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肥梦

肥梦

  • 字数: 1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阿郎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44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看电影》主编、影评人阿郎的首部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五部作品,分别为《如山》《过五关》《正月初六》《毕业生》《肥梦》。《如山》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家人在挫折困难阻扰下仍旧不放弃,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过五关》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丧妻之后的遭遇;《正月初六》是一个新入职的年轻警察的见闻;《毕业生》讲述了走出校园的困惑;《肥梦》是一个热血、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故事。每个故事篇幅不长,但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情感是真挚的。
作者简介
阿郎,《看电影》杂志主编。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曾出版电影评论文集《并指如刀:阿郎看电影》《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晚安,人类》《闭上眼睛看电影》等。
目录
如山
过五关
正月初六
毕业生
肥梦
后记
摘要
     如山 1 在我们那儿,大人管最小的孩子叫老小,所以,我管小姨叫老姨,管他就叫老姨夫。 在结婚之前,老姨对我这个叫法很不满,说给叫老了。她让我叫她小姨,我一叫老姨,她就偷偷地掐我脖颈子,揪得咯噔咯噔响,两三下,就一片的青紫,说是给我去去火。 我姥爷和我姥姥是后到一起的,俩人一共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我大姨和我妈是姥爷带过来的。1940年,热河老家闹饥荒,姥爷一家往草绿的地方走,捡着啥是啥,吃老天爷的。我第一个姥姥是饿死在道上的,姥爷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着四岁的我妈,一只手牵着七岁的我大姨,一只手拄着一根柏树做的棍子,从河北走到了黑龙江。 我第二个姥姥,是姥爷在黑龙江认识的。她是一家三口从山东菏泽出来,走到黑龙江的时候,就剩下她和我三姨了。 老姨就是四姨,是我姥爷和第二个姥姥生的,比我三姨小十二岁,差了一轮。 在东北,老小受宠,加上和三个姐姐年岁差得太多,姐姐们都把她当女儿。在我们那儿,我老姨是一个名人,都知道纺织厂印染车间有一个大姑娘,能处对象,处过的对象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可处一个黄一个,二十好几了还没结婚。人长得俊,高鼻梁,大眼睛,腰是腰,条是条。附近的钢厂、化工厂一帮坏小子,有时候会在道上截她,吹口哨,塞纸条啥的。严重的时候,三个姐姐轮流护送着上下班。 关于我老姨结婚之前的事儿,属于说出开头就知道结尾那种,特没意思。处的十几个对象里,有厂长的儿子,车间主任的儿子,电厂的技术员,厂办学校的老师,都是别人主动追的她,也都是别人主动甩的她。只有她们厂的技术员是她主动的,可刚好没几天,技术员就收到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离开了富拉尔基。走之前,让我老姨等他,说一毕业就回来结婚。头一年,俩人一星期一封信。第二年,就两个多星期一封信了,说是学习太忙。我老姨去学校找过他,发现确实是忙,除了课程,还忙学生会的事。 我老姨晕车,坐火车都晕,从富拉尔基坐到哈尔滨,苦胆都快吐出来了。那次见面之后,两人还靠书信来往,保持一个月一封的样子。最近老姨再写信、寄钱都被退回来了,信封上盖了查无此人的蓝戳。算起来,那人也该毕业了。 我老姨夫姓房,家在富拉尔基的东郊,是菜农户口。老姨说他长得像豆杵子,不仅仅是个儿矮,脱了鞋跟我老姨一边高,应该也就是一米六五,还长了一双我老姨讨厌的小眼睛。但没办法,在和我老姨夫结婚之前,我老姨这岁数,加上处了十几个对象的纪录,给了上门提亲的人无限的勇气和信心,都敢把劳改释放的、死了媳妇的拿出来给她看了。摊开在桌上,扒拉又扒拉,拣了又拣,我老姨夫是这里边条件优选的。 结婚之前,我姥爷就不大喜欢这个老姑爷,除了听说他前几年总和人打仗以外,也烦他没事就哼哼唧唧地唱歌,男愁唱,女愁哭,压运势。我妈也不喜欢,说一个男的太能说,命薄。家里就我三姨喜欢他,说我老姨夫脑袋好使,转得快,没准将来就能出息。 虽说是我得叫他老姨夫,可我俩只差了十岁,他结婚那年,我十三,他二十三,我老姨比他大三岁,二十六了。他们俩是秋天结的婚,结在了我姥姥家。 结婚那天,学校的试验田收向日葵,规定不许请假。我放学,直接回到姥姥家,亲友都已经散了。我看见老姨穿了一身的红,眼睛也红红的,和我妈挤在当作新房的里屋,在偷偷地说话。 我老姨夫穿了一套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老高,用发胶定了型,上面还粘了亮片。拎着笤帚,站在外屋一地的瓜子皮和糖纸中间,好像正要清扫。看见我进来,龇牙笑了下,领我到厨房,掀开锅盖,原来偷偷地给我留了四喜丸子。 我和我妈说过这事,我妈说他“还挺有眼力见儿”。 结婚后,头半年还没看出什么。早上,俩人一起出门,老姨夫往左走,就侍弄郊区那片菜地。老姨往右走,去纺织厂上班。晚上,老姨下班,老姨夫已经做好了饭。吃完饭,看会儿电视,就睡觉了。半年后,蔬菜熟了一季,等新菜长出来的间隙,菜地没啥活儿了,老姨夫待在家里的时候就多了,我在姥姥家遇到老姨的时候也随着多了。 老姨夫左脸上有一道疤,平时看不大出来,喝了酒或者一冷一热,那块疤就会浮上来,像一个毛毛虫,腿脚昂扬,气势汹汹。老姨说,有一次下班回家,一推门,看见他坐在那儿喝茶,捧着一个玻璃杯,一半是茶叶,一半是水。抬头看她,怔怔的不说话,觉得一股寒气,兜头浇了下来。 我老姨夫不笑的时候,像一个土匪,笑的时候,像一个弥勒佛,所以,好像他一个人长了两副面孔。老姨有点怕他,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候一睁眼,阴森森的,心里就一激灵。她说我老姨夫太怪了,不抽烟,但兜里总是揣着两盒烟,一盒好的,是良友,一盒次的,是羚羊。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先掏出烟,放在桌上,再脱衣服,好像烟也是他的一件衣服。 我姥爷说过我老姨,结婚还不到半年,就总往家跑,也不怕人家笑话。 和原来比,那几年,富拉尔基不算太平。说是齐齐哈尔的一个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