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的张力——儒学思想与近代文化嬗变

传统的张力——儒学思想与近代文化嬗变

  • 字数: 2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昭军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686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思想文化史的视角,以近代儒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旧学如何转化为新学、传统儒学如何过渡到现代性思想。作者在反思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基础上,以近代思想家的儒学思想为例阐明:简单地把儒学划为传统性范畴,或认为儒学本身含有启蒙思想、没有西学东渐同样能实现现代性转化等说法不合乎历史。作者提出,儒学内容复杂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其中含有与现代性相通、接近于现代性但又不等同于现代性的因素,近代思想家正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合理发掘、利用和创造性阐释,才建构起了中国的现代性思想,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本书对于全面理解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形成,正确看待五四“反传统”,理性地认识当下的“国学复兴”等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传统的张力——对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模式的反思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龚自珍的经世思想与近代文化传统
一、“抱小”与“追大”——龚自珍对汉学、宋学的批判与继承
二、“虫鱼学”与“卖饼家”——今文、古文经学在龚自珍思想中的位置
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四、“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
五、文化传统的复杂性
第二章 “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
一、思想来源
二、现实表现
三、理学经世与倡导洋务
第三章 “经世致用”与“中体西用”——张之洞对儒学的调适和锢蔽
一、“经世致用”的双重意蕴
二、“中体西用”的矛盾内涵
三、对张之洞文化思想的检讨
第四章 “发明圣制,探讨微言”——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
一、学术渊源
二、新学要理
三、旧学新解
四、纳儒入教
第五章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儒学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进
一、儒学与变法
二、儒学与新民
三、儒学的普适性
第六章 “统新故而视其通”——西学家严复的儒学观
一、从儒学视角看严复思想的演进历程
二、严复从未对儒学进行过全部肯定或否定
三、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的方法多样化
第七章 “用国粹激动种性”——章太炎与儒家思想的近代转换
一、儒学与维新、革命
二、儒家道德的批判、继承与转化
三、驳建立孔教议
四、“六经皆史”与学术转型
第八章 “古人之思想足资今人学问”——儒学与孙中山的革命学
一、从华夏中心主义到文化民族主义
二、民本思想与民权主义
三、大同理想与民生主义
四、知难行易学说
五、孙中山与20世纪儒学
附录 儒学在民国的历史命运
一、民国建立与儒学制度保障的丧失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终结
三、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创新性发展
四、国民党对儒学的利用
五、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