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

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

  • 字数: 5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706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此书为薛龙春著《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的姊妹篇。明清名人信札流传到今天的数量甚多,这些信札在历史、社会史、文学史与艺术史研究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像《辑考》这样,660多封信札集中于一个清中叶学者的情形却相当罕见,与黄易通信的不仅有翁方纲、王昶、毕沅、阮元、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武亿、桂馥、瞿中溶等一流学者,也有大量地方官员、艺术家、幕客及布衣文人。本书精选并刊印了清人书札80余通,文献价值高、书写水准高,其中不少为首次发表。
内容简介
黄易是清代金石学与艺术史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任职于济宁运河厅,并担任河道总督的幕僚。1786年八月在经过山东嘉祥时,他发现了有名的武氏祠,并就地复建,这是乾嘉金石学标志性的事件。黄易所收藏的金石拓本,数量富甲一时,他为学术界贡献了大量精拓本与旧拓本,《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可以视为一个缩影。而作为“西泠四家”之一,他的隶书、篆刻与绘画在当时也负有盛名,友人常以不获他的字画与印章为憾事。本书从公立博物馆与图书馆的收藏、清代金石著作、各种出版物、海内外拍卖图录及私人收藏中辑得黄易友朋往来书札660余封。与黄易通信的人,既有乾嘉时期的学术菁英如王昶、钱大昕、翁方纲、钱坫、严长明、孙星衍、洪亮吉、武亿、桂馥、阮元、瞿中溶,文艺菁英如袁枚、姚鼐、陶樑、梁同书、罗聘、董洵、邓石如、伊秉绶、奚冈、钱泳,也有散布于全国的地方官员、幕僚与布衣学者。通过考证信札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心态变得清晰而生动,大量信札之间内容的勾连也使得零碎的资料更加具有组织性。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乾嘉时期的社会环境,金石学共同体的运作方式,金石学术的推进方式,以及艺术应酬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薛龙春,1971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文学博士。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主要研究16—18世纪中国书法篆刻史、尺牍文献。著有《郑簠研究》(2007)、《王宠年谱》(2012)、《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2013)、《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2019)、《王铎年谱长编》(2020)、《王铎四题》(2020)等。策划“金石不朽:书写、复制与文化衍生”、“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展览,并出版同名图录。
目录
前言
例言
1张素【1封】
2陈灿【25封】
3吴履【2封】
4陆飞【2封】
5何琪【10封】
6魏嘉穀【2封】
7王复【6封】
8汪楍【6封】
9储润书【7封】
10蒋宗海【1封】
11奚冈【16封】
12程师圣【1封】
13仇梦岩【3封】
14张中【1封】
15吴璟【1封】
16周震荣【24封】
17赵魏【27封】
18潘有为【17封】
19刘启秀【1封】
……
摘要
     张素 【1封】 张素号悔堂,贵州铜仁人。乾隆十六年进士,选万县知县,二十一年八月调成都府华阳县令,至二十八年去任。精于书画。归休后主讲铜江书院。参见《(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五》《(民国)华阳县志》卷六《职官二》。 张素1-1 《三体字石经碑》,在河南陈留县学宫。 成都南门外武侯祠后殿有汉隶断碑一片,俗名响石者是也。 用“翰香斋笺”。[《黄小松友朋书札》第十三册] 考:黄易页边书“华阳明府张君素所记”。约在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758-1763)间,时黄易偕其兄黄庭游幕楚北。参17-7黄易致赵魏札、154-2刘锡嘏致黄易札。 陈灿 【25封】 陈灿字二西,一字象昭,号曙峰。浙江钱塘人。工为篆隶书,为丁敬人室弟子,间画山水及古松老梅丛竹之属,神味萧澹。不就科举,不事生产,以布衣终老。有《师竹斋稿》。参见《两浙车酋轩续录》卷二十四。 黄易2-1 别时承情,不安之至。廿六日已到扬州,托庇平安。大哥与沈敬翁致云兄信俱交到,托云兄之书,看来可以有济,少迟弟当催寄。尊画尚未售去,稍缓再闻。馆事云兄说渠与汪宅正在商搬住屋,是以难定,弟当极力设法,且看下回分解。何夫子所命次第即力办也,并乞致之。愚弟黄易顿首,象翁大兄大人。八月廿七。 钤“尊古斋”。 用“秋影盒笺”。[《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考:朱琪考此札约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或四十年的八月廿七日。按,此札 当为乾隆三十六年黄易自杭州前往盐城伍佑场觅事,经过扬州时所作。其中涉及为陈灿售书、卖画及扬州江立、汪楍处谋馆,及为何琪在伍佑场谋馆事。云兄即江立,字玉屏,号云溪。歙县人,旧籍杭州,寓居扬州。好古工诗词,擅山水,兼工兰竹。尝得宋刻赵明诚《金石录》不全本,因题其斋日“金石录十卷人家”。沈敬翁即沈景良(一作景梁),字敬履,号菘町,仁和人。少好读书,不乐仕进,取舍介然不苟。年近四十,渐事杯勺,晚乃以酒代饭,而嗜茶如故,致疾不起。友人鲍以文多蓄古书,常借归手抄。 黄易2-2 接来翰,悉近履佳吉为慰。磁杯一物,江三兄云前同吴仲圭《竹子》令乃侄亲交大哥,细询乃侄亦如此说,江三哥信内已详之矣。所委觅馆、售画均未能报命,可愧之至。何夫子所托亦无机会,奈何?弟月底至场,不过设法支过,岁内再图馆也。此覆,兼候近安。何夫子、菘翁乞致意。象昭大兄先生,愚弟黄易顿首。 托售之书此时实不措垫,俟十一月间寄上,又及。 钤“黄九”“小松”。 用“秋影盒笺”。[《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 考:据“月底至场”,知札作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九月。时陈、何所托之事皆未就绪。磁杯及吴镇《竹子》当为黄易转交江氏托卖者,此际已由江立之侄交还陈灿。菘翁即沈景良。 黄易2-3 手肃。在扬时,乘沈祥之便,一函奉覆,想已收览。迩想大兄近履佳胜为慰。弟自扬来场,所谋之事徒成画饼。尊画一幅未售,奈何?弟尚无就绪,枯坐而已。江玉兄所欠之项及沈敬翁书价,渠订于十一月间寄杭,或不误也。所谕之事已告之雪礓、橙里,日内苦无机缘。云溪现在居止未定,前说乃郎就学之意,竟不妥矣,奈何?弟自当留心,但不可必。明岁之馆杭州,亦须预办,庶不两误耳。顺候。不一。曙峰大兄大人,愚弟黄易顿首。 沈敬翁乞致意,不另。 钤“黄九”“黄”“小松居士”。[《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 考:朱琪考此札当作于乾隆四十年(1775)秋。按,此札承2-2,当作于乾隆三十六年九十月间。此际黄易已至伍佑场,因江立不拟延聘陈灿课子,黄易望陈灿预谋明岁杭州馆事,以免落空。汪楍字中也,一字雪礓,汪舸之子,歙县人,居扬州。能诗善画,精于鉴赏字画磁玉之类。佐江春幕,购马氏小玲珑山馆居之。江防字旭东,号橙里,又号砚农,歙县人,寓居扬州。候选知府’。善写生,工诗,尤善词曲。沈祥当为往来杭州、扬州、伍佑场等地的送信人。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