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谦辞及其英译研究

汉语谦辞及其英译研究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桂徐贵//许岚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839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以林语堂的两部主要作品作为直接的案例研究对象,选取的书面文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引用案例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以求更好地说明汉语谦辞在汉英语言翻译中的实现过程。3.本研究旨在对谦辞的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做出一定的努力和探索,并对语言教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特色词的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语料。
内容简介
本研究具体选取了林语堂先生的两部主要作品《京华烟云》和《浮生六记》作为直接的案例研究对象。以对比语言学观点为架构,从词法、语义、语用和语篇等多个层面对谦辞在汉英两种不同语言,以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两种不同语言变体之间进行对比和比较分析。研究将结合前人的分析成果,在样本分析和语料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谦辞的定义和表现形式,汉英谦辞在词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区别,谦辞在汉英互译过程中的对等形式,以及在谦辞翻译实践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和手段等。
作者简介
桂徐贵,男,文学硕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育和翻译研究。许岚,女,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研究方向:图书编辑、远程教育教材研究、英语语言。
目录
第1章  绪 论1.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2  研究的基础与范围1.2.1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假设1.2.2  研究的具体范围和组织结构第2章  谦辞的基本知识2.1  谦辞和敬语2.1.1  谦辞和敬语的基本概念2.1.2  谦辞和敬语的相互关系2.2  谦辞的定义和特征2.2.1  谦辞的定义2.2.2  谦辞的特征2.3  汉语谦辞与英语敬语2.3.1  汉语谦辞2.3.2  英语敬语2.4  谦辞的表达策略2.4.1  自我谦让2.4.2  自我否定2.4.3  尊颂他人第3章 谦辞的语言学分析3.1 谦辞的界定3.1.1 谦辞的语义界定3.1.2 谦辞的语用界定3.2 谦辞的词法分析3.2.1 谦辞的构成和组合3.2.2 谦辞的分类3.2.3 谦辞的词形3.2.4 谦辞的词性3.3 谦辞的语义研究3.3.1  词义引申3.3.2  词义借代3.3.3  语法转化3.4  谦辞的语用研究3.4.1  布朗、列文森:面子保全理论3.4.2  杰弗里·N. 利奇:礼貌准则3.4.3  顾曰国:礼貌原则第4章  谦辞与翻译4.1  谦辞的可译性问题4.2  西方的语言翻译理论4.2.1  奈达的文化翻译主张4.2.2  功能对等理论4.2.3  语义翻译法4.2.4  文本类型理论4.3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实践4.3.1  林语堂生平简介4.3.2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实践4.3.3  林语堂的翻译成就第5章  谦辞的翻译:研究方法5.1  文本选择和语料收集5.1.1  案例分析5.1.2  样本分析5.2  数据分析和比照研究5.2.1  比较研究5.2.2  对比研究5.3  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5.3.1  定性研究5.3.2  定量分析第6章  谦辞及其译文的比较与对比6.1  词法比较与对比6.1.1  汉语多动词/述谓结构6.1.2 英语多形容词/偏正结构6.2  语义对比6.2.1  汉语显高度词汇化6.2.2  英语显低度词汇化6.3  语用对比6.3.1  汉语重自谦原则6.3.2  英语重礼貌原则6.4  小结第7章  谦辞翻译评价7.1  等效翻译7.1.1  《浮生六记》中的汉英翻译7.1.2  《京华烟云》中的英汉回译7.2  部分等效翻译7.2.1  《浮生六记》中的汉英翻译7.2.2  《京华烟云》中的英汉回译7.3  不等效翻译7.3.1  《浮生六记》中的汉英翻译7.3.2 《京华烟云》中的英汉回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