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合红色珍闻

六合红色珍闻

  • 字数: 2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297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六合,为金陵门户、江北重镇,是一片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热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之际,六合人民就以响应五四运动、声援五卅运动的形式投入了斗争。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在这里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一次又一次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六合是南京最早全境得到解放的区域,并成为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出发阵地之一。本书以翔实的档案文献和文史资料为依据,生动讲述了革命年代发生在六合区域内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和波澜画卷,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崇高精神。
目录

第一部分火种初燃
一、1919年:六合人民响应五四运动
(一)历史背景
(二)新闻报道《六合教育界之表示》记载的重要史实
(三)其他历史文献之中对六合人民响应五四运动的记载
二、1925年:声援五卅运动
(一)历史背景
(二)六合各界决心参与斗争
(三)五卅怒潮中的六合
三、1926年:三一八烈士周正铭
(一)历史背景
(二)周正铭所参加的三一八爱国运动
(三)血染的三月十八日
(四)史料文献里复现的周正铭部分生平细节
(五)史料文献之中确认的光荣事迹
(六)永远的怀念
四、1927-1929年:六合早期党组织活动
(一)六合独立支部
(二)扬州特委在六合建立党组织的努力
(三)葛塘集党支部
五、1930年:雨花英烈姚爱兰
(一)入读晓庄
(二)光荣入团
(三)英勇牺牲
第二部分抗日洪流
一、1939年:新四军初进六合的前前后后
(一)六合沦陷深重灾难
(二)新四军东进抗日来到六合
(三)六合的抗战局面焕然一新
二、1941年:金牛山战斗与歌曲《金牛山上打胜仗》
(一)新四军第2师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仗
(二)梅花桩战术的首次成功运用
(三)歌声励后人
三、1943年:一举改变六合抗日斗争形势的桂子山战斗
(一)桂子山战斗重创的日军部队背景
(二)激战以一次遭遇战而开始
(三)以勇敢顽强压制敌人
(四)打退敌人的反扑15l
(五)改变六合抗战局势的胜利
四、1944年:歼伪军一个营的羊山头伏击战
五、1945年6月:东沟攻坚的“金刚钻”
(一)“金刚钻团”的部队背景
(二)抗战期间我军多次攻打东沟
(三)突破敌人堡垒的“金刚钻”
六、1945年8月:六合成为兵临南京的前进阵地
(一)胜利即将来临
(二)侵华日军记载新四军兵临南京城下
(三)我方对胜利时兵临南京城下的记录
第三部分迎接解放
一、1946年:首挫敌“御林军”第74军
(一)历史背景
(二)敌第74军侵入六合
(三)程桥战斗击退第74军
(四)我军在六合沿江打击整编74师
二、1948年3月:我军主力部队曾重返六合
(一)历史背景
(二)第34旅一度重返六合
(三)六合军民继续斗争
三、1949年初:解放军第34军进驻六合
(一)六合县城的解放
(二)三支英雄部队合编而成的解放军第34军
(三)第34军进驻六合的历史背景
四、1949年春:六合人民支援渡江
(一)珍贵文献引出了“六合支前司令部”史实
(二)部分资料的记述
(三)六合沿江的军民鱼水情
五、1949年4月11日:六合大河口战斗史实首次被还原
(一)战斗的背景和发起日期
(二)我军参战老兵的回忆
(三)大河口战斗歼敌情况
六、1949年4月20日:划子口战斗给六合革命战斗史册画上句号
(一)作战背景
(二)战斗在4月21日打响
七、1949年4月23日:第一支进入南京城的解放军部队
(一)《前线记者报道南京解放经过》留下的重要细节
(二)第34军侦察部队首优选人南京
(三)人城时有重要战果
八、1949年夏秋之交:从六合驻扎和渡江的34军成为南京警备部队
(一)第34军一部从六合渡江
(二)我军从六合渡江后解放南京东郊
(三)第34军成为南京警备部队
后记
摘要
     一、1919年:六合人民响应五四运动 我们看到的这份历史文献,是1919年时国内影响力优选的报纸之一《申报》,对六合人民声援五四运动的新闻报道。而这份史料也是六合人民革命史开端的重要见证。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天安门广场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八块浮雕展示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抵御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重大史实瞬间。其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为主题的浮雕里,按时间顺序第一块就是“五四运动”。这块有名的浮雕采用了辐射式的构图方式,中心位置有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学生。男学生侧着身、握着拳,义愤填膺地振臂向群众疾呼。女学生则带着悲愤的表情,走到群众之中散发宣传单。她的对面一名劳苦工人打扮的群众接过宣传单,正在仔细阅读。余下社会各界人士,在浮雕之中分别呈波浪式依次向左右两边展开。这些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的浮雕人物,共同展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画卷——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爱国反帝运动之中,共同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在10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时代大潮席卷而来时,六合县的教育界和青年学子们立即予以响应。全县社会各界也随后受到感召,以多种形式参加到运动之中,以实际行动写下了六合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目前的第一页。 《申报》刊登这份珍贵的新闻报道,就像一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明证,告诉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阶段,六合人民就没有缺席。本书即以这段史实作为开篇。 (一)历史背景 追溯六合这片红色沃土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要从1919年那个难忘的5月开始。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一方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这场从1914年7月开始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为了商讨构建国际战后新秩序的有关问题,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五大国”发起,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有2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和平会议。 中国在1917年8月14日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并且招募了几十万劳工前往欧洲参战,为协约国阵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也应邀派出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参加这次和平会议,是期望通过外交努力解决“山东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的1914年8月,日本借口对同盟国阵营的德国宣战,大举出兵进攻在中国山东胶州湾德国租借地(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驻扎的德国军队,借机占领了中国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在对德军的战事结束后,日本毫无退兵之意,大有把作为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一举划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 巴黎和会上,规定大国的代表席位是五席,中小国家是一到三席不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五大国”还各派出两名外交官组成“十人会”,作为和平会议的优选决策机构,对一切问题有权初步决定。而中国不仅无权参加和会的优选决策机构,代表席位也仅仅有两席,被视为弱国和会议的陪衬。日本利用作为“五大国”之一的地位,阴谋完整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项殖民权益。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