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特拉克尔

特拉克尔

  • 字数: 11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德)奥托·巴西尔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232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特拉克尔》由(德)奥托·巴西尔著,林克译
作者简介
林克,1958年4月生于四川南充。先后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德系和北京大学西语系。主要从事德语诗歌翻译。主要译著有:《死论》、《爱的秩序》、《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特拉克尔全集》、《诺瓦利斯作品选集》、《黑塞诗选》等。
目录
特拉克尔及特拉克尔研究
被诅咒的种族
童年,少年,边城的浪荡子
陌生的女郎
维也纳和因斯布鲁克
屠宰场
年表
名人评语
摘要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亚历山大大帝式的时代,一个充满镜子和镜像的时代,一个富有解读想象和参考文献泛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关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的研究资料同样汗牛充栋。他的作品乃是最纯粹的抒情诗,篇幅短小,内容特别单一,大多带有悲观主义色彩,透出一种神话般的、神秘的美。这是一种“彼岸”之美,正是它把读者引入不可测的深渊。单凭这一点,或许便足以解释特拉克尔的创作的魅力。 从他英年早逝到1964年11月3日,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他若不死,才七十七岁——真是不可思议),而今,在他的坟墓上居然耸立着一座评论文献的金字塔。他是在不明背景下去世的,但是早在20年代初期,他的声誉就已经使他昂起头来,并且立刻传扬到德语国家的疆界以外。1917年,特拉克尔的一卷诗集作为外国先锋作品译成捷克文出版;接着在1924年,又出版了捷克文的《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就连德文版也是在作者死后才问世;两年之后,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特拉克尔的赞助人和慈父般的朋友推出了第一部对特拉克尔的回忆录;他的诗歌(选自诗集与刊物)被译成法文、英文、罗马尼亚文并且引起轰动——对这一确实罕见的诗歌现象的轰动。在关于格奥尔格·特拉克尔的抒情诗的博士论文中,恩斯特·拜尔塔尔第一个概括介绍了诗人的生平和影响——先是截止于1926年。海因里希·埃勒曼和维尔纳·迈克内希特则是继他之后的传记作者。 倘若特拉克尔不是在二十七岁逝世,他在语言艺术上还能攀登什么样的高峰,这个问题似乎显得多余,就如同询问荷尔德林——特拉克尔与他本性相近——在创作和哲思上最终会取得什么成就,倘若他的精神晚些陷于癫狂。可能产生一个超过《埃利昂》或者超过《帕特默斯》的作品吗?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在一篇悼念特拉克尔的文章里写道:特拉克尔的最后一首诗《格罗德克》与其他诗几乎没有区别,“就崇高的境界而言,他难以更上一层楼”。按照埃伦施泰因的观点,只有晚期散文中所预言的阴郁幻景或可让人预感到一种远大的创作前程。 特拉克尔短暂的生涯显然缺乏外部经历,因此,他的内心体验也就愈加丰富。一进人青春期,巨大的精神冲突便开始在这个生命中抢占地盘。传记家除非亲临心灵的舞台,才能够再现冲突的戏剧性,因为可供报道的有关诗人的剧情主要在那里演变。这里不妨借用一个精神病治疗的术语,称成熟期特拉克尔的生活为一出“心理戏剧”。 特拉克尔的生活与创作作为独特的统一体、作为严格的封闭体系出现,二者所蕴含的占统治地位的心灵要素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特拉克尔研究显示出类似的封闭性①。本世纪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诗人,人们从各不相同的立场出发对他做出如此之多的猜测。对于特拉克尔的世界的探索,至关重要的贡献出自神学家、精神病专家和作家。尤其神学家狂热地投人这项工作,仿佛它关系到能否让死者的灵魂逃脱永入地狱的命运。 大致源于传统,对特拉克尔的阐释曾经在某些人士的掌握之中,他们构成了一种信念团体、一个特拉克尔教会——这里并无嘲讽之意。特拉克尔教会拥有由阐释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僧侣统治集团,它不仅要求对特拉克尔研究的统治地位,而且还要求享有正教的威名,它的评判不容置疑。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