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清心志于一事
字数: 14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丹)祁克果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4265796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打开祁克果思想的钥匙献给每一个“孤独的个体”
内容简介
原作出版于1847年,是祁克果以真名发表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柏拉图曾有“人皆求善”的命题,祁克果则在本书强调指出,“清心就是志于一事,即志于至善。”祁克果以比喻、反讽、对话等生动的方式,深刻剖析人的灵魂,无情撕下人的面具,让人直视自己内心的真实状况。他呼唤人们回转,离弃各种人生幻象,独自站在至圣者面前,成为“单独的个体”,做一个清心的人,单单志于至善。本书鞭辟入里,字字玑珠,令人不忍释卷。
作者简介
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又译克尔凯郭尔,丹麦哲学家、作家,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之父”。一生著述颇丰,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学评论、讲演、小说等诸多领域,包括《非此即彼》《恐惧与颤栗》《致死的疾病》《哲学片段》等名作。
目录
英译者序007
自序025
第一讲绪论:人与永恒者027
第二讲悔罪:永恒所差之使者035
上篇志于一事的阻碍
第三讲纷繁世事与高光时刻053
第四讲所志出于赏报069
第五讲所志出于畏惧081
第六讲所志出于自私101
第七讲有限度的志善107
中篇志于一事的代价
第八讲随时预备甘受万苦127
第九讲暴露回避的问题147
第十讲受苦者与医治无效157
第十一讲受苦者以聪明揭穿逃避181
下篇志于一事的责任
第十二讲作为听众的责任191
第十三讲作为个体的生活199
第十四讲志于一事与职业责任213
第十五讲结论:人与永恒者227
摘要
第一讲绪论:人与永恒者 独一的永恒者啊,你是一,你也是一切!愿你赐我们的理性以智慧,得以领会这个“一事”,并赐我们的情感以真诚,得以接受这种领会;更赐我们的意志以清心,得以志于一事。在顺境中,赐坚毅的心,使我们志于一事;在纷乱中,赐专注的心,使我们志于一事;在苦难中,赐忍耐的心,使我们志于一事。 创始成终的上主啊,红日初升,求你使少年人,决心志于一事。黄昏日暮,求你使老年人,重新忆起他早年所下的决心,使他始终如一,毕生志于一事。可叹的是,人总达不到志于一事,往往中途横生阻拦。罪在中途拦阻我们。每日总有一些东西来拦阻:拖延、阻挡、干扰、迷惑、败坏等等。如今趁着悔罪的时候,求你再次赐下勇气,使我们志于一事。诚然,这会打断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悔罪的人独自在你面前忏悔自责时(只有在忏悔时,那劳苦担重担的人才能认罪而得安息),我们就放下我们的工作,好像是得到了一日安息。这诚然打断了日常生活,但只有这样,才能叫人探本溯源,将那为罪所破碎、分裂的一切,重新组织密缝起来,以便用悔过之心去挽回那丧失的光阴,用殷切之意去完成那摆在前面的工作。 创始成终的永在者啊,人凭着如火焚烧的愿望和果敢的决心,无法赢取胜利。求你在人忧愁悔改时,把他所需要的胜利赐给他:那就是单单志于一事。 天父啊,人若没有你,算得了什么呢?人若不认识你,他所知道的算得了什么呢?虽然他储备浩瀚的知识,也不过一点琐屑微末而已!即使他所有的努力能包罗万象,若是不认识你,仍然是功亏一篑。 所罗门说,“凡事都有定期”(《传道书》3:1)。他这话是说人对过去的经验。老年人回味自己的人生时,他只是在追索记忆;老年人超脱了眼前生活印象而获得智慧时,那从恬静的记忆中所回溯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纷纭之事不同。所有工作和忙碌、欢乐和歌舞的时光,都成为过去。年老的人生再不需要什么,他自己对人生也再没有所求。眼前的事物对于他,并没有比另一件事更为切身。在一件事上的期望、决定和懊悔,并不影响他的判断。他的人生既成了过去的一部分,人生中的那些区别就都失去了意义,因为一件事一旦成为过去,即再无现在可以依附。一个活着的人在观看人生,好像他自己并不存在,好像人生不再只是过去的事情,他这仍活着的人现今再无任务,好像他与人生彼此隔绝,人生对他已成过去,他也成了人生的门外汉。若做老年人就是这样,那么,年老真是悲凉啊。 所罗门所说的若是指人生一切事,他所坚持的“凡事都有定期”必以下面的名言作结:“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传道书》3:9)那么,智慧真是可悲啊。也许为了使意义更为清晰,所罗门应该这样说,“凡事都曾有其定时”。凡事都曾这样,就表明他这个老年人是在说过去的事,而且实际上他不是向别人说,只是对他自己说而已。因为那位正在陈述伴随岁月而变迁的人生之人,必须对听者说明他自己的年纪。那与人生中的变迁不定的因素有关的智慧,正如一切脆弱之事,必须小心谨慎去谈论,以免危害他人。 只有那永恒的,才是妥当的,它是永在,也是真实。只有永恒才能不计算人的年龄,而适合各人所用。可变的事物固然存在,但事过境迁它就改变了。 P27-2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