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腾翔古圩绘画散文集
字数: 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陆耀儒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0396659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1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倾情做序。 2.堪比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3.图文并茂,展现广西乡村独特风貌。骑楼、喀斯特地貌、圩场、米粉……这些广西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被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内容简介
《腾翔古圩绘画散文集》收入了作者创作的关于腾翔古圩的五十多幅画和十几篇散文,用水墨和文字记录了古时米花圩与腾翔圩的渊源关系,特别是从重建新圩至今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集中描述和展现了一个古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繁荣兴旺的历程,渗透着浓浓的乡情、乡愁、乡恋。这本集子把绘画和散文放在一起,既有好看瞬间画面的定格,又有文字深入细致全面的描述。文字描写与形象画面的结合,阅读与直观的感受,也正是这本集子的一大特色。
目录
前言
腾翔古圩八米长卷[图]
腾翔建圩[图]
腾翔大队办公楼和卫生所[图]
古圩粮库[图]
古圩邮政[图]
一张泛黄的旧地契[文]
老屋[图]
庭院春色[图]
腾翔古圩骑楼[图]
甲泉[图]
造庆村大礼堂[图]
故乡的老屋[文]
腾翔食品站旧址[图]
古榄村[图]
山村之春[图]
伊岭风光[图]
食品站往事[文]
坛常清泉[图]
一塘清水润古圩[图]
邓家大院[图]
岜榕莲藕[图]
流变的坛常[文]
腾翔岜旺[图]
腾翔岜车[图]
腾翔岜布[图]
伊岭仙山[图]
腾翔的岜布[文]
腾翔中心小学[图]
古圩西北边的田野青山[图]
我的母校[文]
腾翔初中[文]
腾翔古亭[图]
韦国清在腾翔伏梁蹲点调研[图]
那宫廊桥[图]
伏林新貌[图]
木棉树下的独屋[文]
腾翔西北边粮库和商店[图]
伏梁大榕树[图]
腾翔戏台[图]
古圩戏台[文]
伊岭岩[图]
腾翔圩的裁缝师[文]
腾翔街上[图]
腾翔烧烤摊[图]
腾翔新貌[图]
健康家园[图]
腾翔古圩八米长卷(局部)[图]
广西第一路——邕武公路[图]
天井岭[图]
漫话赶圩[文]
高峰隘[图]
养路人[图]
南武大道[图]
山村小路[图]
雨打芭蕉湿南国[图]
桂西山村[图]
高峰隘遗事[文]
板苏春晓[图]
春晓[图]
夏日霞晖[图]
家乡秋色[图]
家乡的美食[文]
山水园林幽静宜居[图]
夜宿石头寨[图]
石头寨品翠[图]
重阳敬老[文]
钟乳奇石伊岭岩[图]
万年灵芝溶洞长[图]
编后记
摘要
一张泛黄的旧地契 2019年初,陆寿成先生跟我说,想编腾翔圩百年史书,已找到建圩地契,随后给我发来一张地契的照片。当我看到这张地契时,一种惊喜、感动、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脑子里闪现出了先辈们共商建圩和村民慷慨捐地的画面,也想到了许多问题,想知道更多的建圩过程,以及它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这张地契于民国四年(1915)签订,已历经一个多世纪,泛黄的纸和折叠收藏造成的折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甚至不知是虫子还是水搞出了星星点点的洞,影响到了字迹的清晰。可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地契,对如今繁荣兴旺的腾翔圩来说,是多么重要。没有这张地契,也许就没有那独特的古老圩场、骑楼、圩街、戏台、学校等,以及今天走向现代化和繁荣兴旺的腾翔。它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细读这张地契,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分量很重,字字千斤。其内容是: 立写关约书,情因我叚诸村同议设圩,果因无其地,幸有岜旺村刘逢庆慷慨所有的地土。名埠常上面,岭坡大路以上,未山丑向,横二十八丈,直二十四丈;上面地主为界,下刘盛超为界;左边上面梁家为界,右边中间地主为界,设为圩场。地点讲明。于所让之面积内,东边处,留四面铺地,直五丈,横九丈,归刘逢庆建铺,余则分配诸村同建。成圩后,一切利权三十余村同享,刘逢庆不得把持。尚有公顷或不测,诸村同当,不得推诿。上下右三处,不得于界外侵越尺寸。万一该圩不成,所让之地仍归刘逢庆管业,诸村亦不得把持。恐空口无凭,诸村父老梁国柱、梁酿泉、陆耀宏、周梦龄、陆小安、韦作冠、王廷勋、张继川、王烈昭、覃炳高,特命许梁祖绵依口代笔立写关约书一张,并绘图量尺在尾,交予刘逢庆收执。为执是实。 韦作冠、周梦龄、王烈昭、覃炳高、陆耀宏、梁国柱、王廷勋笔押。 民国四年十二月初十日立 这是一张非常严谨的契约书,捐献的地点、数量、用途及成与不成的处置办法、责权等都约定清楚了。这张旧地契,不仅是一张契约书、一份协议,也是一张设计图、一份规划书。 一、地理位置 契约中捐地的方位“未山丑向”,这是风水学中的一个名词,出自旧时卦书“八运未山丑向替卦同下卦”,“谶曰:未山丑向八运旺”。现在科学的说法一般叫北偏西30°左右。光绪十一年(1885)《武缘县图经》中标注的“米花坪”位置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广西舆地全图》里武缘县局部图中标注的“米花圩”位置,在今腾翔圩往高峰、南宁的方向,至洛水塘的路上,即邕武路边。从地图标注的比例尺来看,距离今腾翔圩比较近,原称“米花圩”,但据说“米花圩”在那宫屯的地界上。《武鸣县志》记载,清代的驿路从县城往邕州的路上有五塘,洛水塘是其中之一。标注“米花圩”的具体位置往前一段距离才到洛水塘。洛水塘路东往里一段距离便是那宫屯。“米花圩”由于规模较小,又无水源,始终旺不起来,这也促使后来人们重新选择圩址。可见,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先辈们,选地时既考虑到要有足够的地方来建圩,有利于发展,也非常重视地理方位。 经过考察勘测,选到了现在腾翔圩这块地。地主是岜旺村的刘逢庆。他深明大义,为建圩慷慨捐出了这块土地。用现代的计量方式,一丈约是3.33米,横二十八丈就是93.24米,直二十四丈是79.92米,共7451.74平方米。一亩地的面积约是666.7平方米,刘逢庆先生捐出了大约11.18亩土地,在当时是个人捐出的一块很大的地了。那个年代,土地对农民来说,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些保障。可见,刘逢庆先生捐出这么多土地,要下多大的决心;也看出他心胸有多宽广,精神有多可贵。正因为有他的慷慨奉献,才有了腾翔圩,才成就了古圩的繁荣发展。 契约书中刘逢庆捐的这块地在“墰常上面,岭坡大路以上”,说明原来这里有一条“大路”。契约书中绘的地图也标示出这条路的位置,正好就是现在的邕武路。1915年开始修筑邕武路,经过腾翔的这一段就是这条“大路”。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广西舆地全图》上查到,有一条路从高峰隘下来,通到米花圩,即现在的腾翔圩位置,然后往岜车,到天堂处与伊岭旧路接上,再通往武鸣县城,与现在的邕武路和南武大道是一致的。 地契于1915年农历十二月签订,之前已有桂系军队工兵技术人员为规划修筑邕武路来勘测过。当时村民已得知陆荣廷修筑的汽车公路将经过这里,因而策划筹建新圩场。所选之地近“大路”(邕武路)边,这样交通方便,以利于圩场的繁荣发展。 绘图中西边还有一条虚线画出的路,路右边是梁家的地,应该是现在从圩亭往伏梁的这条路。建圩之前也是有这条路的,可能只是一条小路。这些路是旧圩场连接各村的交通要道。坛常上去至大路的中间标示“此处畚地”,右边是“塘”。就是现在邕武路东边十队这一排房子,原来是畚地,即有坡度的阶梯式田地。右边的“塘”,是十队这排房子北头与亭上八队那一排房子中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