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 100部经典犯罪小说畅游指南
字数: 28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英)马丁·爱德华兹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1438911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1901-1950可谓人类历史最动荡的半个世纪,在这期间,犯罪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却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为通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犯罪小说,从早期的短篇侦探故事,到逐渐成熟的长篇犯罪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上承爱伦·坡、威尔基·柯林斯开启的悬疑、惊悚传统,经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安东尼·伯克莱、多萝西·L.塞耶斯等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再到大量被成功影视化、与流行文化相融合并成为各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犯罪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杰出作品,可谓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面镜子。
犯罪小说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马丁·爱德华兹,在本书中重点讨论了一百部经典犯罪小说,从《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到《二月三十一日》,均为情节生动、文学性强、具有社会意义的不可忽略的杰作,直观展现了犯罪小说的发展轨迹。其行文风格平易近人、信息丰富、引人入胜。作者以其专业的鉴赏水准和多年爬梳文本的苦功,为我们重新发掘了许多被读者和评论家忽略从而埋没于历史烟尘的""遗珠""。
同时,本书作者作为犯罪小说资深爱好者和写作者,在本书中十分讲究写作技巧,尽可能地避免泄露关键情节,不去揭示该书谜案的真相。在梳理和品评、引领我们领略经典之作魅力的同时,作者巧妙地为我们保留了作品的神秘面纱。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这一文学类型的爱好者或专家,都将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马丁·爱德华兹,1955年生,英国犯罪小说作家、批评家,犯罪小说研究和批评领域权威,2015年当选为英国侦探推理俱乐部第八任主席,现任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主席。曾荣获英国犯罪小说优选奖——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钻石匕首奖。
目录
序
新时代的来临 01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阿瑟·柯南·道尔 1902年 005
《四义士》 埃德加·华莱士 1905年 007
《埃利奥特小姐事件》 奥希兹女男爵 1905年 009
《雪中痕迹:一部犯罪史》 戈弗雷·本森 1906年 011
《伊斯雷尔·兰克》 罗伊·霍尼曼 1907年 013
《吸墨纸》 E.F.本森 1908年 015
《布朗神父的天真》 G.K.切斯特顿 1911年 017
《玫瑰山庄》 A.E.W.梅森 1910年 019
《死神之眼》 奥斯汀·弗里曼 1911年 021
《房客》 玛丽·贝洛克·朗兹 1913年 023
《盲探卡拉多斯》 欧内斯特·布拉玛 1914年 025
黄金时代的诞生 02
《特伦特最后一案》 E.C.本特利 1913年 031
《在夜晚》 戈雷尔勋爵 1917年 034
《中殿谋杀案》 J.S.弗莱彻 1919年 036
《万能钥匙》 伯纳德·卡佩斯 1919年 038
《酒桶中的女尸》 F.克劳夫兹 1920年 040
《红房子的秘密》 A.A.米尔恩 1922年 042
伟大的侦探 03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1920年 049
《证言疑云》 多萝西·L.塞耶斯 1926年 051
《锉刀》 菲利普·麦克唐纳 1924年 053
《福琼先生,请》 H.C.贝利 1927年 056
《毒巧克力命案》 安东尼·伯克莱 1929年 058
《肉铺谜案》 格拉迪斯·米切尔 1929年 060
《寓所谜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1930年 062
《逝猪案》 玛格丽·艾林翰 1937年 064
《召唤保罗·坦普尔》 弗朗西斯·德布里奇、约翰·休斯 1938年 066
"加油!加油!玩好游戏!" 04
《漂浮的海军上将》 侦探推理俱乐部部分成员 1931年 075
《筒仓陈尸》 罗纳德·诺克斯 1933年 077
《煤气事件》 鲁伯特·潘尼 1939年 079
不可思议的谋杀 05
《迈德堡要塞谋杀案》 乔治·林姆琉斯 1929年 088
《女士谋杀案》 安东尼·怀恩 1931年 090
《隐形人》 约翰·迪克森·卡尔 1935年 092
伊甸园的蛇 06
《海埃尔德沙姆的秘密》 迈尔斯·伯顿 1930年 101
《船帆下的死亡》 C.P.斯诺 1932年 103
《萨塞克斯唐斯谋杀案》 约翰·布德 1936年 105
《险恶的峭壁》 牛顿·盖尔 1938年 106
庄园谋杀案 07
《戴安娜泳池边的罪行》 维克多·怀特彻奇 1927年 114
《一定有人在窥视》 埃塞尔·怀特 1933年 115
《请求死亡》 罗米利·约翰和凯瑟琳·约翰夫妇 1935年 117
《生日宴会》 C.H.B.基钦 1938年 119
死罪 08
《广播大楼谋杀案》 瓦尔·吉尔古德、霍尔特·马维尔 1934年 127
《钟楼里的蝙蝠》 E.洛拉克 1937年 130
《是什么招来了鬼魂?》 道斯·G.布朗 1947年 132
谋杀胜地 09
《红发》 伊登·菲尔伯茨 1922年 139
《林登金沙之谜》 J.康宁顿 1928年 141
《黑白谋杀案》 伊夫林·埃尔德 1931年 143
取笑谋杀 10
《快幕》 艾伦·梅尔维尔 1934年 151
《三侦探案》 利奥·布鲁斯 1936年 153
《玩具店不见了》 埃德蒙·克里斯平 1946年 155
教育,教育,教育 11
《学校谋杀案》 格伦·特雷弗 1931年 164
《剑桥谋杀案》 Q.帕特里克 1933年 166
《校长宿舍谋杀案》 迈克尔·英尼斯 1936年 168
玩弄政治 12
《优势击打》 海伦·辛普森 1931年 175
《紫色衬衫的沉默》 R.C.伍德索普 1934年 177
《疗养院谋杀案》 奈欧·马什、亨利·杰利特 1935年 179
科学调查 13
《涉案文件》 多萝西·L.塞耶斯、罗伯特·尤斯塔斯 1930年 187
《消失的年轻人》 弗朗西斯·埃弗顿 1932年 189
《飞行员之死》 克里斯托弗·斯普里格 1934年 190
《A.B.C.神探大破五案》 C.E.罗伯茨 1937年 192
法网恢恢 14
《格雷尔谜案》 弗兰克·弗罗斯特 1913年 199
《约克公爵步行阶》 亨利·威德 1929年 201
《亨顿第一案》 约翰·罗德 1935年 204
《绿色危机》 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 1944年 205
正义游戏 15
《裁判有误》 安东尼·伯克莱 1937年 213
《陪审团的裁决》 雷蒙德·波斯特盖特 1940年 215
《法律的悲剧》 西里尔·黑尔 1942年 217
《斯莫尔本恩之死》 迈克尔·吉尔伯特 1950年 219
连环谋杀 16
《完美谋杀案》 克里斯托弗·布什 1929年 224
《死亡来临伊斯特雷普斯》 弗朗西斯·毕丁 1931年 226
《X 起诉雷克斯》 马丁·波洛克 1933年 228
《Z 字谋杀案》 约瑟夫·法杰恩 1932年 229
《ABC 谋杀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1936年 231
犯罪心理学 17
《涨潮小屋》 A.P.赫伯特 1920年 240
《延期付款》 C.S.弗雷斯特 1926年 242
《没了雕栏玉砌》 乔安娜·坎南 1930年 244
《噩梦》 林恩·布洛克 1932年 246
倒叙推理 18
《一个古代水手的结局》 乔治·科尔、玛格丽特·科尔 1933年 253
《杀人犯的肖像》 安妮·梅雷迪思 1933年 255
《悬案调查科》 罗伊·维克斯 1949年 256
讽刺作家 19
《杀意》 弗朗西斯·艾尔斯 1931年 262
《家庭事务》 安东尼·罗尔斯 1933年 264
《中产阶级谋杀案》 布鲁斯·汉密尔顿 1936年 266
《谋杀我的人》 理查德·赫尔 1940年 268
源于真实 20
《死亡营救》 米尔沃德·肯尼迪 1931年 275
《窥视的徽章》 F.坦尼生·杰西 1934年 277
《化为灰烬》 艾伦·布洛克 1939年 279
《弗朗琪斯事件》 约瑟芬·铁伊 1948年 281
独此一本 21
《彭伯里的黑暗》 T.H.怀特 1932年 291
《钟声谜案》 埃伦·威尔金森 1936年 293
《重拍时的死亡》 塞巴斯蒂安·法尔 1941年 295
大洋彼岸 22
《丹恩家的诅咒》 达希尔·哈米特 1929年 304
《好奇的塔兰特先生》 C.戴利·金 1935年 306
《灾难之城》 埃勒里·奎因 1942年 308
《红色右手》 乔尔·罗杰斯 1945年 309
《火车怪客》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1950年 311
国际罪案 23
《六个死人》 斯坦尼斯拉斯 - 安德烈·斯泰曼 1931年 320
《拉脱维亚人皮埃特》 乔治·西姆农 1930年 322
《唐·伊西德罗·帕罗迪的六个问题》 H.布斯托斯·多梅克 1942年 324
未来之路 24
《野兽必死》 尼古拉斯·布莱克 1938年 331
《谋杀背后》 谢莉·史密斯 1942年 332
《凶手与被害者》 休·沃尔波尔 1942年 334
《二月三十一日》 朱利安·西蒙斯 1950年 336
推荐书目
附录
主要作者名中英文对照表 344
主要作品名中英文对照表 358
摘要
维多利亚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短暂而具有优雅风尚的爱德华时代。跟处在转型期的英国一样,侦探小说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读者还在为小说中福尔摩斯在莱辛巴赫瀑布。(貌似)被杀的情节哀伤不已,而且可能要一直哀伤下去了,因为作者阿瑟·柯南·道尔觉得要留点心思去做更值得的事情。同行们千方百计地想填补道尔留下的空白。然而就像他的妹夫赫尔南。所形容的:“没有一个警察能和福尔摩斯相比。”例如阿瑟·莫里森笔下强壮又和气的私家侦探马丁·休伊特,其形象之平庸与福尔摩斯的才华和怪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让休伊特这一人物很容易就被人淡忘。 莫里森笔下的绅士大盗莱佛士则显得更为有趣,并富于异国情调,他那些离经叛道的故事还颇为引人人胜。然而当莱佛士重回法律和秩序的怀抱,甚至参加布尔战争成为一名垂死的英雄时,他那危险的魅力便消失殆尽。之后,此类反英雄形象还有许多,比较有名的是莫里森笔下和蔼可亲的反社会者霍勒斯·多林顿,和克利福德·阿什当(奥斯汀·弗里曼和约翰皮特凯恩的合著笔名)笔下诡计多端的罗姆尼·普林格。然而这些形象在某些方面过于超前,以至于很快就消失在读者的视线里。 作家们总是力求创新,但在这方面,没人比得上奥希兹女男爵。除了角落里的老人,她还创作出了二流侦探帕特里克·马利根的形象。他是一名爱尔兰律师,在芬斯伯里广场拥有一间邋遢的办公室和一位秘密的书记员。后者以亚历山大·斯坦尼斯劳斯·马林斯的名义叙述自己的办案故事。有名的《我牙齿上的皮肤》让读者熟悉了马利根,也认识到了他的天分,他能保证看来罪行确凿的客户无罪释放。马利根很不讨人喜欢,他的那些正经律师同行都排斥他,认为他有失专业形象,因为只要案子需要,他就乐意扮演业余侦探的角色。但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他的故事陆陆续续地都被收集在《我牙齿上的皮肤》(1928年)这本书里。此书向我们展示了这类形象——_死脑筋甚至有时候有点不要脸的律师、侦探,他们在虚构的世界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H.C.贝利小说中的约书亚·克朗克和安东尼·吉尔伯特(露西·马勒森的笔名)系列长篇中的亚瑟·克鲁克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类形象。 奥希兹女男爵并没有停止创作的步伐。她还创造了莫莉·罗伯逊一柯克女士,这一人物被设定为苏格兰场的负责人,同时还是一名有名的女侦探。这种设置非常罕见。而她专享的任务就是把被误判犯有谋杀罪的丈夫从达特姆尔监狱中解救出来。理查德·马什则创作了朱迪思·李的形象——位又聋又哑的教师,她发现自己能读懂唇语,还可以帮忙破案。在世纪之交,女性侦探形象的设置似乎蔚然成风。马蒂亚斯·博德金很快跟上潮流,创作了有名的女侦探多拉·迈尔的形象。她的心思细腻、足智多谋,足以挫败最狡猾的罪犯;而她的冷静沉着、过人勇气,也能够应付最可怕的险情。然而即便博德金曾经想过要拥护女权主义,但最终肯定改变了主意,因为多拉最终的命运是嫁给了男主角保罗·贝克一—位直觉型的侦探,并转而投身于家庭生活。婚后他们生下了小保罗·贝克。因为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他也成了一名能干的侦探。他的成就记录在《将门虎子小贝克》(1911年)这本书里。 有关福尔摩斯智斗敌手的情节,最棒的描写都出现在短篇小说当中。在威尔基·柯林斯的杰作《月亮宝石》于1868年问世之后的三十年当中,英国只有为数不多的一流长篇侦探小说得以出版。犯罪小说作家们还没有学会怎么把一个屡破奇案、令人印象深刻的侦探角色,与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相结合。短篇侦探小说只需要一个曲折的诡计就可以成功,而一部长篇侦探小说的体量则需要更复杂的情节设置或更丰满的人物塑造,甚至两者兼具。 在1901年出版的随笔《为侦探故事辩护》中,G.K.切斯特顿认为,侦探故事最首要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流行文学最早的也是仅有的一种形式,可以用来表达当代生活中的某种诗意。切斯特顿是诗人、记者,此外还身兼多职。他通过布朗神父的角色塑造了一位英国爱德华时代的出色的新侦探形象,还强烈热忱地鼓吹侦探故事这种形式。“侦探故事是接近正当的艺术形式,而且还在代表社会公益方面拥有现实的优势。当侦探故事中的侦探形象得以成立时,这个出自创意和诗意的人物必然成为社会正义的代表,并令读者信服。” 接着,犯罪小说作家们开始探索切斯特顿所描述的这些可能性。他们力图驾驭的主题的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政治动乱(埃德加·华莱士)、人性哲学(戈弗雷·本森)、科学调查(奥斯汀·弗里曼)和阶层矛盾(罗伊·霍尼曼)。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