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与东坡为邻
字数: 38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 仇媛媛
出版日期: 2021-07-01
商品条码: 978751713740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4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为什么苏东坡会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中国人的自信和骄傲?他的身上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他给后人又留下了怎样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本书会告诉您答案。 同时,这本书呈现了苏东坡的经典诗词、艺术成就、宦海沉浮、报国之志,以及情感生活…… 这本书既是苏东坡的专场诗词大会,也是寻找苏东坡足迹的旅游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通读了东坡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的诗文信札并做了一定的比较性研究后,又亲赴实地“与东坡为邻”,历时两年写成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内容分黄州篇、惠州篇、儋州篇,每篇又分两个部分:东坡彼时生活和作者当下体验。每到一处,作者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以生活的姿态亲近作为生活家的东坡,让“为邻”不成为虚名,让“为邻”成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和一种人生方式。
作者简介
仇媛媛,安徽寿州人,教师。爱自然,爱智慧,爱一切美的人和事物。生活的空间很小,超越的愿望很强。有书,有远方,不够的话,还有想象。出版的散文集子有《飞絮飘影》《大观园群芳谱》《走在文化边上》《来生做一株木樨花》等。潜心教学,静静写字,不媚俗,不迎合,自在坦荡。
目录
黄州篇
一、一蓑烟雨任平生
1.变法风云
2.赴黄途中
3.初到黄州
4.定惠院·海棠
5.临皋亭·南堂
6.以禅安身
7.东坡
8.雪堂
9.黄泥坂
10.以味觉入诗
11.邻里邻外
12.另类交往
13.出游
14.月下漫游
15.赤壁
16.《赤壁赋》的诞生
17.梦游
18.王闰之和朝云
19.也作媚词
20.文学心态
21.苦病
22.仁心有术
23.有个词牌叫“黄州”
24.苏东坡与黄州
二、黄州为邻记
1.找个游伴
2.结邻
3.雪堂迷踪
4.黄泥坂狂想
5.巧遇定惠院
6.赤壁失江
7.赤壁情结
8.歧亭有旧
9.西山有亭
10.兰溪沙路
11.有座绿杨桥
12.黄州结友
13.承天寺夜游
14.女王城夏至
15.沙湖道中
16.敬重原址
17.半是黄冈半黄州
18.黄州人的记忆
19.告别
20.别后即念
惠州篇
一、不辞长作岭南人
1.南迁惠州
2.罗浮山本
3.梅有信
4.朝云的好时光
5.美人如月
6.唯游是归
7.幽寻意自长
8.吏民一笑温
9.直把惠州作杭州
10.荔枝啖
11.日常最真
12.细和渊明诗
13.“悟”字了得
14.佛道是归
15.白鹤宜居
16.比“林”而居
17.伤逝
18.流惠于惠
二、惠州为邻记
1.我要去惠州
2.寓居水东朗曼
3.日啖荔枝三十颗
4.拜访白鹤新居
5.白水山“串行”
6.江郊行
7.能不游西湖
8.罗浮山下
9.水城悠哉
10.美食寻因
11.寻友有遇
12.永远的朝云
13.暂别惠州
儋州篇
一、天容海色本澄清
1.再贬海南
2.赴儋州中和镇
3.岛上生活
4.自我安顿
5.载酒问字
6.桄榔庵
7.东坡小圃
8.和陶
9.念念有亲
10.默坐
11.茶与酒与药
12.东坡美食
13.往来之人
14.春梦婆
15.几首欢快的诗
16.东坡小路
17.物爱
18.补天馀
19.离开儋州
20.东坡的总结
二、儋州为邻记
1.赴儋州中和镇
2.寓林家旅租
3.安顿好自己
4.载酒寻踪
5.桄榔庵在哪
6.庵居成小圃
7.我的饮食起居
8.走东坡小路
9.寻一座叫“儋耳”的山
10.漫游
11.海南的冬天,冷吗
12.去了趟儋州市
13.儋耳人
14.红红的诗联
15.别离
附录
由熟悉的诗句进入“东坡时空”
参考文献
摘要
一、一蓑姻雨任平生 1.变法风云 文人最理想的时代,莫过于北宋了,他们受到了空前的尊崇。他们一边上朝拿着高薪,一边在自己或同僚的家宴上,诗酒流连,好不风流。可繁华也最容易导致速朽,事情到了特别就很容易走向它的反面。与西北边境的敌手一较量,宋的虚弱就明显暴露出来了,文人政治遇到强敌,显然有些尴尬。 于是范仲淹等领起了一场改革,时称“庆历新政”。这次变革队伍可谓阵容强大,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都主张变法,宋仁宗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宋王朝的优选统治者总算开始行动了。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的小康局面已经逆转恶化的时期开始的,可谓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就是现在听来也正当时.而且这些变革举措,都是渐次颁布实施的。可还是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仁宗对朋党之论也开始产生怀疑,范仲淹以“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区别予以澄清,欧阳修也撰写《朋党论》一文上奏仁宗。 可就这样风清气正的改革,也招致了一片反对,最后以主持变法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而告终。为何变革有朝臣和皇帝的合力推行都难以成功?为何反对的声音一大,首先动摇的就是皇帝?依我们一般人的想法,顶住声浪,坚决推行,不就可以成功了吗? 然而,当朝的利益集团如同构成大厦的支柱,姑且不论裁到谁、减到谁就触及谁的利益,单是这个裁减就不容易,因为每一个支架上也是相互勾连,过于庞大。裁掉一副梁子,就会带掉很多支架,不慎不当的话会造成整个架构失去平衡,甚至顶层的崩塌。这就是为什么反对声一高涨,皇帝立马要收手的原因,他担心的是皇权构建的体制整体崩塌。 地主官僚是王朝的统治阶层,他们的家族有庞大的利益覆盖,官多地多产业多,这是不用说的,一旦利益受到危及,他们联合向朝廷发难的声威也是有震慑力度的。更何况他们还是特权阶层,享受朝廷“恩荫”,也就是说朝廷要保证这些大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官位。皇权建筑在这个基础上,它要有恩于这个基础,变革又意味着恩荫减少,从而招致基础的反对。关键还不只是这个基础反对,士的阶层——读书人也反对。比如,你想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一是裁汰官员,二是削其俸禄,三是减少科举取士的名额。这样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君王的统治基础。这就是改革的“二律背反”,革也不成,不革也不成。 庆历新政前后只有一年零四个月。又过了二十五年,北宋的积贫积弱更为严重,就像《红楼梦》里写的“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一心想变法的王安石终于等到了机会,那就是刚登基的神宗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之前是大臣们说服宋仁宗变法,现在是神宗皇帝要寻求变法的栋梁之材,他发现了王安石。 从庆历新政的失败中,王安石吸取了教训,他绕过澄清吏治这类最敏感的问题,首先从经济、军事制度的改革做起,也就是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变法这艘艨艟巨舰,神宗和王安石划得特别起劲,可众大臣基本不合作,还唱反调。当时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镇等名臣,在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上,异口同声:“我反对!,'苏轼也投了反对票。 与其说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倒不如说关闭了大门。失败永远是个阴影,那么多名臣都未能推动改革的全面展开,区区一个王安石就能成功7当初主张变法的欧阳修、富弼、韩琦等人,现在已廉颇老矣,不同于廉颇的是,他们已不愿披挂上阵。也许他们对变法失去了信心,也许他们不情愿支持这个“贸然新进”的王安石。总之朝堂上一片反对声。 王安石是有准备的,这个人人称“拗相公”,早就在精神上为自己壮行了。他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是豁出去了,神宗也豁出去了,可司马光等人的反对,也豁出去了,司马光人称“司马牛”。 地方反对,朝廷反对,连小民也反对。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的现象。王安石认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王安石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这小民是受到了蛊惑,还是被金钱收买的,都很难说。可自己为自己说理.向来不太有说服力,加之这是“民意”,朝廷不能不重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对变法不利:天大旱,久不雨,也被说成是人事不修所致:郑侠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竟夕不眠:太皇太后哭诉“王安石乱天下”,反对的力量又加了一股后宫:这一切终于导致神宗动摇,王安石被罢相。 其实上面的一些现象,在盛世也会出现,.不变法也会出现,可现在变法了,就让某些人生拉硬扯地为灾难找到了人事的原因。比如水灾和旱灾,《尚书》就有“狂恒雨若,僭恒肠若”。汉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