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烽火海陀

烽火海陀

  • 字数: 49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288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烽火海陀(精)》是一部反映平北抗战的“史话”类作品。本书以时间轴的结构,全景式展现平北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共分十三章、四十六节,四十六万字,重点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北人民怀揣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卓绝,前仆后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人物和事迹,反映了平北地区的革命岁月和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展现出革命前辈与平北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
作者简介
林遥,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期高研班学员。2018年,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著有《中国武侠小说史》等作品多部。
目录
血沃海陀(代序)罗存康
第一编 平北抗日根据地的艰难开拓
第一章 长城脚下的抗日烽火
第一节 北进烽火耀长城
第二节 二次挺进平北
第二章 创立抗日根据地
第一节 第三次挺进平北
第二节 团结是斗争的基础
第三章 大“扫荡”的破坏
第一节 白乙化神龙天降
第二节 保卫根据地
第三节 守住咱的根据地
第二编 平北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章 “围剿”中成长
第一节 平北地区的严峻形势
第二节 重重包围中的发展
第二章 坚持顽强斗争
第一节 军威震虎狼
第二节 游击队显神勇
第三章 坚持统一战线
第一节 改造两面政权
第二节 改编 土匪武装
第三节 争取伪军,瓦解敌人
第四节 团结士绅阶层
第五节 群众支持是胜利之本
第四章 惨案重如磐
第一节 践踏家园,“扫荡”根据地
第二节 欲扑灭抗日星火频施暴行
第三节 抓劳工多番虐待
第四节 屠杀惨绝人寰
第三编 在重重包围中前进
第一章 风雨飘摇
第一节 日伪对根据地的“蚕食”进攻
第二节 平北儿女宁死不屈
第二章 怒潮汹涌撼平北
第一节 龙关砸狱记
第二节 锄奸震慑敌伪
第三章 特殊战线的使命
第一节 秘密情报线
第二节 医疗卫生保驾护航
第三节 坚守文艺宣传阵地
第四章 “反围子”斗争
第一节 “敌人建,我们拆”
第二节 破交斗争
第三节 巩固根据地政权
第四节 艰苦的战斗
第四编 团结起来,夺取最后的胜利
第一章 局部反攻
第一节 迎接抗战新局面
第二节 战场的节节胜利
第三节 民兵敌后奇袭
第四节 为有牺牲多壮志
第二章 巩固根据地经济
第一节 反经济勒索
第二节 冲破经济封锁
第三节 减租减息大生产
第四节 拔据点突破封锁线
第三章 夺取最后胜利
第一节 反攻战场传捷报
第二节 会师张北
第三节 解放张家口
第四节 平北战场的全面胜利
结语
摘要
     第一章 长城脚下的抗日烽火 第一节 北进烽火耀长城 一、挺进平北 1937年7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洛川会议,很快第二次国共合作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也拉开了广大平北地区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关于北平以北、长城沿线的广袤地区,从1937年8月至1938年9月,多次讲到雾灵山。 在洛川会议中,指出: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1938年2月2日,指出:雾灵山为中心之区域,有广大发展前途,且是独立作战区域。派出部队应较精干,且不宜过多。军政党领导需要独立应付环境之能力……应准备在适当时期,派高级领导去雾灵山。 1938年5月,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雾灵山根据地寄予厚望,指出: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雾灵山、茅山等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堡垒。 1937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115师主力南下,开辟新战场,留下该师政治委员聂荣臻,负责在以五台山地区为中心的晋察冀三省边界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11月7日,在五台山区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设4个军分区,杨成武担任第一军区司令员,邓华担任政治委员。12月中旬,将4个军分区各编成一个支队,加上平西国民抗日军共5个支队,邓华在第1支队。 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在政委邓华的带领下,来到斋堂村不久就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司令部设在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抵达平西地区,邓华就把党员和群众骨干编成工作组,分赴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平西地区展开。 许多青年学生、爱国志士和国际友人从这里奔向根据地和延安,奔向抗日战场。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秘密地从敌占区经这里运往边区,我党的干部也从这里深入敌占区,开辟北平市内的地下工作。平西抗日根据地犹如一座高耸人云的山峰,抵御着敌人疯狂“扫荡”的风暴,为八路军挺进冀东,开辟游击战争提供了坚持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1938年5月,为支援冀东人民抗日起义,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冀东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由八路军第120师组建的雁北支队,从河北蔚县桃花堡进入平西门头沟,在杜家庄村与3月份进驻门头沟斋堂村的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会师(后扩编为第6支队)。 根据中央的决定,第120师雁北支队和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合编为第4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李钟奇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1、12支队和独立营、骑兵大队,共5000余人。邓华和宋时轮会合后,在被当地村民称作“总统府”的一处四合院里,奉命商量合兵组建部队的相关事宜。 第4纵队是一支接受过枪炮洗礼、拥有丰富革命经历的部队,寄托着中共中央对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希望。 二、东进留火种 “快跑啊,土匪来了!土匪来了!” 1938年6月,刘国梁是从平西派到平北开辟根据地的干部。一行10多人刚走进延庆的东三岔村,见到他们的老百姓就大喊着四处躲藏。东三岔是个小山村,在延庆大庄科南,与昌平十三陵接壤。大庄科设有日伪警察所,所长王小猴及其伪军横行霸道、搜刮民财、欺压百姓、侮辱妇女,当地老百姓对其恨之人骨。再加上附近土匪打家劫舍,东三岔老百姓整日诚惶诚恐,不得安宁。今天见到背着子弹、挎着枪的人进入村子,老百姓怎么会不害怕呢? 刘国梁刚坐在一块石头上准备休息一下,听到身旁窸窸窣窣地响。他扭过头来,发现墙根堆放的玉米秸上的叶子在簌簌地抖动,便嗖地站起身来,轻轻拉开秸秆,一个头发上沾满玉米叶的妇女正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他。 “大嫂,您出来吧,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刘国梁蹲下来,微笑着向藏在柴草里的妇女解释。 妇女一言不发,还是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嫂,我们是来打鬼子的,是为穷人翻身解放、救国救民的。”刘国梁盘腿坐在地上,挽起袖子接着说,“我们是八路军,就是过去的红军——鬼子说我们身上有红毛,青面獠牙。您看,哪有呢?” 妇女见刘国梁像庄稼人一样坐在地上,说话又那么和气,渐渐消除了恐惧心理,在战士的帮助下从柴草中钻出来。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