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长安之安
字数: 10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作者: 肖云儒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5415324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安居长安为主题的散文作品数十篇。肖云儒先生不是西安人,但在西安住了大半生,西安的城墙内外、东西南北角,都有过他的家,其生命的近四分之三遗落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人生的酸甜苦辣、爱恋恼嗔,感慨系之。书稿从“安居长安”“家常长安”“艺文长安”“友朋长安”“时空长安”“散步长安”等不同角度,记述了肖云儒先生在五六十年岁月中,和西安这座城市发生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书稿中所展露出的作者的职业、爱好、亲情、友谊,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文化学者肖云儒,同时,对安居西安的平常生活,产生真切温暖的文字感觉。
作者简介
肖云儒,生于1940年12月7日,有名文化学者、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出版30余部著作,获得多项重量奖项,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目录
安居长安 西京搬家史
收藏自己
椒园五忆
我的暮窗
告别岚楼
谷斋
家常长安 背上字典去邮局
苦趣
停电三小时
时装,古城进入现代的身份证
除夕扫尘
友朋长安 和丁玲一家
柳青的目光
悼念胡采老
陈忠实,我们时代的一个文化Logo
遥远的路
缘分
王老九:不褪色的记忆
我看到了一个方队
清明在异乡——忆龙吼
艺闻长安 临池小札(四则)
书斋里的人生
老字典埋着老日子
我写《中国西部文学论》
六十年前出版的《鲁迅三十年集》
音乐是灵魂的叹息
『世』之『界』,在哪里?
心有『二夫』
时空长安 秋色里的诗性沣河
散步未央宫
丝竹华清宫
惜别长安城
深掘脚下的十地
散步长安 长安城头月
法门语茶
代跋:向西的人生/李秀芳
摘要
西京搬家史 十年前的某个秋日,去省级机关房管部门交清了钱,领到西郊老机场新房的房产证后,我调侃了自己一句:“现在本人穷得只剩下裤衩了。” 流年如风,这已是我当西安居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第五次搬家。 最早住在城墙圈里,东大街老陕西日报宿舍,两人一间,先后同舍的三位同事,成为古都赐给我的第一批朋友。后来结婚了,换到陕报西楼俗称筒子楼里的一间房,一家三口人均不到五平米。十几平方米不但住下了一家人,还大床小柜、书桌书架齐全。有次竟然在脚地上支起折叠方桌,请“笔耕”文学评论组的十来个人吃了一桌饭——当然,蒸炒煮烹是在走廊里完成的。记得杜鹏程、贾平凹、路遥、王愚等诸位“大鳄”,都屈尊赏光过我这方寸之地,寒舍于是响起鸿儒们的阔论。东大街那时算是我的前院,钟楼是我的门楼,每天傍晚携妇将雏散步一趟,固定的路线是:饭后徜徉东大街,走到钟楼往回转。 20世纪80年代初搬到了城墙外,在安东街陕西日报新址有了不到五十平米的一室半小居室,人均十三平米左右。麻雀虽小,厨房(阴台改造)、厕所、阳台俱全。单元楼每家每户的相对隔离,让出身于集体宿舍的我不大习惯,但那种关起门合家欢的亲密,那种在空间上有了家庭隐私的感觉,又给了我一个男人当家做主的自信。妻子和儿子一天四趟行走于城墙根,一个往东去西安交大上班,一个往西去西安高中上学。没有暖气,我围着被子、呵着手在冬季写完了《中国西部文学论》和《中国当代文坛百人》两部书。没有电视,孩子趴在邻家窗外看别人电视里的节目,是那样刺痛了我们作为父母的心,第二天便借了部分钱,咬牙买回来一台14时“牡丹牌”黑白电视机。在孩子满足的笑声中,当爸的心里泛起一絮淡云般的酸涩。 再后来,搬到了文艺路北口陕西文联宿舍楼,一户八十多平米的小三室,人均算是达到了二十多平米。有幸的是,开窗依然可见城墙,与碑林和董仲舒墓隔墙感应,离古城的城标一永宁门,即南门广场,也只一箭之地,文气和古趣是越发浓了。于是全家会议决定把南门广场收入彀中,定为家庭前院。散步路线改由沿护城河西行三百米,绕南门广场一周,打道回府。妻子在这时被评上教授,儿子在这时读完大学。但很快,一幢幢楼房南北夹峙,周边愈来愈金碧辉煌,小楼像误闯宫廷宴会的灰姑娘,灰头土脸,毫无光泽。只有下午四五点钟,对面楼上的玻璃窗才能将些许“二手阳光”反射到室内。无奈中,命名此屋为“谷斋”,署在这一时期所有文章之后。想不到的是,十五年后,我竟然被聘为文艺路整体改造工程的策划总顾问。小楼迟早要拆迁,能为老宅老友尽一份心,也算天遂人愿。 我曾经说,西京城墙是历史老人盖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方金印。几次搬家,一直不离城墙,是我的幸运。但十年前的这个秋日,终于不得不向它告别了。要搬过去的西郊,有一种空阔的荒凉,路正修着,生活必需品得在临时商店买。但这里属于新建的重量高新区边界,高新技术产业正在疾速铺开。新家的“势”也挺大,不但面积翻番,还“高升”到二十多层,最惬意的是能在飞机跑道上散步。宽阔、笔直的跑道向天际展开,启动你奔跑、起飞的冲动。由城墙根到老机场,难道暗示着我和城市将同步现代转型吗?西郊的大变脸令人始料不及。在机器声的质感和动感中,公园取代了机场,绿荫碧波覆盖了混凝土。花朵似的人群和人群似的花朵掩映其中,生活随处暗香浮动。楼群四面八方涌出,以愈来愈姣好的姿容,在湖水中映照自己的倩影。两三年里,我们院子的楼群便已经显出寒碜,四周的美景逼得我不能不以公园为自己的院子,时时流连其中。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