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问题研究

  • 字数: 29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王小广 等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5701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更好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分领域研究,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依托校(院)精品课讲授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出新时代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系列丛书,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和教学支撑。 该系列丛书从理论入手,以案例讲述,事例丰富,说理透彻,深入浅出,将新时代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提供重要参考。本书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书稿从理论源头出发,探清我国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并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结合相关理论点明实践方向。
作者简介
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名经济学家。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在宏观经济趋势分析上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分析方法,并多次准确预测中国宏观经济的“拐点”变化。2003年年初提出房地产“泡沫论”,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2009年第一次发出我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警告。对我国经济周期和发展阶段有独到的见解,发现中国经济存在一种30年长期周期现象和10年中期周期的“38”定律(3上8下规律)。在城市规划理论上独树一帜,提出“本底规划论”。 在《人民日报》《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三百多篇。出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台结束?》《中国汽车何去何从》《中国发展新阶段与馍式转型》和《治堵经济学》(即出)等十余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及中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二、国外区域发展及区域协调理论
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四、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内涵
第二章: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新趋势与新问题
一、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明显
二、城乡差距和东中西部差距明显缩小
三、一些超大城市和重要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效应显著提高
四、南北问题成为区域发展问题的新焦点
第三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及谋划
一、新时代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形势、规律及总体思路的论述
二、关于流域整体发展思想
三、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谋划
第四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二、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与战略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
第五章: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量城市群篇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与发展重点
二、雄安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与发展重点
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第六章:国家重点区域协调战略:流域与板块篇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
三、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第七章:区域协调发展一般机制研究
一、从生态系统理论看区域概念与区域发展
二、城市发展是推进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雅各布斯关于城市经济理论的九个观点
四、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机制研究
五、对区域的经营:优化城市—区域发展环境
第八章: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
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
二、区域协调机制与区域协调体制的关系
三、我国现行区域协调机制与体制存在的问题
四、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的建议
第九章: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创新
一、区域协调发展体制的“四梁八柱”结构
二、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三、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四、个体区域精准定位机制
五、区域发展示范机制
六、专业区域政策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