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眸共青团岁月——团干转业后的思考

回眸共青团岁月——团干转业后的思考

  • 字数: 2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伟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737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多年团校研究者的良心力作 团校人的情怀 将团校研究进行到底 从对团校工作的研究,到自己努力前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内容简介
《回眸共青团岁月:团干转业后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部分共青团团校老校长访谈、有关共青团团校调研和工作的思考,以及阶段研究成果等部分。 该书主要特点和出版价值有三点:一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年轻的“90后”医护人员冲到抗疫斗争的第一线,担当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的肯定;二是共青团是党忠诚的助手和后备军,巩固和扩大执政党的青年群众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当下共青团最为重要的政治职责,抓住青年就赢得了未来;三是共青团团校是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承担着为党培养青年工作政治骨干的重任。另外该书的出版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共青团团校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该书面对的读者群体是青年工作者、青年干部和团干部,以及遍布全国各地大约70余所共青团团校中的人群。
作者简介
李伟,女,生于1962年10月,现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研究员、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共青团团校教育研究工作。2011年至2014年作为第七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援疆干部任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副校长。先后出版了《援疆札记》《带着纯净的心灵——新疆青年发展的思考》等著作。
目录
访谈篇
访青年学鼻祖黄志坚教授纪实/003
与湖南省团校老校长袁才保的交流/005
与重庆市团校老校长黄厚模的交流/007
与广州市团校老书记连莎的交流/010
与河南省团校老书记蒋克明的交流/013
与甘肃省团校老校长刘紫善和王丕夫的交流/015
与广东省团校老校长梁锡棉的交流/018
与吉林省团校老校长吴广川的交流/020
与青海省团校老书记樊大新和老校长付东明的交流/022
与陕西省团校老校长郝豫琦的交流/025
与天津市团校老校长孔淑娟的交流/028
与湖北省团校老校长王元谋的交流/031
与四川省团校老校长唐孝光的交流/034
与内蒙古自治区团校老校长玛喜巴雅尔的交流/037
与四川省团校老校长卜永秀的交流/040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团校老书记廖庆忠的交流/043
与福建省团校老校长连瑜华和陈传松的交流/046
与安徽省团校老校长袁之余交流/049
与河南省团校老校长冯树杰交流/051
与苏州市团校老校长张钧海的交流/054
拜见中央团校郑洸老师/057
思考篇
探求规律,顺势而为/063
团校的明天会更好/067
团校发展的春天/069
要给参与云团课的各会员单位和诸位老师点赞/071
团校人的忠诚与使命/073
关于全国团校改革整体情况的了解和思考/076
为何要撰写共青团团校教育史略/083
认识把握团校历史发展的规律/086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对我们的启示和思考/088
团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风范/092
想清楚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095
团校因何而设立,为何而存在/098
很多事物看透需要一个过程/101
团干部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的提升/104
要在变局中开新局/108
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110
我们是教干部的干部/115
善于将服务对象变工作力量/118
对院校协会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120
团校将向哪里去——思考之一/123
团校将向哪里去——思考之二/126
团校人的初心和使命/129
中央团校基地一家亲/132
对地方团校改革中出现的几个认识问题再思考/135
对团校定位的再思考/140
更加坚定做好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信心/143
聚焦主责主业,要从解决问题入手/145
团校人要练就笔力/152
团结、服务和引导会员单位不忘初心跟党走/157
拾遗补阙,长期陪伴/169
与英魂对话/173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76
汲取能量,汇集力量/178
要办好会员单位教师高级研修班/180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183
往心里学,往深里学,往实里学/186
参加民政部举办社会组织扶贫宣传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有感/191
团校教师的使命和责任/195
调研篇
讲好城市团校的故事/199
别把自己的出生证搞没了/202
与安徽省团校领导和教师的交流/205
全国团校和基地相亲相爱一家人/207
会费字面背后的故事/218
讲好团校的故事——团校从哪里来/222
对成都市团校改革情况的了解/226
团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29
团校研究者的楷模/235
与中央团校张澍老师的交流/238
祝福湖南省团校成立70周年/240
赴温州市团校调研观感/244
讲好团校故事/247
上音乐党课观感/249
梁家河的大学问之领悟/251
讲好本次培训班的故事/253
实地了解延安干部培训学院/258
赴云南贫困村进行调研的感受/261
第一次赴柳州市团校调研/263
红旗渠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265
祝福济南市团校成立70周年/270
济南市团校做法带来的启示/272
再造新的山东省团校/275
云培训可以成为共青团团校教育的革命性措施/278
后记
将团校研究进行到底/287
摘要
     访青年学鼻祖黄志坚教授纪实 在中秋节小长假期间,我们专门请黄志坚教授给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第四届全国团属院校和基地研究者高级研修班的学员讲几句话,老人家开心地答应了,并特地做了些准备。看到老人家在5页A4纸上密密麻麻、端端正正写下的小字,开头最醒目的9个字是“团校老师的学术修养”,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一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为了给大家讲几句话,竟然如此用心。 老人家先是一口气讲了12分钟,他凭借在团校讲台上坚守的60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总结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主要谈了团校老师学术修养的五个方面:第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要实际地、辩证地和历史地看问题,不能走特别,也不能走过场,坚决不能讲远离实际的空话、脱离实际的大话和背离实际的假话。第二是要热爱共青团、热爱青年。要与青年朋友深人交流,只要热爱,才会心无旁骛地把青年工作做好。他讲了这么多年课,之所以能坚持到底,不受社会各种诱惑,其根源就在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第三是要善于建构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不能陷入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要善于跳出来,围绕专业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第四是要有一专多能的作战能力。做到三个结合,即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相结合,以及研究共青团工作和研究青年工作相结合,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要义,同时还要善于用有效的方式传达给青年。第五是恪守团校教师的为师之道,肯下苦功夫和笨功夫,善于以勤补拙,坚定相信一条:即谁要获得社会平均值以上的价值,谁就要付出社会平均值以上的劳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文风师德,倡导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多汲取别人的长处。 去过黄先生家的人都知道,记卡片是黄先生几十年的习惯,家中光卡片盒就有42盒,每盒约有1500多张卡片,而且全部按照青年的特点,比如青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年娱乐、青年婚姻、青年体育等类别进行分类,真是做足了储备。 当我问及黄老师精神状态如此好的秘诀时,老人家会心一笑,指着门上一幅字画让我看,字画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常青斋。他解释道,其实就是五常,即常怀青年心态、常思青年发展、常随青年脚步、常交青年朋友、常助青年超越。 我想,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将老人家治学严谨的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更多的团校人知道:让黄先生如此健康,充满活力的并非物质世界的充盈,而是精神世界的富足,这应该是所有团校人的情怀。 这次赴湖南省团校组织院校协会第四届全国团属院校和基地研究者高级研修班活动,很想有机会与湖南省团校的老校长见个面,但因日程安排过满,一直未能如愿。可是,有一天湖南省团校朱雄君校长告诉我,老校长袁才保要出席2019年9月21日庆祝湖南省团校成立70周年座谈会,并确定当日早上和我们一起用餐,真是喜出望外。 见到老校长,发现他精神头十足,讲起话来声音洪亮。利用餐后的一点时间,我对老校长做了一个短暂的访谈。其中有几个问题老校长可谓一语中的。比如,团校与党校有什么不同。他讲了四点区别:第一是培训服务的对象不同;第二是教学方法不同,更多的是用青春语言;第三课题研究的程序不同,即党校人是带着课题下去进行调研,而团校人是下去找课题;第四是送培训下基层。可以说,迄今为止,袁校长是我遇到的能把这个问题讲得比较透彻的第一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