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鲁迅长孙周令飞亲自选编。他从鲁迅毕生作品中精选239篇能代表鲁迅文学水平与思想深度的作品,分为四辑。 收小说,取名“呐喊到彷徨”。这既是以鲁迅的两本小说集命名,客观上也反映了鲁迅的心路历程。第二辑收散文,取名“朝花与故人”。“朝花”出自《朝花夕拾》,是鲁迅早年生活的记忆,“故人”则是鲁迅的怀人散文。第三辑收散文诗和诗,取名“野草与惊雷”。“野草”指散文诗集,野草有大地苍茫的意象。在大地之上,“于无声处听惊雷”,有苍穹的意象,用鲁迅名句代表他的诗歌。第四辑收杂文,取名“中国与国人”,因为鲁迅杂文大的关切是中国和中国人。鲁迅是中国杂文写作登峰造极之人,是的,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因此本辑从鲁迅每本杂文集中各选几篇,按出书的时间前后排序。 《鲁迅代表作》底本精良、精编精校,体量适中、图文并茂,可读宜藏。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散文、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等。其作品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大领土的作家”。 周令飞 鲁迅长孙。 现任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主要从事鲁迅传播与普及的文化公益工作:2012年成立鲁迅文化基金会,每年举办“鲁迅文化论坛”“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上海鲁迅文化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等大型品牌活动。 主要创作、策划与主编:《鲁迅家庭大相簿》《镜匣人间》《鲁迅的艺术世界》《鲁迅是谁》《鲁迅影像故事》《鲁迅大全集》《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七十年》《鲁迅代表作》等书籍。
辑 呐喊到彷徨 壹 狂人日记 3 阿Q正传 15 贰 故乡 59 风波 70 祝福 79 药 97 叁 孔乙己 107 幸福的家庭 112 ——拟许钦文 伤逝 120 ——涓生的手记 在酒楼上 142 孤独者 154 一件小事 178 肆 起死 181 出关 193 第二辑 朝花与故人 壹 狗•猫•鼠 207 阿长与《山海经》 216 《二十四孝图》 223 无常 2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38 父亲的病 243 琐记 249 贰 阿金 257 我的个师父 262 叁 藤野先生 271 范爱农 278 记念刘和珍君 287 为了忘却的记念 293 忆刘半农君 305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308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312 鲁迅自传 317 第三辑 野草与惊雷 壹 《野草》题辞 323 秋夜 325 影的告别 328 求乞者 330 我的失恋 332 ——拟古的新打油诗 复仇 334 复仇(其二) 336 希望 338 雪 341 风筝 343 好的故事 346 过客 349 死火 356 狗的驳诘 359 失掉的好地狱 360 墓碣文 362 颓败线的颤动 364 立论 367 死后 369 这样的战士 374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376 腊叶 379 淡淡的血痕中 381 ——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一觉 383 贰 别诸弟 387 自题小像 387 赠邬其山 388 无题 388 无题二首 389 送增田涉君归国 389 无题 390 自嘲 390 所闻 390 无题二首 391 答客诮 391 赠画师 392 题《彷徨》 392 题《呐喊》 392 悼杨铨 393 题三义塔 393 悼丁君 393 酉年秋偶成 394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394 戌年初夏偶作 394 秋夜偶成 395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 395 亥年残秋偶作 396 第四辑 中国与国人 壹 我之节烈观 399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409 娜拉走后怎样 422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未有天才之前 429 ——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 论雷峰塔的倒掉 433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436 说胡须 441 论照相之类 446 看镜有感 454 春末闲谈 458 灯下漫笔 463 论“他!” 471 论睁了眼看 475 贰 随感录二十五 481 随感录三十五 484 随感录三十八 486 随感录三十九 490 随感录四十 493 随感录四十一 496 “圣武” 499 不满 502 恨恨而死 504 暴君的臣民 506 所谓“国学” 507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509 叁 咬文嚼字(一至二) 511 咬文嚼字(三) 513 青年书 515 ——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忽然想到(一至四) 516 忽然想到(五至六) 522 忽然想到(七至九) 526 论辩的魂灵 532 战士和苍蝇 535 夏三虫 537 杂感 539 北京通信 542 导师 545 十四年的“读经” 547 这个与那个 552 我观北大 560 肆 学界的三魂 563 一点比喻 567 谈皇帝 570 无花的蔷薇 573 无花的蔷薇之二 579 马上支日记 583 《阿Q正传》的成因 601 伍 黄花节的杂感 609 略论中国人的脸 612 读书杂谈 616 ——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 答有恒先生 623 可恶罪 629 新时代的放债法 630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632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小杂感 649 革命文学 653 文学和出汗 655 陆 无声的中国 657 ——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扁 663 太平歌诀 665 革命咖啡店 667 流氓的变迁 670 我和《语丝》的始终 672 柒 习惯与改革 683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686 ——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 前驱的血 692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694 ——为美国《新群众》作 上海文艺之一瞥 699 —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宣传与做戏 713 知难行难 715 “友邦惊诧”论 717 答北斗杂志社问 720 ——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捌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723 —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自选集》自序 726 听说梦 729 论“赴难”和“逃难” 733 ——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737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742 关于女人 746 谈金圣叹 748 谚语 751 沙 754 上海的少女 756 上海的儿童 758 小品文的危机 760 偶成 764 关于妇女解放 767 火 770 作文秘诀 772 捣鬼心传 776 玖 电的利弊 779 从讽刺到幽默 781 从幽默到正经 783 “光明所到……” 785 艺术的国家 788 现代史 790 推背图 792 言论自由的界限 794 拾 二丑艺术 797 “吃白相饭” 799 华德保粹优劣论 801 查旧帐 803 中国的奇想 805 “中国文坛的悲观” 807 爬和撞 809 帮闲法发隐 811 由聋而哑 813 男人的进化 816 吃教 819 喝茶 821 看变戏法 823 重三感旧 825 —— 一九三三年忆光绪朝末 外国也有 827 野兽训练法 829 拾壹 女人未必多说谎 831 批评家的批评家 833 漫骂 835 “京派”与“海派” 837 北人与南人 839 古人并不纯厚 841 清明时节 843 小品文的生机 845 读几本书 847 一思而行 849 偶感 851 论秦理斋夫人事 853 倒提 855 看书琐记 857 看书琐记(二) 859 看书琐记(三) 861 趋时和复古 863 中秋二愿 865 骂杀与捧杀 867 拾贰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869 拿来主义 877 隔膜 880 难行和不信 884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886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89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93 说“面子” 895 运命 898 随便翻翻 901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905 病后杂谈 913 论俗人应避雅人 926 拾叁 隐士 929 从“别字”说开去 932 人生识字胡涂始 937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940 什么是“讽刺”? 947 ——答文学社问 论“人言可畏” 950 文坛三户 954 从帮忙到扯淡 958 “题未定”草(一至三) 960 杂谈小品文 969 拾肆 我要骗人 973 写于深夜里 978 三月的租界 990 半夏小集 994 死 999 编后记 1005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