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 字数: 5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48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希腊化世界的形成,使东地中海与印度河之间的广袤区域连为一体,为未来丝绸之路西线的全面开通与拓展奠定了基础。张骞通西域,使中原华夏文明与帕米尔以西各国文明的接触和交流变为现实。从黄河到地中海,丝路绵延数万里,从两汉到隋唐,丝路沿线及其辐射的地区、国家、民族几经变迁沉浮。但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帕提亚(安息)、贵霜、罗马(大秦)、萨珊波斯、粟特以及草原游牧帝国。它们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都为欧亚大陆诸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以不同的方式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同时,它们也是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受益者。正是通过丝绸之路,它们不仅扩大了与周边文明的交往,更重要的是和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谓“四万里外”,“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就是这种中外文明交往盛况的真实写照。这种联系的结果就是物质文化的相互补充和精神文化的相互交融。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佛教的东传和丝绸的西渐,前者成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后者成为罗马帝国上流社会的时尚。西域的其他的宗教如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罗马帝国的聂斯托利教,甚至后来的伊斯兰教也都是通过丝路进入中国的。罗马帝国对东方香料、丝绸的巨大需求,与安息、印度“交市于海中”又推动了从地中海到中国南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与对接。因此,古代诸文明因丝路而发展,依丝路而兴衰,丝路沿线各国事实上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构想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提出并实施的吗?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24)
第一节远东希腊人王国与丝绸之路(24)
第二节托勒密、塞琉古王国与丝绸之路(47)
小结(59)
第二章帕提亚帝国与丝绸之路(61)
第一节帕提亚与丝绸之路的拓通(62)
第二节帕提亚与丝路贸易初兴(74)
第三节帕提亚与丝路文化交流(87)
小结(104)
第三章贵霜帝国与丝绸之路(105)
第一节贵霜帝国与丝绸之路关系的确立(105)
第二节贵霜城市与丝路中南段的整合(118)
第三节贵霜钱币与丝路文化的融合(149)
第四节贵霜帝国与丝路文化的传播(172)
小结(193)
第四章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195)
第一节罗马帝国的崛起与丝路的延伸与繁荣(196)
第二节罗马帝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商贸与交往(219)
第三节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256)
小结(269)
第五章萨珊波斯帝国与丝绸之路(272)
第一节萨珊波斯帝国对丝路控制权的争夺(272)
第二节萨珊波斯帝国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介贸易(288)
第三节萨珊波斯帝国与中国的丝路文化交往(305)
小结(325)
附录丝绸之路上的萨珊波斯人(326)
第六章粟特与丝绸之路(356)
第一节粟特与丝绸之路的发展(357)
第二节粟特人与丝路宗教文化的传播(376)
小结(385)
第七章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386)
第一节斯基泰人与草原丝路的开辟(387)
第二节斯基泰人与草原丝路上的物质文化交流(398)
小结(429)
译名表(431)
参考文献(450)
后记(5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