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这一辈子·兔儿爷·茶馆 老舍经典

我这一辈子·兔儿爷·茶馆 老舍经典

  • 字数: 2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老舍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639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这一辈子·兔儿爷·茶馆:老舍经典》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版本,集结了老舍多篇各体裁经典短篇作品,如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散文《想北平》《宗月大师》,话剧《茶馆》等;另收入书信数篇,勾勒出老舍一生经历的各方剪影。本书力图读者提供一次在一本书中领略老舍多种名篇风采的机会。
内容简介
《我这一辈子·兔儿爷·茶馆:老舍经典》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版本,集结了老舍多篇各体裁经典短篇作品,如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散文《想北平》《宗月大师》,话剧《茶馆》等;另收入书信数篇,勾勒出老舍一生经历的各方剪影。本书力图读者提供一次在一本书中领略老舍多种名篇风采的机会。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散文《想北平》《宗月大师》、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目录
小说
微神
月牙儿
阳光
断魂枪
我这一辈子
散文
想北平
兔儿爷
北京的春节
英国人
东方学院
青岛与山大
大明湖之春
我的母亲
宗月大师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敬悼许地山先生
我所认识的郭沫若先生
四位先生
话剧
茶馆(三幕话剧)
书信
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1926年6月16日)
致胡适(1926年9月30日)
致赵景深(1930年4月4日)
致赵家璧(1933年2月6日)
致陶亢德(1938年3月15日)
致郁达夫(1939年5月24日)
家书(1942年3月10日)
致赵清阁(1955年4月25日)
摘要
     微神 清明已过了,大概是;海棠花不是都快开齐了吗?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蜂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燕儿们给白云上钉小黑丁字玩呢。没有什么风,可是柳枝似乎故意的转摆,像逗弄着四外的绿意。田中的晴绿轻轻的上了小山,因为娇弱怕累得慌,似乎是,越高绿色越浅了些;山顶上还是些黄多于绿的纹缕呢。山腰中的树,就是不绿的也显出柔嫩来,山后的蓝天也是暖和的,不然,雁们为何唱着向那边排着队去呢?石凹藏着些怪害羞的三月兰,叶儿还赶不上花朵大。 小山的香味只能闭着眼吸取,省得劳神去找香气的来源,你看,连去年的落叶都怪好闻的。那边有几只小白山羊,叫的声儿恰巧使欣喜不至过度,因为有些悲意。偶尔走过一只来,没长犄角就留下须的小动物,向一块大石发了会儿楞,又颠颠着俏式的小尾巴跑了。 我在山坡上晒太阳,一点思念也没有,可是自然而然的从心中滴下些诗的珠子,滴在胸中的绿海上,没有声响,只有些波纹是走不到腮上便散了的微笑;可是始终也没成功一整句。一个诗的宇宙里,连我自己好似只是诗的什么地方的一个小符号。 越晒越轻松,我体会出蝶翅是怎样的欢欣。我搂着膝,和柳枝同一律动前后左右的微动,柳枝上每一黄绿的小叶都是听着春声的小耳勺儿。有时看看天空,啊,谢谢那块白云,它的边上还有个小燕呢,小得已经快和蓝天化在一处了,像万顷蓝光中的一粒黑痣,我的心灵像要往哪儿飞似的。 远处山坡的小道,像地图上绿的省分里一条黄线。往下看,一大片麦田,地势越来越低,似乎是由山坡上往那边流动呢,直到一片暗绿的松树把它截住,很希望松林那边是个海湾。及至我立起来,往更高处走了几步,看看,不是;那边是些看不甚清的树,树中有些低矮的村舍;一阵小风吹来极细的一声鸡叫。 春晴的远处鸡声有些悲惨,使我不晓得眼前一切是真还是虚,它是梦与真实中间的一道用声音作的金线;我顿时似乎看见了个血红的鸡冠;在心中,村舍中,或是哪儿,有只——希望是雪白的——公鸡。 我又坐下了;不,随便的躺下了。眼留着个小缝收取天上的蓝光,越看越深,越高;同时也往下落着光暖的蓝点,落在我那离心不远的眼睛上。不大一会儿;我便闭上了眼,看着心内的晴空与笑意。 我没睡去,我知道已离梦境不远,但是还听得清清楚楚小鸟的相唤与轻歌。说也奇怪,每逢到似睡非睡的时候,我才看见那块地方——不晓得一定是哪里,可是在入梦以前它老是那个样儿浮在眼前。就管它叫作梦的前方吧。 这块地方并没有多大,没有山,没有海。像一个花园,可又没有清楚的界限。差不多是个不甚规则的三角,三个很好浸在流动的黑暗里。一角上——我永远先看见它——是一片金黄与大红的花,密密层层的;没有阳光,一片红黄的后面便全是黑暗,可是黑的背景使红黄更加深厚,就好像大黑瓶上画着红牡丹,深厚得至于使美中有一点点恐怖。黑暗的背景,我明白了,使红黄的一片抱住了自己的彩色,不向四外走射一点;况且没有阳光,彩色不飞人空中,而接近贴染在地上。我老先看见这块,一看见它,其余的便不看也会知道的,正好像一看见香山,准知道碧云寺在哪儿藏着呢。 其余的两角,左边是一个斜长的土坡,满盖着灰紫的野花,在不漂亮中有些深厚的力量,或者月光能使那灰的部分多一些银色而显出点诗的灵空;但是我不记得在哪儿有个小月亮。无论怎样,我也不厌恶它。不,我爱这个似乎被霜弄暗了的紫色,像年轻的母亲穿着暗紫长袍。右边的一角是最漂亮的,一个小草房,门前有一架细蔓的月季,满开着单纯的花,全是浅粉的。 设若我的眼由左向右转,灰紫,红黄,浅粉,像是由秋看到初春,时节倒流;生命不但不是由盛而衰,反倒是以玫瑰作香色双艳的结束。 三角的中间是一片绿草,深绿,软厚,微湿;每一短叶都向上挺着,似乎是听着远处的雨声。没有一点风,没有一个飞动的小虫;一个鬼艳的小世界,活着的只有颜色。 在真实的经验中,我没见过这么个境界。可是它永远存在,在我的梦前。英格兰的深绿,苏格兰的紫草小山,德国黑林的幽晦,或者是它的祖先们,但是谁准知道呢。从赤道附近的浓艳中减去阳光,也有点像它,但是它又没有虹样的蛇与五彩的禽,算了吧,反正我认识它。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