974年到2001年,古尔德每月不间断为《博物学》杂志共撰写了300篇随笔,这些随
笔被编撰成十卷文集(《彼岸》是最后一卷),随着这些文集的出版,古尔德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

2. 以别样的视角重构历史事件
在为大众写作时,古尔德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放到一个历史背景中,通过"能够抓住人们兴趣的小趣闻"自然地引向所
例证的广泛议题。他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神学等领域博大精深的造诣,令他才思敏捷、触类旁通,他对历
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往往有别于传统视角,令人脑洞大开。

3. 以科学证据反驳社会对生物学的滥用
人们往往会从科学原理推出社会学结论,或者把科学理论作为衡量道德的基础,古尔德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把识
别和揭穿对人类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学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特别是各种形式的生物决定论,如智力遗传固定论、天
生犯罪人、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私的基因》等等。他认为,语言和文化的进化胜于人类作为一种动物的进化。

4. 以科学家的担当点燃弱势者的希望
作为美国20世纪后25年的媒体科学家、公众代言人,古尔德不遗余力地批判以科学之名证明社会歧视合理性的言
论。那些被歧视的弱势者被认为生而愚钝、生而贫穷、生而邪恶、生而注定处于社会的底层,而古尔德却用科学的
分析呼吁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激发所有人的潜能。
内容简介
古尔德是一位忠实的达尔文主义者,从1974年到2001年,他每月不间断为《博物学》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专栏名称"这种生命观念"特指达尔文意义上的演化生命观。这些专栏文章使古尔德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被誉为"20世纪生物界的赫胥黎"。《又见达尔文:生命史沉思录》包括两本书:一本是古尔德的专栏随笔集;另一本是由翻译家李虎先生节译的《物种起源》,为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本版删去了原文中繁琐、重复之处,具有简明、精炼、行文流畅的优点。
作者简介
李虎,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工程师。翻译内容包括海洋科学、生物多样性、科学史等方向。已出版译作有《新生命史: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革命性解读》《海滨的生灵》《众病之王:癌症传》等十余种图书。
目录
《彼岸:博物学家古尔德生命观念文集的末卷》
作者序
I 连续性的中止
01 我到岸了
II 规则的关联:科学遭遇误解
02 没有缺乏想象的科学,也没有缺失事实的艺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和鳞翅目昆虫
03 吉姆·鲍伊的信和比尔·巴克纳的腿
04 真正的完美
05 艺术和科学相遇在《安第斯之心》:丘奇的绘画、洪堡的去世、达尔文的名著、自然的冷漠缘系1859年
III 达尔文主义的序幕和回响
06 马克思葬礼上的达尔文主义者:演化历史记录奇特的一对挚友
07 果壳中的亚当前人类
08 弗洛伊德基于演化学说的想象
IV 古生物学角度的文章
09 犹太人和犹太石
10 当化石还年轻
11 梅毒和亚特兰蒂斯牧羊人
V 历史掷骰子:演化的六大缩影
(I) 为演化辩护
12 达尔文和堪萨斯的家伙们
13 达尔文的宏伟殿堂
14 无处不在的达尔文
(II) 演化和人性
15 看起来少的,其实是多的
16 达尔文的“文化”程度差异
17 从聪明小鼠事件之内和之外想到的
VI 演化的含义和图景
(I) 定义和开端
18 可怕的E到底意味着什么?
19 余生的第一天
20 圣马可大教堂的前廊和泛生论的典范
(II) 解析和推进
21 林奈的幸运?
22 太过分了!
23 尾羽龙的传说
VII 自然的价值
24 演化视角下的“本土植物”概念
25 关于思考能力与恶臭气味的陈年谬论
26 种族的几何结构
27 海德堡伟大的生理学家
VIII “我到岸了”百年之后的喜与悲,2001年9月11日
引言
28 哈利法克斯的好人
29 苹果布丁
30 伍尔沃思大楼
31 2001年9月11日
附录1 注释
附录2 英制单位与常用单位换算表
附录3 人名索引
附录4 图片来源说明
《物种起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