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重认同与融合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女性小说研究

双重认同与融合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女性小说研究

  • 字数: 2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谢梅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35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女性代表作家杰西·雷德蒙·福塞特(Jessie Redmon Fauset),内拉·拉森(Nella Larson)和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的小说书写了新黑人女性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种族、性别、阶级、文化等的独特体验,是非裔女性小说创作走向现代性的转折,构建了现代非裔女性小说的写作传统。三位女性作家的10部小说展示了非裔民间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差异、冲突、碰撞与融合,体现了双重认同与融合主题、创作倾向和文化取向。本书通过剖析三位女性作家书写“黑人性”“美国性”和“文明共性”的具体表现,表明这一时期非裔女性对黑白种族文化融合实践的摸索与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思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哈莱姆文艺复兴与非裔女性代表作家
第一节哈莱姆文艺复兴
一历史背景
二运动宗旨
三主要议题
第二节非裔女性代表作家及创作
一福塞特: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助产士
二拉森:哈莱姆文艺复兴巅峰期的流星
三赫斯顿:哈莱姆文艺复兴后期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非裔女性代表作家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对话与博弈
一福塞特与杜波依斯:追随与叛逆
二拉森与怀特:交流与超越
三赫斯顿与休斯:合作与反目
第四节非裔女性作家文化观:双重认同与融合
一反对文化同化主义与拒绝文化民族主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黑人文化热
三妇女运动与女性作家的文化观
小结
第二章书写“黑人性”:对非裔文化传统与族裔身份的认同
第一节弘扬非裔民间习俗
一饮食习俗:非裔日常生活状态的记录
二“门廊”习俗:非裔口语传统的展示空间
三节庆习俗:非裔文化记忆的强化
第二节展演非裔语言艺术
一方言土语:言说者的意指
二布道艺术:“呼唤-应答”模式的演绎
三幽默艺术:泪中含笑的生存智慧
第三节守望非洲原始宗教信仰
一自然崇拜:人物交感
二祖先崇拜:灵魂寻根
三伏都崇拜:愿景表达
第四节维护族裔身份认同
一反对歧视:维护种族尊严
二反对自卑:提升种族自豪感
三反对异化:捍卫族裔身份
小结
第三章书写“美国性”:对美国主流文化与美国身份的认同
第一节非裔女性与“美国梦”
一非裔女性的平权梦
二非裔女性的城市梦
三非裔女性的职业梦
四非裔女性的财富梦
第二节吸纳主流语言艺术
一使用现代叙事艺术
二注重心理描写
三运用象征手法
第三节接受基督教文化元典
一对圣经文学形象的借用
二对圣经典故的引用
三对圣经意象原型的化用
四对圣经母题的再现
第四节肯定美国身份认同
一拒绝移民非洲:想做美国人
二强调相似性:难道我不是美国人吗?
三伸张女性权利:怎样成为美国人?
小结
第四章书写“文明共性”:黑白种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一节种族混合的“产物”:对混血女性的特别关注
一混血儿文学传统与越界现象新书写
二混血女性的身份困惑与身份选择
三混血儿后遗症:焦虑与创伤
第二节融合的成与败:主流社会视觉审美与非裔美妆文化
一消费主义与非裔美妆文化生产
二美妆时尚与非裔女性的都市生存机遇
三非裔美妆文化与“黑人性”认同危机
第三节融合出路:超越国族
一跨域旅行与自我定义
二寻“家”之旅与融合之难
三异域想象与世界主义情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