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沂蒙红色文化符号

沂蒙红色文化符号

  • 字数: 2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25005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沂蒙红色文化符号》由徐东升,孙海英主编
作者简介
徐东升,1966年3月生,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专家,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沂蒙精神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沂蒙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在《人民日报》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沂蒙精神研究》等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招标项目1项。主持的《沂蒙精神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曾获得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目录
第一编沂蒙人物
王尽美
黎玉
郭洪涛
朱瑞
罗炳辉
赵镈
王麓水
陈明与辛锐
陈若克
常恩多
汉斯·希伯
刘晓浦与刘一梦
李清漪与李清潍
王换于
……
摘要
     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山东省莒县北杏村(今属山东省诸城市)人。王尽美早年在本村私立小学和镇高小读书。1918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园分校预科班。1920年11月,发起成立“励新学会”。1921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发起成立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出席了在上海、浙江嘉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任中共济南独立组组长。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济南地方支部书记。2013年10月,任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使王尽美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年春节前后,在济南与反动的基督教徒连续进行了三天的大辩论,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住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之际,王尽美毅然出院,抱病投入战斗,王尽美与邓恩铭一起领导了胶济铁路全线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在青岛他与邓恩铭一起领导了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老家莒县北杏村养病。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建党初期山东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他的组织、带领、影响下,山东党组织的活动蓬蓬勃勃开展起来,他还介绍沂水人刘晓浦、刘一梦、李清潍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人经常利用假期和探亲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事革命宣传,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的最早传播者。正是这些早期的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优选思想文化宣传教育群众,用自己的革命实践和大无畏精神践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唤起了沂蒙民众的觉醒,使得沂蒙地区党的组织和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后来沂蒙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黎玉 黎玉(1906~1986),山西崞县(今原平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北平市委职工部部长,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冀鲁豫边特委书记。1936年,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东担任省委书记,负责恢复和重建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的中共山东省委。黎玉长期担任山东党的主要领导,在山东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为开创山东的抗日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黎玉领导山东省委发动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并杀自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兼任委。不久,1938年3月,黎玉率省委和第四支队一部进驻蒙山,恢复中乓费县工委。不久,他到达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山东的情况,请求党中央、毛主席增派干部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开辟根据地。1938年12月,冬玉从延安回到山东沂水县王庄,在这里将山东八路军各地方武装改编为八各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纵队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辖八个支队,活跃在争中、鲁南及胶东地区,兵力4万余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领导山一纵队与进入山东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部队并肩战斗,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口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940年8月,山东战时工作执行委员会成立,担任首席组长、主任委员,主持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1941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军委决定,山东分局由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四组成,朱瑞为书记,将山东纵队及一一五师两军政委员会合组为一个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首长指挥。黎玉就是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与、罗荣桓等共同开辟和巩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参与领导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1945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莒南县大店成立,黎玉担任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新四军北移山东的战略决策,并在1945年12月将山东分局改组为中共中央华东局,由饶漱石任书记,黎玉任副书记。饶漱石到山东不久,即在1946年1月去北平参加军调部工作,后又赴东北,直到1947年1月才返回山东。在饶漱石离开山东期间,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主管土改工作的副书记和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按照“五四指示”的精神,主持制定了((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实现土地改革的指示》(简称“九一指示”)和《山东省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布告》《山东省土地改革暂行条例》,领导了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48年,在山东土地改革复查期间,黎玉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错误的处理。但他从党的团结和革命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安排,没有怨言,积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玉任上海市委秘书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农机部副部长。1978年起,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顾问,农业机械部顾问、党组成员。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