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0到1学做私域流量

从0到1学做私域流量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蔡余杰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50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意的本质是流量,但自从2019年以来人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流量正在变得越来越贵,这主要是因为以前被人们用惯的公域流量衰退了,流量红利的盛宴已经结束,流量开始进入深耕细作的时代。
于是,私域流量应运而生,成为这个时代的商业趋势和变革出口,一些提前建构私域流量的企业正在收割让人难以想象的新的红利。
如何构建私域流量正是本书讲述的主要内容,本书便对私域流量做了全面的剖析,并且对大量技巧、方法分步讲解,手把手教大家搭建私域流量,做好私域流量。
作者简介
蔡余杰,深圳共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共享平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聚海干舸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近十年来的企业操盘辅导实战经验,被同行及业界誉为“行销实战鬼才”“资源整合怪杰”“企业落地实战运营系统实战专家”。
目录
第一章公域流量消退,私域流量崛起
正在消失的流量红利 2
越来越难变现的公域流量 4
私域流量崛起 7
私域流量池和公域流量池 9
私域流量池的核心指标 11
第二章赢下私域流量,才是企业或商家的王道
私域流量让营销成本更为低廉 16
私域流量让流量更加可控 18
私域流量给了企业或商家深入用户的可能 21
私域流量更有助于重塑品牌 23
私域流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26
第三章私域流量的载体
微信个人号 30
微信公众号 33
QQ群和微信群 37
微信小程序 39
抖音号 41
什么才是优选的私域流量载体 43
第四章将用户导入私域
私域流量的主角是“情绪人” 48
直播间引流 50
自建账号,内容产出引流 53
员工IP化引流 56
线下引流 58
参加活动引流 61
付费引流 63
将品牌变成流量池 65
第五章私域流量用户导入实战技巧
如何为你的用户画像 68
如何设置让人一眼就“相中”的微信号 71
直播中如何利用“模特”吸粉 74
如何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 76
如何让用户主动来找你 79
如何让不进店的人加入私域 82
如何把握优选的引流时机 84
第六章私域流量的维护
私域流量的本质是客户关系维护 88
私域维护的重点是建立信任 90
满足用户的“四感”需求 92
与用户真诚互动 95
全流程梳理用户触点 97
第七章私域流量维护实战技巧
如何在微信里和客户得体的沟通 102
如何做好与用户的互动活动 104
如何做好微信群运营 107
如何活跃社群氛围 110
如何给用户制造惊喜 113
如何实实在在的解决用户的难题 115
如何与用户线下互动 117
如何打造个人IP 119
第八章私域流量中用户的裂变
微信个人号的几种销售模式 126
构建场景,促进营销转化 129
将消费者转化成代理 131
用让利和口碑换裂变 133
懂得与“人”合作 136
第九章私域流量中用户裂变的实战技巧
如何实现会员裂变 140
如何用活动实现裂变 143
如何用内容输出实现裂变 146
如何设计一张吸引人的裂变海报 149
如何才能做好朋友圈营销 151
如何借势名人效应提升转化率 155
如何利用KOL实现流量裂变 157
企业如何才能做好全员营销 158
第十章谁都适合做私域流量吗
谁都适合做私域流量吗 162
企业构建私域流量需要满足的条件 164
私域流量需要回避的几个大坑 166
如何避免微信被封号 168
第十一章私域流量经典案例分享
借力微信生态 172
完美日记借势私域流量 175
在微信里做大的植观 177
东青餐饮的庞大微信好友群 179
迅速裂变的幸福西饼 181
摘要
     正在消失的流量红利 曾几何时,各大企业将抢占流量增量看成自己企业营收的主要突破口。因为在过去,高速增长的网民数量背后,就是一股股让所有企业眼红的“流量红利”。 流量红利的前提是流量增量。流量,在网络中一般指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或是APP的用户活跃度。从这里可以看出,流量是由网民这个群体带来的。虽然前些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有过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但毕竟人口数量是有上限的,当网民数量达到饱和以后,企业想要获取流量增量就变得越来越艰难,随之而来的就是流量红利的消退。 本来,在企业的眼中,流量增量是能变现的,也就是所谓的流量红利。因为一家企业在获取了足够的流量以后,就可以通过广告、线上营销等各种手段引导其中一部分流量进行消费转化,也就是吸引一部分网民访客,让他们关注自己并实现消费,从而获得一定的收入。在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的时代,这股流量红利是很显著的。因为网民数量在增长,企业或商家获取流量的途径就相应轻松,有了流量,企业或商家后续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促进消费就行了。 其实,流量红利消退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它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苗头。从网民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优选被普及的必然是一线城市的人群。而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习惯固定以后,那些主要针对一线城市网民展开的APP或企业就难以再获得新的用户流量了。因此可以说,这部分APP或企业是第一批感觉流量红利消失的“集体”。 再后来,三、四线城市人群或农村人群成为APP或企业获取流量的新出口。可是今天,就连这些最后的流量红利阵地也在逐渐消失。 我们以京东为例,京东的模式为自营和第三方电商,在城市流量红利显著的时候,它的布局主要在一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或农村因为地处偏远,物流艰难,当地人即便想在京东上买东西也不能实现。后来,一线城市的流量增长放缓以后,京东不得不将突破口放在了这些原本偏远的地方,开始通过渠道下沉,获取新的用户,当然这也符合三、四线城市及农村人群的期望。然而,现在农村的用户群体也日趋饱和,京东的流量增长空间也受到挤压,只好从其他渠道来寻找突破。 通过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窥见流量红利结束的端倪。以微博为例,整个2018年,微博的月活、日活环比都没什么大的增长。尽管微博的净利润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600万美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1.13亿美元,看似翻了7倍多,但仔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其增速正变得越来越缓慢。这其实正是流量红利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的体现。 回过头再看一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能印证这一说法。2019年前10个月,各大手机企业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一个季度的出货量都在1亿台以上,而现在一个季度的出货量仅在8000万~9000万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日趋饱和。 更直接的报告则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已经达到ll亿左右,而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在14亿左右,网民活跃群体已经达到中国总人口的近80%,而这还仅是活跃的网民群体数量。 其实,之所以有流量红利,就是因为有网民群体的持续增长,企业可以想尽办法抢夺新增用户,并在这些新增用户中享受到好处。也就是说,在增量的时代,我们就很容易从中收获红利。这就比如家电,很多年以前,大家家里都没有家电。后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家都有能力购买家电了,于是用电需求用户急速增长,这时候,家电企业只要能生产出来家电,就不担心卖不掉,因为有增长红利在那。之前的流量红利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现在网民群体已趋于饱和,流量增量时代渐成过去式,那这时候再想要挖掘流量红利已经不太可能了。而企业的打法,当然也必须寻求一番改变了。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