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千家诗一字一诗解 第1卷

千家诗一字一诗解 第1卷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光福,刘悦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2091254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千家诗一字一诗解》所选之字,均来自传统诗歌读本《千家诗》。每集以一个汉字为主角,讲述其身世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发展演变中所携带的种种文化细胞——成语、典故、寓言、神话、传说、民俗、历史事件、诗词歌赋等。跟着它走,就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中华文明史中那些叮咚作响的高光时刻。 希望通过“每讲一首诗解析一个字”的新颖形式,让读者在对一字一诗的平仄品咂之中,慢慢体会诗的美和字的真,以及诗和字之中所闪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浓浓的善意,从而提升诗意的满足感、知识的快乐感和生活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
王光福,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兼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刘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
目录
序1
春·春晓1
访·访袁拾遗不遇6
送·送郭司仓11
道·洛阳道16
坐·独坐敬亭山21
登·登鹳雀楼26
观·观永乐公主入蕃31
怨·春怨36
掖·左掖梨花40
思·思君恩45
题·题袁氏别业50
夜·夜送赵纵55
馆·竹里馆60
入·送朱大入秦65
曲·长干曲70
咏·咏史75
相·罢相作80
侠·逢侠者85
行·江行望匡庐90
答·答李浣95
风·秋风引100
寄·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105
秋·秋日110
日·秋日湖上115
宫·宫中题120
隐·寻隐者不遇125
上·汾上惊秋130
蜀·蜀道后期135
静·静夜思140
歌·秋浦歌145
赠·赠乔侍御150
守·答武陵太守155
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60
婕·婕妤怨165
寺·题竹林寺170
过·过三闾大夫庙175
于·于易水送人180
别·别卢秦卿185
人·答人190
跋195
摘要
     春·春晓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孔子撰写了一部很有名的著作,叫《春秋》。后来有三个人写三本书给《春秋》作传,也就是做注解,分别是《左传》《毂梁传》和《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其中《公羊传》说:“春者何?岁之始也。”“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年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表示春天的来临。春,充满着生机、活力,带给人信心和憧憬。那么,古人是怎样通过一个“春”字,来表现这万物复苏的大好光景的呢? “春”,甲骨文字形左边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表示草,中间为日,以此来表示日光转暖,草木萌生,春回大地。右边的“屯”是用来表示声音的,表明这个字读音和“屯”接近。 后来字形中的“舯”和“屯”合并简化为现在的“夫”,“春”也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写法。 “春”的古文字字形,正像朱自清散文《春》里所描绘的那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可见,那温暖的阳光,那萌动的嫩芽,从古到今都是新鲜活泼的,千百年来一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描写春天的唐诗——《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家知道,《千家诗》共四卷,分别收录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七言律诗。每一种诗体,又都是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所有的《千家诗》版本,不是把七言绝句排在卷一,就是把五言绝句排在卷一。若是把五言绝句排在卷一,孟浩然这首《春晓》是三十九首唐人五绝的第一首,那它就是整部《千家诗》的第一首了。 我们还知道,诗歌到了唐代,就有了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分别。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所有的律诗,包括五律和七律都是近体诗。而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则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 所谓律绝,就是符合平仄规则并押平声韵的绝句,古代的大部分绝句诗都是律绝。也有少数绝句诗不合平仄规则,甚至押仄声韵,这种绝句诗就叫作古绝,属于古体诗。 因此,孟浩然这首《春晓》,虽然放在《千家诗》五言绝句的首位,我们却应该明白,它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律绝,而是一首不合格律的古绝。这样的古绝,后边还有不少。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王维齐名,后人常常提到的“王孟”,就是指王维和孟浩然。 孟浩然钟情田园、热爱诗歌创作,他的高雅情趣和高超诗艺,连李白都佩服得赞不绝口。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您年轻时就不做官,老了就幽居山林,烦闷了就对着月亮喝个痛快,高兴了就赏赏花,比官场自由多了,您就像一座高山让我看不到山顶,我只能对着满山的芬芳作揖致敬了。 因为诗人不做官,所以不怕耽误上班,晚上喝点小酒或熬夜翻翻闲书,随情适性,没人催促。今天早晨,由于睡得太沉,一觉醒来已是窗外大亮,群鸟乱鸣。可是睡眼蒙咙中依稀还记得昨晚刚躺下时,院子里仿佛掠过阵阵若有若无的风雨之声。 这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有风雨肯定就有落花。可是风雨究竟如何?落花是多是少?是像唐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的那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还是像宋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的那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没有立即起床去看,因而不清楚,我们也就更不清楚。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依然撩拨着我们的心弦——这就是唐诗的魅力之所在。 一种景象,多种写法,这是古代诗词写作艺术的高妙之处。不管是孟浩然、杜甫还是李清照,他们在写法上都是从虚处着笔、写想象之景,这就更加启人遐思了。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