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陌上人如玉》(全2册)

《陌上人如玉》(全2册)

  • 字数: 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御井烹香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582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3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晋江人气作者御井烹香高分古言甜文,网络原名《古代小清新》,所有渠道点击量破2亿。 2.爱奇艺出品,肖燕、翟子路、盛英豪、钟丽丽主演,秦霄贤首次出演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 3.烫金礼盒,特别印签,随书附赠“陌上小剧场”、陌上花笺、Q版人形立牌、异形桃花书签。 4.小说格调清新,讲述了一场单纯美好的真挚恋情,女主聪慧可爱、鬼马机灵,男主青涩热血、有勇有谋,二人默契十足,玩转书院、叱咤朝堂! 5.小鱼儿追妻宣言:“我就想,能娶个心爱的小娘子,和她一起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春花秋月、夏荫冬暖,在汴京城里过着数不尽的逍遥时光。”"
内容简介
天下文气,独钟洛邑,洛邑文气,独钟宋府。 宋竹父亲是大哲、二叔为文豪,大哥得状元、二哥摘探花,大姐才比班蔡、二姐绣夺天工……耕读为业,诗书传家,全洛阳数清流,当仁不让是宋家! 身为宋家女,宋竹很苦恼,虽勤奋刻苦,奈何资质平平,在一家子里黯淡无光,除了生得一张绝世好脸。奈何她欢喜的人不觉她貌美,宋竹费劲心机,大胆表白,终是妄念。 当她决心放下后,萧禹不依了—— 人生岂能不为几件快意事?管不得那么多了,三娘想嫁别人,我绝不答应……我,我萧禹娶定她了!
作者简介
"御井烹香 晋江文学城知名作家,写作类型涵盖悬疑推理、心理推理、娱乐、历史架空等,晋江总积分113.6亿。代表作品有《制霸好莱坞》《庶女生存手册》《豪门重生手记》《贵妃起居注》《只因暮色难寻》《时尚大撕》《同生》《女为悦己者》《非诉女王 》等。其中有10部作品出影视版权、4部作品售出游戏版权、多部作品售出听书版权。本书晋江原名《古代小清新》,积分1.9亿+,点击量破2亿。 该作者作品有突出的个人风格,每一个女主角都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物充盈着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旺盛的自我意识,关注女性的成长和觉醒,折射出强烈的独立人格。"
目录
第一章 初遇
第二章 春游
第三章 走红
第四章 做媒
第五章 疏远
第六章 恍然
第七章 揭秘
第八章 相见
第九章 风波
第十章 转折
第十一章 求娶
第十二章 重提
第十三章 登基
摘要
     第一章 初遇 送礼 天还没有亮,宜阳县东门已经热闹了起来。 地处洛阳腹心这样的膏腴之地,七十年的太平日子过下来,人口繁衍,屋宇增设,宜阳县的城墙已有多年没有整修了。沿着老城墙边上,还往外盖出了连排的屋舍,许多不耐从城门排队入去的居民住户,便踏着自家的房顶,熟练地翻越过黄土城墙落入城内,接着拍拍双手,该上工的上工,该支买卖的支买卖。天还没亮就在东门口排队的,多数都是担了柴米鲜蔬要进城叫卖的小生意人。 虽说国朝重商,但历来对商人的盘剥也最厉害。所谓三里一关、五里一卡并非虚言,即使只是宜阳县附近一二里的农家,担了些柴火进城时,也免不得要受守门士兵的刁难。是以这队伍排得很长,连车带马,把东门口堵得是水泄不通。哪怕等候入城的有衣着光鲜的行商,此时也只能耐着性子挨个等着,轮到自己时,再赔着笑脸,任由守门的兵爷连吃带拿再糟践几把,这才如释重负地入了城去。民不和官斗,哪管国朝重文轻武,这群丘八到了秀才们跟前,也得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可再怎么样,这群举止粗野、盔甲凌乱的大头兵,欺负他们这等小本生意人,也是十拿九稳,容不得一丝违逆。 都是小本经营的更是苦哈哈,听着城门洞里传来的央告声、呵斥声,排队的人不禁露出了愁苦之色。只有一名身穿整洁布衣,红光满面的中年人不为所动,他不时轻蔑地扫上一眼城门,又一面按部就班地往前挪移,小心呵护着自己拎着的两个小竹篓,见有人经过,便要侧着身子,护住竹篓,竟是不欲其沾上半点灰尘。 他虽没有插队,但神态昂然、衣着鲜亮,叫一众小民看了,心中都有些犯嘀咕,有意无意的,全让了他先,因此不一会就进了门洞。这当城门兵的,哪个不是成天见着南来北往、形形色色的人?只一眼便知道他怀里的东西绝便宜不了,又因这门洞里比外头还要更漆黑几倍,一时也没看清他的衣着,伸手便来夺篓子,“什么玩意儿,你的过关文书呢?拿出来瞧瞧!” 这中年人一瞪眼,面上带着的一点笑意顿时消失无踪,他强压着怒火,伸手一挡,一股沛然莫测的力量顿时将那城门兵推得踉跄着倒退了好几步,待脊背硌到墙上才止住去势,门洞内顿时就响起了一片惊呼,几个守门的兵士都聚拢了过来,色厉内荏地叫道:“好大胆的丈人,你竟犯官?” 中年人冷笑一声,欲要说话时,思及来意,也就压下气焰,不和他们计较,只沉声道:“咱家是奉少爷之命,来给宋先生送些束脩的!” 他身穿的布衣虽然不如锦缎打眼,但识货人都看得出来,是海南的吉贝布,售价比绸缎是只高不低,神色间更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豪迈气概。显而易见,这人绝非惯居人下之辈,寻常人目之,少说也是一个员外。可这样人物,居然口称“奉少爷之命”——能蓄养如此豪奴,可见那少爷身份之高了。这样一个豪门世家的奴才来县城里送东西,放在别处,是要激起一番议论的。 几个守门的大头兵却也并无讶色,只听到了宋先生。官人从前在广州任上时,和萧尚书有过一段交情。”小张氏顿了顿,又道,“官人还未下定决心,却是嫌他们家家风不好。”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看如今求二姐的阵仗,和当年求大姐的比,也是不差些什么。”老太太唇边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淡淡的自得之色,亦没想着遮掩,这毕竟是很光荣的事,“你们两夫妻做事,我是放心的,总是要比谚儿好些……且慢慢放眼去挑吧。” 说到现在出外任官的二叔宋谚,小张氏就不便接口了,只得笑而不语,老太太也不在意,她现在挂心的另有其事。 “说来……”老人家慢慢地说道,“三姐今年也有十二岁了吧,我记得两年前二姐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有媒婆登门了,三姐如今——” 国朝虽不说早婚成风,但女子十三四岁一般也就定亲了,如是拖到十七八岁还没定亲,就有些晚。像是宋家的女儿,还在襁褓中就有娃娃亲的邀约,到了十岁上,便有人写信来求,大姐、二姐十一二岁的时候,媒婆便开始登门,到了十三四岁,来说亲的媒婆都要把门槛给踏破了。三姑娘今年十二岁,也到了开始说亲事的时候了,以宋家的名气,即使她处处庸常,要出嫁也绝非难事,按说,该少不得有人惦记才对。 小张氏听老太太这么一问,面上顿时就飘过了一丝阴霾,一时间欲言又止,仿佛是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回答……"三个字,便都是肃然起敬,不敢再和他为难,纷纷将身子让开,由他过去了。而后才低声埋怨嘀咕:“是给宋先生送东西的,怎么还排队?这也怨不得俺们有眼不识泰山。” “也不知是哪位大人给宋先生送东西,排场却是小了些。上回宋先生生日,小王龙图遣人送礼,那才叫一个大阵仗呢,啧啧,车过城门时候,陷在辙子里差点都出不来,听说里头装的全是金银珠宝……” “听那人称呼的是少爷,只怕是哪个小生才刚入书院,为表孝心给宋先生送点新鲜玩意儿……” 且不提这些闲人如何议论,那豪奴虽到得早,但经此一番耽搁,出了城门洞时,天色也已经放了亮。他辨认了一番方向,便顺着东大街往县城东面走去,路上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