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在旋转尘光的静点

  • 字数: 2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刘昕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307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美新闻界传奇女性 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刘昕 《中国青年报》……《棕榈滩邮报》……《时代》周刊 三次提名普利策奖,入选荷赛摄影班 珍贵影像随笔 首次曝光 -------------------------- 十段超越世代、种族、文化与际遇的人生叙事 感受他的力量与柔软,苦痛与韧性 “老灵魂”钢琴家|救死扶伤的哈雷骑士|92岁的社区明星|弱势群体的泥泞与尊严|困于时间的双胞胎|阿米什家庭的简单生活|隐秘的乌托邦公社|山林中的摩登僧侣|摄影记者的90年代|新闻图片背后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的人们,和时代没多大关系。 人性中的温暖和光辉,人性中的不堪和鸡毛琐碎,也和时代没太多关联。 我们终生的成长,离不开那些永恒的主题——爱和信念的选择。” 全书四色印刷,裸脊锁线,精致易翻阅。
内容简介
《在旋转尘光的静点》是一部配图散文集,是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刘昕的作品。刘昕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启摄影生涯,近30年间,她不断通过影像观察和记录世界,见证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时刻,并持续关注如“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和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本书从作者在美国和中国的亲身见闻出发,选取十余个摄影瞬间,记录下其背后一众普通人的故事,包括钢琴家阿瓦达金、热爱摩托车旅行的急诊科医生弗朗西斯、92岁才退休的房产经纪人安妮、《中国青年报》出身且现在依然活跃的摄影师贺延光、解海龙等、美国重要的图片编辑马克·埃德尔森…… 刘昕既是摄影记者也是慈善家,走遍中国,更走遍世界,个人经历丰富。书中素材来源于作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她用一手的文字记录,配合罕见的影像资料,呈现了摇晃儿综合征患者、阿米什家庭的生存状态,兼具很好的图文记录技巧。本书具有纪实摄影作品独特的感染力,可以直接打动读者,是一本有温度、有见识的影像叙事书。
作者简介
刘昕,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1986-1990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对全国招生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90-1993年就职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获得亚洲女性摄影大赛黑白类作品金奖,尼康杯亚洲摄影大赛银奖。1993年赴美国,后获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硕士学位。她先后在《巴尔的摩太阳报》《迈阿密先驱报》《棕榈滩邮报》等媒体担任摄影兼文字记者,曾获NPPA(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协会)南部年度摄影师,考克斯报系年度摄影师,亚特兰大摄影年赛全场冠军。1997年,她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荷赛奖大师班。1999-2002年,作为独立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刘昕的作品见诸《新闻周刊》《财富》和《时代》周刊等媒体,并凭借图文报道《双胞胎》等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2004年和2008年,刘昕作为联合创始人先后成立了EnlightFoundation家庭基金会以及心和基金会(前身为心平基金会),旨在为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创造一个平等的教育机会,推动教育政策的改善,培养年轻的社会企业家。近年来,她专注于搭建慈善平台,在中国边远地区推广儿童早期教育,在中美两地介入青少年精神健康建设和领导力培训项目。
目录
I
SOUL SEARCHING
心灵探寻
1.1 阿瓦达金:坐在阿尔伯克基火山口的钢琴家
1.2 弗朗西斯:急诊室里的逍遥骑士
1.3 安妮:我的姐姐、妈妈和
II
WISH BOOK
心愿书
2.1 分享的季节
2.2 加比和米歇尔:被时间分隔开的双胞胎姐妹
III
SIMPLE LIVING
简单生活
3.1 弗洛伊德一家:切斯特希尔的阿米什家庭
3.2 新约公社:集体农庄和家庭学校
3.3 摩登僧侣:帕拉马斯修道院的东正教僧侣
IV
THE MAN BEHIND THE PICTURES
照片背后的人
4.1 《中国青年报》:我的老师和朋友们
4.2 马克·埃德尔森:逍遥自在马克仙
后记
摘要
     阿瓦达金 坐在阿尔伯克基火山口的钢琴家 “非常非常非常谢谢你!”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阿瓦达金对那位体态发福的秃顶中年收费员真诚地道谢。 那人高兴地点点头:“祝你一天愉快!” “我在报纸上读到过,美国高速公路收费员的自杀率是所有职业里优选的。这份工作太寂寞了,人际沟通少得可怜,所以我见到他们总会多聊几句。”阿瓦达金急踩油门,转眼间由一位谈吐优雅的绅士变成了风驰电掣的快车手。坐过几次阿瓦的车,我也养成了这个习惯,每次过收费口时多聊几秒钟,果然自己也很开心。跟阿瓦达金在一起,你会不知不觉变得更快乐。 1993年秋天,我在《巴尔的摩太阳报》工作,编辑们派我和文字记者史蒂夫去采访阿瓦达金·普拉特。我没多研究,只知道他去年成为第一个荣获瑙姆堡(Naumburg)国际钢琴大奖的美国钢琴家。下了出租车,我循着琴声,不费工夫就找到了阿瓦的公寓。来开门的阿瓦穿着一身牛仔衣,友好亲切,见到我这个华裔记者他很意外——那时巴尔的摩的亚裔基本都是留学生。他一个人住在一幢有四间卧室的公寓里,大部分空间都给了钢琴和阅读,唱片和书籍散落满地。文字记者史蒂夫到早了,已经跟他聊了一会儿。阿瓦一边随意弹着琴让我拍照片,一边回答着史蒂夫的问题。我围着钢琴找角度,想尽量利用室内已有的光源拍照,有些手忙脚乱,几次感觉到史蒂夫投来质疑的眼光,这让我更为紧张。晚上回到家,我发现自己不但有一个胶卷反复拍过两次,还把一个35mm镜头丢在了阿瓦家,真是难堪。 我在暗房洗印出第一批照片的小样,图片编辑和周末特刊的主编一致叫好,嘱咐我再安排机会拍些阿瓦的生活照片。接下来要找到阿瓦着实不容易。那时阿瓦达金刚跟百代唱片(EMI)签约不久,发行了第一张唱片,并开始马不停蹄地全球巡演。他的经纪人说他今天在伦敦演出,过几天又要在旧金山录音。过去了将近二十天,我在阿瓦的电话里留了几个语音留言,都快要放弃的时候,阿瓦来报社找到加班的我。接到门卫的电话,我走出报社大门,见他正举着我丢在他家的35mm镜头,顽皮地透过镜头看我。真是个可爱的大男孩。 阿瓦开着他的红色跑车,带我到他喜欢的费尔斯角(FellsPoint)去拍外景。在海港附近我看见一对情侣坐在岸边木桥上,于是让阿瓦在他们旁边来回走了两趟,他笑着向他们道歉:“对不起,借你们当背景了。”在有轨电车的轨道上,阿瓦像个孩子似的跑着跳着,我看到了拍黑白照片的好机会。我自己先跑了两个来回做模特给他示范,让他拍我,又让他跑了三趟。阿瓦说真没想到拍照片是个体力活儿,但是真好玩儿、真放松,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在咖啡屋里,阿瓦和另外两位客人玩起了国际象棋。阿瓦觉得他们不专业,又开车到一家专业象棋店,找熟悉的高手大战六个回合方才过瘾。 回到公寓,阿瓦继续练琴,我继续拍照。外面下起雨来,阿瓦说他不喜欢雨天的感觉。阿瓦练习了一支很有难度的曲目,有时似平整个人都要从那个小凳子上跳起来。他满头小辫爆炸似的乱舞,喉中用力地哼唱着,汗水从额头淌下,有时表情痛苦得令我不忍。只有在他弹错音符或者忘记乐谱时,才能发觉他其实脾气很急。他一直练到夜里十一点,我们才一起出去吃了晚餐。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