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厦门通背拳宗师——孙振寰

厦门通背拳宗师——孙振寰

  • 字数: 1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803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代宗师”孙振寰的人生故事。孙振寰是通背劈挂拳第六代传人,在厦门创办通背武术社,带领弟子,摘金夺银、威震武林。他武艺精湛、品德高尚,降服英国武官等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悉心耕耘数十载,桃李成蹊,将通背劈挂拳传播到东南亚、欧美一带,被美国《黑带》非常不错杂志誉为“一代宗师”。本书作为“厦门口述历史丛书”的一种,由孙振寰的儿子孙庆口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郑轰轰访谈并整理,向读者充分展示了一代宗师的风采。
作者简介
孙庆,孙振寰之子。男,1948年7月出生,中国武术六段,厦门中医院医师。自幼随孙振寰习武。1959年获福建武术锦标赛少年组长兵冠军,1963年获福建省少年武术锦标赛全能第一名、长兵一等奖,1975年获第三次全运会南拳第六名。1982年被授予“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2004年参加在武夷山举行的全国太极拳比赛获金奖。
目录
第一章百炼成钢
第二章镖行天下
第三章钢刀荡寇
第四章厦门凤云
第五章一代宗师
第六章桃李成蹊
附录孙振囊先生年谱
后记熟悉的陌生人
摘要
     第一章百炼成钢 我生在厦门,长在厦门,喝着九龙江的水,说着地道的闽南话,是个“正港”(闽南话正宗的意思)的厦门人。然而我的祖籍却在河北的沧州。1934年,我的父亲孙振寰受聘于厦门中南银行,独自一人来到厦门打拼,获得了“一代宗师”的名号。今天(2018年),在他120周年诞辰的时候,我和我的师兄弟们将一起讲述他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一个拳师如何从小练就铁臂铜拳,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里,挣扎生存、行侠仗义、为国尽忠;到了厦门这个陌生的城市后,又如何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在武林中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以宽厚的武德感染了认识他的每一个人。 这不仅是一个拳师的故事,这还是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千百万个普通人奋斗的历史。通过我们的讲述,除了让大家知道我父亲的生平往事,同时也能了解一些逝去的武林的风采,以及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 当然,由于我父亲已经去世将近50年,作为他的后辈,我们也大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有些事迹难免漫灭模糊、难以考证,或者我们师兄弟的记忆有了偏差,记述可能不是那么准确。读者倘能明辨,并予指瑕,我们非常欢迎。出生在武术之乡沧州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要从沧州这个武术之乡说起。 我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的孙八里村,那是1898年的事了。那一年,朝廷的戊戌变法轰轰烈烈地开始,又惨惨烈烈地结束。又过了两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动乱纷至沓来,昏庸腐朽的清政府已无力掌控大局,社会呈现乱世局面。盛世读书出仕,乱世习武防身,这个道理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武术之乡的沧州就更不用说了。 根据史料记载,沧州古城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当时统治这里的北魏政权割了相邻的瀛、冀两个州各一块土地建立了沧州,顾名思义是取沧海之意。沧州东临渤海,北接京津,中间纵贯京杭大运河,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仍,盗匪猖獗,生民涂炭,逼迫老百姓掌握一些格斗技巧来防身自救。因此,沧州古来就有“远恶郡州”的别称,明时更号称“小梁山”。据统计,明清时期沧州地区的武举人、武进士多达1900多人。所以《沧县志》里说:“吾沧技击之风,宿著于大河之北,白山黑水之间。” 到了清朝末年,沧州成为南北商品流通必经之地,各大城市富商争相在沧州延聘镖师,保护商旅。沧州镖行林立,互相竞争也互相促进,进一步推动了沧州武术的发展。当时的民谚说:“山东出响马,河北出镖师”,就是对这一现实的反映。又说“镖不喊沧州”,意思是外地镖行护镖经过沧州,不能喊自己镖局的名号,否则会被视为对当地武林的大不敬,足见沧州武风之盛。 沧州武林名师众多、分布甚广,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如支持谭嗣同变法的“大刀王五”王正谊(沧州当地人说谭嗣同就义前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诗,诗中两昆仑之一就是大刀王五);宣统皇帝的大内侍卫八极拳师霍殿阁;创“破锋八刀”对抗日寇刺刀的马英图、马凤图兄弟;屡胜外国大力士于擂台之上的“神力千斤王”王子平。还有“铁壮士”丁发祥、“神枪”李书文、“双刀”李凤岗、“大枪”刘德宽,“跤王”佟忠义、“燕子”郭长生等等,数不胜数。此外,霍元甲的祖籍地也在沧州东光县。这些人在近代武林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近代沧州的武术史相当于半部的近代中国武术史。 我的老家孙八里村位于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西北。据族谱记载,我们孙家的祖先乃是有名的兵法家孙武,大明永乐二年(1404年),我们孙氏这一支奉诏由山东登州府栖霞县迁到此地设立村落,因距离庆云镇约有八里远,再冠以姓氏,所以取名叫孙八里村。1898年8月我父亲出身于农民家庭,有兄弟三人。他刚满五岁,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孙安策领着他们辛苦度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代较久导致的简繁体转换因素,我父亲的名字在有些资料中也写作孙振环、孙震寰等。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