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

  • 字数: 2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446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卡佛访谈合集首译中文,《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标配读物,精选二十三篇重要访谈。 ★每一个被贫穷生活淹没的人、每一个被家庭琐事牵绊的人、每一个热爱文学与写作的人,都会在卡佛的谈话中得到共鸣。 ★二十三堂大师亲授的创意写作课,清晰展现卡佛创作理念与创作发展脉络,完整收录卡佛私人作家清单。 听卡佛谈论自己的作品:削减到只剩下骨髓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象征着创作转折的《大教堂》,仿佛天赐的诗集…… 看卡佛手把手教你写作:要真诚,不要耍花招,要开个好头,不要把好东西留到作品后面再写…… 看卡佛与文坛大师碰撞思想火花:契诃夫、海明威、庞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弗兰纳里•奥康纳、约翰•契弗、安•比蒂、巴塞尔姆…… ★二十三篇卡佛本人出演的卡佛式“微小说”,亲历他的贫苦岁月、家长里短、高光时刻、生命末期。 早婚早育的困窘、夜间扫厕所的工作、与契弗一起酗酒的教书时期、与酒精的长期斗争、与天才编辑的故事、与前妻的爱恨纠葛、与伴侣加拉格尔的相爱相助…… ★二十三次敞开心扉的真诚对谈,寻找进入“卡佛领地”的路标:贫困、幸存与感恩。 ★中文版由知名译者小二倾情译出。 ★装帧由屡获“中国好看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封面甄选卡佛名言佳句,采用手揉纸,给人复古的体验、温柔的触感。
内容简介
这部访谈合集记录了卡佛的“两次生命历程”:钓鱼打猎、早婚早育、打工挣钱、酗酒戒酒、写作教书……卡佛坦率、不做作的风格让陌生人放松,把正式访谈变成一种亲切的交流。短暂却充盈的生命在他的话语中闪光。 这些访谈涉及卡佛写作的理念、动因和方法,涉及他生活与作品的关系,涉及他的方方面面,对深刻理解这位传奇作家极有助益。除了写作,我想象不出其他的人生。一个好的短篇胜过十部糟糕的长篇。我们之所以要笑,是因为如果我们不笑的话……我们会号啕大哭。 卡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美国底层社会,让你觉得火车经过时几乎能听见铁路边住宅区传出的婴孩哭闹声、吸尘器的噪声,以及番茄酱横飞的争吵打斗声。
作者简介
小二,本名汤伟,被主流媒体誉为传奇译者。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台达能源公司电气工程研发总监。2006年开始翻译英文文学作品,《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请你安静些,好吗?》等译作备受读者好评。喜欢阅读、长跑和桥牌。1995年获得美国桥牌协会颁发的“Life Master”证书。
目录
引言
年表
载誉作家重返洪堡州立大学
我们自己生活的回音
雷蒙德·卡佛演讲录
雷蒙德·卡佛:好小说没有捷径
卡佛的声望在他的沉思中增长
小说的艺术
雷蒙德·卡佛:保持简短
来自荒原的声音
“好作家用他的想象说服读者”
采访雷蒙德·卡佛
诗歌、贫困和“卡佛领地”里的现实主义
对话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卡佛的世界
生死攸关的大事
雷蒙德·卡佛和他的世界
《伦敦书评》访谈
小说与美国:雷蒙德·卡佛
重燃激情:采访雷蒙德·卡佛
《出版人周刊》采访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黑暗主宰着他的作品,而非他的生活
“我有本书要写完,我是个幸运的人”
摘要
     载誉作家重返洪堡州立大学 卡桑德拉·菲利普斯/1977年 “他来到第二街,人们称这儿‘二街’。” 从那儿开始,刚刚获悉妻子不忠行为的尤利卡一所中学的老师拉尔夫·怀曼,在纸牌游戏上输了钱,遭人抢劫,跌跌撞撞地往家走。 上面引用的那句话摘自雷蒙德·卡佛的一篇小说,小说的标题《请你安静些,好吗?》也是他第一本小说集的标题。 今年,《请你安静些,好吗?》与另外四本书一起,被或许是美国最负声誉的文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 它最终没有获奖,不过卡佛会告诉你——毫不自大或犹豫——他的书应该获奖。 “我读了被提名的其他几本书,我觉得我胜过所有的敌人。”他说,大笑起来。 除了国家图书奖提名,《请你安静些,好吗?》还受到几乎所有主流文学杂志的称赞,卖出了四千五百本精装本,这对短篇小说集来说是相当不错的销量。 (简装本将于明年2月出版。) 20世纪60年代初,卡佛作为洪堡州立大学的学生第一次来到洪堡县,一直待到1963年毕业。 他选择洪堡州立大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里有工作。”当时他父亲在福耳图那锯木厂工作,他帮卡佛在佐治亚一太平洋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离开十三年后卡佛又回来了。他住在麦金利韦尔一栋舒适但不算大的房子里,这说明评论界的赞誉与巨额财富并不挂钩。 “西夫韦超市里没有人认得我。”他带点嘲弄地说。 三十九岁的卡佛是个大块头,他看上去更愿意待在锯木厂而不是去参加出版人的派对。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说话的声音很轻。(“我开始觉得自己像一根连着个身体的。”) 这是他首次接受“正式”的采访,他有点“尴尬”。 “我出生在俄勒冈州,俄勒冈的克拉茨卡尼镇,人口大约七百。就在哥伦比亚河边。”他说。 大萧条期间,他父母从阿肯色移居到了那里。 雷四岁的时候,卡佛全家搬到华盛顿州的亚基马。他在那里长大,遇到他的未婚妻玛丽安,并成为他家第一个高中毕业生。 作为一个小男孩,他说:“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埃德加·赖斯·巴勒斯①。我读了他所有的书,大多数读了五到八遍。” 巴勒斯可以被称作卡佛的第一个文学榜样。少年时代的他写过“与怪兽、蚂蚁、实验室和疯狂的医生有关的小故事”。 不过直到在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读大一,卡佛才开始认真地写作。 “我在那儿认识了一个非常不一般的家伙,他后来成为国内最有名的作家之一。约翰·加德纳。我们成了好朋友。” (加德纳在奇科分校获得他的第一份教职。那时还没有出版那些让他成名的书籍:《阳光对话》《镍币山》和《十月之光》。) “他仔细审阅我的手稿,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真心认为这是教授写作的专享方法。”卡佛说。 加德纳还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借给卡佛,这样,他有才华的学生就可以有私人空间进行写作。 “我习惯周末在他的办公室里翻看他的手稿,偷他小说的题目。”卡佛“招供”说,“我是说把那些好得一下子将我砸晕的题目拿过来,我记得,改头换面,放进我的小说……” “后来我给他看用了他的题目的小说,他不得不就什么是基本的规矩训诫了我一番。”他说。 还有就是,“他(加德纳)办公室里有很多其他作家寄来的书信,我自然读了。不管怎么说,我通过窥探学到了不少东西”。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