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西蒙娜·德·波伏瓦 书写与存在
字数: 24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沈珂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6806956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何为女性天才?女性创造力?女性文化?女性力量?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压力、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各方面对女性生命的影响。她们的脆弱与无力,勇敢与坚持,成就与光芒在这里呈现。这些影响了人类历史与思想进程的伟大天才女性的生命、思想与言词,必然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精神养料与理想标杆。
内容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法国有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她的小说《名士风流》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妇女,本书从波伏瓦的家庭、交友、求学经历、写作历程、爱情等多方面入手,在介绍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人生经历时,将其个人自传作为展现西蒙娜·德·波伏瓦人生经历的主要素材,辅以萨特等人的作品、言论,更为准确、感性地展现了这位至今仍对全世界女性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伟大女性作家、哲学家的人生和思想,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女性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简介
沈珂,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讲师。多年来从事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于国内核心期刊。独立或合作出版《战斗的海狸》《领事先生》《超现实主义》等多部译著。
目录
第一章初入文学之境
一、“只要人家把我当孩子对待,我就觉得是对自己的伤害”
二、“我的孩提时代结束了”
三、“我不再信奉上帝”
第二章友情与爱情
一、“我只愿意是我,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二、“一颗女人的心和一个男人的头脑”
三、“等到有一天一个男人以其才智、修养和威望征服了我,我就会坠入爱河”
第三章偶然与必然
一、“一种新的热情充实了自己的心灵,成功地经受住了所接受的考验”
二、“不是二人组,我们从此以后就是‘三重奏’了”
三、“我地投身到文学创作之中”
第四章写作,战争里的希望
一、“无论我们做什么,当然首先是活着”
二、“恐惧、愤怒、盲目、软弱,这就是我生活的底色,但有时候也会有希望的闪光”
三、“未来会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
四、“我好像复活了,生活再次让我目眩神迷”
第五章文学的魅力:鲜花与诱惑
一、“我的生活冲破了旧有的界限。我被推到公众的视线中来”
二、“从一开始,这种关系已经一锤定音了”
第六章行动与文字的永恒
一、“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为人所爱”
二、“今晚,我无法独自待在一旁不闻不问:这事关共和国的命运”
三、“我为了帮助他们而做的每一桩事都不会让我感到懊悔”
四、“我们专享能做的就是写作”
尾声
西蒙娜·德·波伏瓦生平大事记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年表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初人文学之境 一、“只要人家把我当孩子对待,我就觉得是对自己的伤害”① 当1958年,波伏瓦完成回忆录第一卷《端方淑女》的写作时,她不仅重新经历了从出生到目睹战争,从恋上表兄雅克到失去挚友扎扎,再到结束中学毕业会考,初识萨特的那段岁月,更是兑现了她幼年时期对自己所立下的一个承诺:“成年之后,我将重新掌握自己的童年,把它塑造成一件完美无缺的作品。”②对“自我”的认识,对自主意识的坚持,对个体自由的不懈追求,从波伏瓦懂事起,便已经成为她整个生命的主色调。她对自己的出生一笔带过:“1908年1月9日早晨4点钟,我出生在一幢临拉斯帕耶大街的房子里,室内的家具全漆成白色。”①关于出生的问题,她满足于相信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创造了婴儿”,上帝从混沌中造出大地,用泥巴造出亚当,让柳条小摇篮里冒出一个小婴儿,如此而已。在波伏瓦诸多卷的回忆录以及所有与家庭、幼年相关的叙述中,都没有过多的笔墨描绘生命诞生时的场景,那是一个与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的“我”并不太相关的画面,因为“我”是被创造,因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甚至也没有太多的篇幅讲述她三岁前的生活,这并不难理解,对于三岁便会阅读的波伏瓦来说,阅读开启的不单单是懵懵懂懂的童年、逐渐形成思维的幼年,更重要的是,阅读为思考带来了可能性,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我”的问题、“他人”的问题、我与他人的问题。尽管幼年时的思考总免不了是狭隘的、稚嫩的、片面的,但这丝毫不会妨碍“我”开始萌生想要主宰我自己的想法,通过阅读,通过思考,她开始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思想,“我自信,现在和将来我都会独自主宰自己的生活”②,八岁时,西蒙娜·德·波伏瓦如是说。可见,“自主”“自我”这些字眼是如何深深地印刻在她的意识中。 但很显然,这般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孩童、幼年时期的弱小和无能为力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波伏瓦不可避免地经受着成长的困惑与烦恼:她一边畏惧未来长大的画面,害怕再没有人理、再没有人管的生活,以及随着长大接踵而来的痛苦,那便意味着她将有可能变成另一个看似是“她”而其实不再是“她”的女孩;一边又为自己不断长大而自豪,因为她“不希望永远是一个娃娃”。于是她首先求助于反抗,用瘦弱的身体和歇斯底里的喊叫来反抗处处遭受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大人口中的“应该”“必须”成了很好的攻击对象。这样的斗争周而复始,直至她筋疲力尽的那一刻才宣告结束。但过激的行为从不是用来质疑这些条条框框的价值和权威性的,相反地,波伏瓦并不是个怀疑主义者,她甚至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些信条。只是大人不容置疑的语气和话语,理所当然地将她作为小孩子的态度暴露在她面前,才点燃了小波伏瓦心中的怒火,所以只要人家把她当孩子对待,她便会觉得受到了一种伤害。这也让她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走出知识狭隘、能力有限的幼年困境,首先要确认的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身份,她不时地提醒着自己,“一定不要忘记,人到五岁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①,只有具备了完整的“人”的资格,才能摆脱处于被动的劣势,获得与大人平起平坐的地位。 如此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屈从于任何人:我永远是自己的主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波伏瓦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至少在童年”②,她可以与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交换图书,但内心却是瞧不起他们的,她比一般的孩子更早地摆脱了过于直觉、过于感情化的发泄,语言的或是行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早熟给了她能够自我掌控的资本。 即便幼年时代的波伏瓦已经显露出异于常人的禀赋,已经有了超越她年龄的深层的思考,但那时的她终究是个孩子,幼年的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常常是依赖他人的目光,或者说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完成的,当然,波伏瓦也不例外。 首先是父亲乔治·贝特朗·德·波伏瓦。乔治出生在一个较为富有的家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与健壮、粗暴的哥哥不同,他身体瘦弱,温和细腻,备受母亲的宠爱。在母亲的照看和管教下,他勤勉、刻苦,不仅每年都获得斯塔尼斯拉中学的优秀奖,而且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深知责任、工作的重要,所以每逢假期,他便迫不及待地把佃农们的孩子召集在一起,给他们上课。可十三岁时母亲的离世让乔治顿时失去了约束,父亲对他不闻不问、异常宽容的态度更使乔治获得了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选择和生活的权利。尽管对律师这一职业颇感兴趣而报考了法学院,但他却很少真的去上课。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戏剧,他常常说:“如果不是阶级出身的原因,我早就进了音乐戏剧学院了。”是的,乔治从来没想过抛却阶层的成见而将自己的整个职业都奉献给戏剧,虽然对戏剧的酷爱甚至几近痴迷接近有可能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