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本史 从南北朝到战国 1334-1615

日本史 从南北朝到战国 1334-1615

  • 字数: 4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乔治·桑塞姆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07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镰仓幕府结束到江户幕府初期的日本历史,对于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具有详略得当的讲述,尤其关注政治纷争表象之下经济、文化潜流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理解该段历史深刻、准确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镰仓幕府结束到江户幕府初期的日本历史。以政治史为主要线索,兼及相关时段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对于建武新政、南北朝之争、足利幕府的崛起、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纷争等重要话题均有详略得当的讲述;对于后醍醐天皇、足利尊氏、梦窗疏石、德川家康等日本历史上重要人物的生平、成败、性格,均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尤其关注政治纷争表象之下经济、文化潜流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理解该段历史深刻、准确的视角。
作者简介
乔治·桑塞姆,英国外交家、日本古代史学者,1947年至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学教授及东亚研究院第一任主任。主要著作有《简明日本文化史》《西方与日本:欧洲与日本的文化互动》等。
目录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后醍醐天皇统治时期
第二章 建武新政
第三章 足利尊氏的崛起
第四章 南朝
第五章 幕府的内部纷争
第六章 南朝的败北
第七章 南北战争的结束
第八章 宫廷生活
第九章 足利霸权
第十章 足利义满和足利义持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
第十二章 足利义持的继承者
第十三章 应仁之乱
第十四章 应仁之乱后的京都与地方
第十五章 战国大名,内战巨头
第十六章 海上贸易
第十七章 走向统一的道路
第十八章 信长统治下的基督教和佛教
第十九章 信长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章 秀吉的崛起
第二十一章 秀吉的政治目标
第二十二章 入侵朝鲜
第二十三章 秀吉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四章 安土—桃山
第二十五章 德川家康
第二十六章 德川幕府的前期统治
附录
书目
摘要
     一 纷争的朝代,后醍醐天皇的继位,1318 本作在第一卷中详细讲述了从后嵯峨天皇开始的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之间旷日持久的皇位争夺。但是为了清楚起见,这里再复述一下其主要特征。 1272年,后嵯峨天皇驾崩,整个国家在接下来超过50年的漫长时间里都处在连绵不断的内战中。1318年,后醍醐天皇的继位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直到1331年国家才得以恢复正常。从1272年到1318年,尽管镰仓幕府不愿偏袒任何一方,但是两派之间毫不停息的龙争虎斗还是使得幕府感到有必要明确对继位者的态度,以此来停止双方无休止的争吵,维持朝局稳定。无论是皇权还是继承人的身份,如果得不到幕府的首肯都不会生效。在两派的斗争中,幕府既希望保持中立的态度,又希望能通过一项计划在两派之间选出一个继承者。虽然幕府知道最终很可能两边都不讨好,但还是想找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而且镰仓幕府的决定是朝廷必须要执行的,因为朝廷对鸟羽上皇在1221年对抗幕府,最终被攻破都城、惨遭流放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尽管幕府处在强势的位置,但是镰仓的首领在面对候选人的争论时却保持了令人惊讶的耐心。不像北条义时惩罚不服从自己的后鸟羽天皇那样,镰仓幕府将军在经过两三代之后似乎没有信心掌控各个分国的武士阶层、守护和都城贵族的行动。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意识到不满正在社会和朝廷中蔓延,这种不满不仅是对幕府将军本身,同时也是对他们的统治的不满,但在如何应对上幕府将军却束手无策。 虽然不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幕府的地位已被削弱却是不争的事实。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保卫国家免于被侵略的斗争不断地考验着幕府。幕府的财政急剧恶化,家臣们的忠诚也摇摇欲坠。不过这些事实并不足以解释幕府地位的衰落,这种衰落既包括了统治质量的恶化,也包括了财富和力量的流失,毋庸置疑,从13世纪末开始幕府就已走下坡路了。白1284年北条时宗离世,北条氏继任者们的执政能力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北条贞时(1284-1301在位)虽有能力却勤奋不足;北条高时(1316-1326在位)放荡不羁、不知廉耻(在一部批评性的编年史里有相关真实记载),而且由于亲政时年龄太小,受到一帮小人的摆布。幕府的大小事情都落到了这些小人手中,他们对封臣的不满和嫉妒动摇着幕府的统治,也壮大了朝廷中要求恢复天皇统治的势力。 这毫无疑问是京城人们的期望。然而,朝廷中的大臣并不都支持同一个继承人,由于这个缘故,持名院统和大觉寺统的支持者连一个临时性的协议都无法达成,他们的地位也因此受到影响。其中一个候选者就指出双方的争吵实在不合时宜,此人便是花园天皇。花园天皇是一个敏锐公正的观察者,1318年他被迫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后醍醐天皇。其日记(《花园院宸记》)中记录了发生在1325年1月,双方使者和代表为了各自的主张前往镰仓游说幕府将军的事。人们都嘲笑他们在进行一场赛马比赛。竞争者们甚至在神社和寺院的祷告中也展开了较量,确信神灵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问题。 在漫长的朝廷争论之后,1318年后醍醐天皇登上了天皇的宝座。令人惊奇的是,或者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使幕府感到高兴的是,后醍醐天皇打算打破自后嵯峨天皇以来天皇即位和提早退位的方式,还明确表明不会让位于一个婴儿,或者其他任何人。后醍醐天皇31岁继位,打算将其有生之年都用于统治这个国家。他想要实行自己的改革计划,以新的路线、方式来组建自己的政府。 后醍醐天皇统治之初就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这加深了他对幕府的怨恨。1318年4月登基后,在其父亲,隐居的后宇多上皇的指导之下,后醍醐天皇开始了他的统治。讨论关于晋升和退休年龄的议政会议结束之后,时任关白很快辞职,一条内经取而代之。幕府当然不会同意后醍醐天皇的随意任免。因此,在新任关白举行就职仪式的时候,由于害怕得罪幕府,没有任何宫廷贵族敢于参加。后醍醐天皇将此事告诉后宇多上皇,征求其意见,得知此事的后宇多上皇勃然大怒,他在回信中潦草写道:“真是岂有此理!”后宇多上皇随后举荐了一位高级官僚,结果此人也没来参加仪式。就这样,新任关白的就职仪式稍后在这种异于常情的情况下举行完毕。这件事以及一些类似的事情更加坚定了后醍醐天皇反抗幕府侵犯皇权的决心。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